周瑋
(谷城縣人民醫院,襄陽,441700)
潰瘍性結腸炎是消化內科的一種常見疾病,發病人群大多為20~30歲的青年人。該疾病不僅病程較長,而且會反復發作,嚴重影響生命質量,若不及時治療,癥狀會日趨嚴重。本次研究選取谷城縣人民醫院收治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深入探討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聯用葛根芩連湯和益生菌治療對臨床療效和睡眠狀態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2月至2020年6月谷城縣人民醫院收治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單雙號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1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20例;年齡21~51歲,平均年齡(32.45±3.89)歲。觀察組中男20例,女21例;年齡20~52歲,平均年齡(32.46±3.91)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 1)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2)伴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3)癌癥患者;4)血液病患者;5)存在溝通障礙或精神障礙的患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單用益生菌進行治療,口服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3次/d,2粒/次,于餐前服用,持續服用1個月。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葛根芩連湯進行治療。主方為葛根30 g、黃芩15 g、甘草10 g、黃連10 g,加水煎得藥汁100 mL,每日1劑,半個月為1個療程,持續服用2個療程[1]。在整個治療期間,2組患者需做到飲食清淡,禁止食用辛辣生冷、高熱量或極度油膩的食物,飲食以易消化、高纖維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
1.4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選取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評分、紅細胞降沉率以及C蛋白反應等指標作為療效判斷指標。PSQI分數范圍在0~21分的范圍內,評分超過7分的患者則代表存在睡眠障礙,評分越高的患者則代表睡眠障礙越嚴重。

2.1 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5.12%(39/41)明顯優于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82.93%(34/4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2組患者治療后各項指標比較 觀察組的PSQI評分、紅細胞降沉率以及C蛋白反應等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治療后各項指標比較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消化類疾病的發病率也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潰瘍性結腸炎是近年來消化內科就診率較高的一種疾病,該病癥的具體病因尚不明確,病變位置一般在直腸以及乙狀結腸,嚴重的患者會蔓延至降結腸以及整個直腸[2]。患者初期的癥狀集中體現為血性腹瀉,但隨著病情的加劇,還會出現劇烈腹痛、體質量驟降以及嘔吐等癥狀。以往臨床上多采用服用益生菌的方式進行治療,但是這類藥物只能延緩疾病的發展進程,難以對疾病起到實質性的治療作用[3]。
如今我國臨床上開始從中醫理念出發,站在虛實寒熱的視角用中藥方劑對潰瘍性結腸炎進行治療。葛根芩連湯是一種表里雙解劑,富有解表清里的神奇功效。該方中的葛根具有解肌透表的功效,黃連和黃芩性寒微苦,可以驅散里熱[4]。甘草則能夠補氣健脾、緩解患者的腹部疼痛感,提升患者的睡眠質量。將葛根芩連湯與益生菌聯用能夠全面提升抗炎效果,從根本上治療病情反復的潰瘍性結腸炎[5]。
經研究發現,觀察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PSQI評分、紅細胞降沉率以及C蛋白反應等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針對來院就診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在使用益生菌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葛根芩連湯,治療總有效率極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狀態,值得在各大醫院廣泛推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