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莉,李丹鳳,石清明,何 甜,李瀾芯,聶 政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多因素的神經退行性疾病,PD的病理特征是黑質及紋狀體多巴胺(dopamin,DA)能神經元死亡和變性,其病因尚不清楚,除線粒體功能異常、氧化應激和α-synuclein蛋白的異常沉積外,神經炎癥反應已被證實可觸發和加重DA能神經元的變性[1-2]。基質金屬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屬于基質金屬蛋白酶家族,MMP-9促進大腦炎性細胞(如小膠質細胞)的激活,而激活的炎性細胞又加重了DA能神經元的丟失[3-4]。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與炎癥反應密切相關,caspase-1可以切割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前體,促進IL-1β 的成熟,IL-1β參與了帕金森病的發病過程[5-6]。硫氫化鈉(sodium hydrosulfide,NaHS)作為硫化氫(hydrogen sulfide,H2S)供體,在體內電離生成的HS-可與體內H+結合生成H2S,對1-甲基-4-苯基-1,2,3,6-四氫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誘導的PD小鼠DA能神經元損傷產生保護作用[7-9]。但其保護作用是否通過抑制MMP-9和caspase-1介導的神經炎癥反應尚未明確。本研究通過構建小鼠PD模型,探討NaHS對PD小鼠紋狀體神經元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對PD的治療提供實驗依據。
1.1 材料
1.1.1 實驗動物 SPF級KM小鼠30只,18~20 g/只,購自成都達碩實驗動物有限公司。
1.1.2 主要試劑 NaHS(Sigma);MPTP(aladdin);羊抗兔IgG、GAPDH抗體(beyotime);免疫組化試劑盒、caspase-1抗體、MMP-9抗體(boster)。
1.2 方法
1.2.1 動物分組及PD模型制備 將30只KM小鼠隨機分為病理組(MPTP組)、治療組(MPTP+NaHS組)和對照組(control組),每組10只。對3組小鼠進行腹腔注射給藥,病理組小鼠注射MPTP[30 mg/(kg·d)],治療組先注射NaHS[3 mg/kg·d)],0.5 h后再注射MPTP[30 mg/(kg·d)],對照組注射0.9%的生理鹽水。 注射后觀察并記錄小鼠行為變化,連續注射1 w后取材。
1.2.2 取材 10%水合氯醛麻醉,開顱取腦分離紋狀體,免疫印跡法檢測MMP-9、caspase-1的表達。4%的多聚甲醛固定腦組織用于HE染色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
1.2.3 HE染色 常規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光鏡下觀察和比較各組小鼠紋狀體形態學改變。
1.2.4 免疫組化染色 采用SABC法進行MMP-9(1∶100)、caspase-1(1∶100)免疫組化染色,PBS代替一抗作陰性對照,10×40倍光鏡視野下隨機選擇5個視野,統計MMP-9、caspase-1陽性細胞數。
1.2.5 Western blot 取出紋狀體加入裂解液,充分研磨后,取上清,蛋白定量,電泳、轉膜、封閉,孵育抗體,最后曝光。測定各組小鼠紋狀體MMP-9(1∶1000)、caspase-1(1∶1000)蛋白表達的變化。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1分析所得實驗數據,結果以x±s表示,各組均數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差異比較采用SNK-q檢驗和Tamhane's t2檢驗。P<0.05有顯著差異。
2.1 小鼠的行為學改變 病理組第一次腹腔注射MPTP約0.5 h后,小鼠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全身輕度抽搐、攻擊、豎尾、抓鼻等癥狀,癥狀持續約10 min后逐漸減輕直至消失,最后一次注射后,對照組小鼠行為正常;治療組出現上述癥狀明顯較輕;病理組小鼠均在數分鐘內產生上述癥狀。
2.2 HE染色結果 對照組紋狀體區域神經元形態正常,數量較多,排列整齊,間質清晰。病理組神經元數量減少,部分神經元變性壞死、胞體紅染、排列紊亂,膠質細胞增生。治療組神經元缺失、發生變性壞死及神經膠質細胞增生程度較病理組明顯減輕,見圖1(箭頭所示為壞死神經元)。
2.3 免疫組化檢測MMP-9表達 免疫組化結果顯示,MMP-9在小鼠腦組織紋狀體區域主要表達于神經元胞質中,呈棕黃色。對照組(1.60±0.89)個幾乎未見MMP-9陽性細胞,病理組MMP-9(32.2±3.63)個較對照組明顯增多(P<0.05),但細胞總數(包括正常細胞)減少。與病理組比較,治療組(13.20±1.30)個MMP-9的表達減弱,陽性細胞數減少(P<0.05),但細胞數量相對增加,見圖2(箭頭所示為MMP-9陽性細胞)。
2.4 免疫組化檢測caspase-1表達 結果顯示,caspase-1在小鼠腦組織紋狀體區域主要表達于神經元胞質中,呈棕黃色。對照組陽性細胞數為(2.20±1.48)個,幾乎未見caspase-1陽性細胞,病理組caspase-1陽性細胞數為(27.40±1.52)個,較對照組明顯增多(P<0.05),但細胞總數(包括正常細胞)減少。與病理組比較,治療組為(14.20±0.84)個,MMP-9的表達減弱,陽性細胞數減少(P<0.05),但細胞數量相對增加,見圖3(箭頭所示為caspase-1陽性細胞)。
2.5 Western blot檢測MMP-9和caspase-1的表達Western blot結果對應位置出現目標蛋白(圖4)。MMP-9結果MPTP處理后,與對照組0.25±0.13相比,MPTP組1.17±0.17的表達量明顯增高(P<0.05)。NaHS處理后,MPTP+NaHS組0.56±0.22蛋白表達量較MPTP組減少(P<0.05)。Caspase-1檢測結果顯示,MPTP處理后,MPTP組1.15±0.03的蛋白量較對照組0.32±0.11明顯增高(P<0.05)。NaHS處理后,MPTP+NaHS組0.63±0.14蛋白表達量較MPTP組減少(P<0.05)。
PD的病理特征是黑質及紋狀體的DA能神經元死亡變性,其損傷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近年來,除了線粒體功能異常、氧化應激和α-synuclein蛋白的異常沉積外,神經炎癥也參與了PD的發病機制[10-11]。炎癥反應可修復和清除機體有害物質,神經炎癥反應也本應如此,但由于神經元一旦損傷便不可修復再生。所以,過度的神經炎癥反應抑制神經元再生,也是引發PD及其他神經變性疾病的關鍵[11]。 紋狀體的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對刺激具有高反應性,MPTP可能誘導TNF-α和IL-1β增多,使紋狀體的BBB通透性增加,紋狀體DA能神經元丟失更加嚴重[12-13]。
MMP-9是一類由免疫細胞分泌的蛋白酶,遍及機體各種組織器官,降解和重塑細胞外基質。在中樞神經系統中,MMP-9雖然也可在正常人腦中被檢測到,但其表達處于基礎水平。但在病理條件下,如當PD發生后,其表達大量增加。MPTP的代謝產物MPP+可使DA能神經元變性,激活小膠質細胞,上調紋狀體MMP-9的活性[14-15]。Annese等[4]也證實,在注射MPTP后,黑質和紋狀體MMP-9含量增加,MMP-9激活IL-1β和TNF-α等炎性介質,促進膠質細胞的遷移和降解細胞外基質蛋白,增加BBB的通透性。在BBB血管側的內皮細胞之間有提供結構完整性的復合物,包括緊密連接[16]。MMP-9破壞緊密連接,使BBB的作用被削弱,加重神經元丟失,同時炎性細胞向腦內的遷移加重神經元變性[7]。Caspase家族已被公認參與PD病理過程,加重DA能神經元的死亡,小膠質細胞因此活化,從而誘發caspase-1釋放成熟的IL-1β和IL-18,這些炎癥介質進一步加重DA能神經元的變性和MMP-9的釋放[15,17]。因此,caspase-1誘導小膠質細胞介導的神經炎癥,加重PD[18-19]。

圖1 紋狀體區域的病理學變化(×400)

圖2 紋狀體MMP-9免疫組織化學結果(×400)

圖3 紋狀體caspase-1免疫組織化學結果(×400)

圖4 紋狀體MMP-9、caspase-1的蛋白水平
H2S是一種氣體遞質,在調節哺乳動物生物事件中發揮重要病理生理作用,可以抗炎,抑制氧化應激,作為神經調節劑調節神經遞質[20]。NaHS可以作為H2S的供體,使神經元免受MPP+誘導的細胞毒性反應和細胞凋亡[21]。本研究通過建立小鼠PD病理模型,行為學改變提示NaHS預處理組能明顯改善MPTP所致的PD小鼠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驚厥、攻擊、豎尾等癥狀。HE染色結果顯示病理組神經元數量減少、排列紊亂、部分神經元壞死及周圍見膠質細胞增生。NaHS預處理組神經元變性、丟失和神經元排列紊亂程度較病理組明顯減輕。說明NaHS預處理組對PD小鼠紋狀體神經元具有保護作用。各組小鼠大腦紋狀體區域MMP-9及caspase-1主要表達于神經元胞質中,免疫組化和WB結果顯示NaHS預處理組能顯著抑制PD小鼠紋狀體神經元MMP-9的表達。此結果說明NaHS可能通過抑制MMP-9的表達,減少炎性介質的釋放、抑制炎性細胞向腦內的遷移浸潤和細胞外基質蛋白降解有關。免疫組化和WB結果顯示NaHS預處理組也可顯著降低PD小鼠紋狀體神經元caspase-1的表達。說明NaHS可能通過下調caspase-1的表達,減少IL-1β和IL-18等炎癥介質的釋放,從而減輕紋狀體神經元的損傷。
綜上所述,NaHS對MPTP所致PD小鼠紋狀體具有保護作用。此作用可能通過抑制caspase-1的激活從而減少IL-1β和IL-18等炎癥介質的釋放,下調下游的MMP-9,對神經系統的炎癥反應起到緩解作用,從而減少紋狀體區DA能神經元變性和丟失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