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陽
花生是開封市的主要經濟作物和油料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10萬hm2左右。近年,由于自然生態條件改變、種植結構調整和防治不力等,花生田蠐螬發生數量逐年增加,對花生生產造成嚴重影響。調查數據顯示,一般受害花生田減產10%~20%,受害嚴重者減產50%~80%,甚至顆粒無收。蠐螬不僅造成花生產量的明顯下降,而且嚴重損害花生果仁的品質,嚴重制約花生生產和農民種植花生的積極性。
一、蠐螬的種類與分布
蠐螬是鞘翅目金龜總科幼蟲的統稱,體型肥大、乳白、多皺紋,彎曲呈C形。全國以大黑鰓金龜、暗黑鰓金龜、銅綠麗金龜、黑皺鰓金龜、黃褐麗金龜分布最廣。在河南省,對花生田造成危害的主要有暗黑鰓金龜、大黑鰓金龜、擬毛黃鰓金龜和銅綠麗金龜。調查數據顯示,開封市花生田危害嚴重的主要是大黑鰓金龜子和銅綠麗金龜子2種。主要分布區域是祥符區的萬隆鄉、范村鄉、西姜寨鄉、陳留鎮,尉氏縣的崗李鄉、大馬鄉、大營鎮、邢莊鄉、門樓任鄉,通許縣的孫營鄉、馮莊鄉、朱砂鎮,杞縣的陽固鎮、西寨鄉,蘭考縣的張君墓鎮。
二、蠐螬發生規律
蠐螬是為害花生的主要害蟲。花生從播種至收獲整個生育期均可受到危害。花生生長前期,主要啃食花生種子,咬斷根系,造成死棵至缺苗斷壟。花生生長中后期,取食莢果和果仁,形成空殼。成蟲主要以取食花生田葉片,使葉片殘缺不全,嚴重時將花生葉片食光。大黑鰓金龜和銅綠麗金龜在開封市1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土壤30 cm處或糞肥中越冬,5月上中旬越冬幼蟲化蛹,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為成蟲盛發期和產卵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為卵孵化為幼蟲期。7—9月為幼蟲危害期。10月上中旬以后幼蟲下潛越冬。
三、防治措施
(一)防治成蟲
1.燈光誘殺。利用金龜子的趨光性,用黑光燈或頻振式太陽能燈誘殺成蟲。具體時間為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每3.33 hm2安裝1盞燈即可,不但可誘殺金龜子,而且可誘殺棉鈴蟲、甜菜夜蛾等多種害蟲。
2.人工誘殺。利用金龜子喜食榆樹、楊樹、柳樹的幼芽和葉片的習性,進行人工誘殺。具體時間為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成蟲盛發期。具體方法:取50~100 cm長新鮮榆樹、楊樹、柳樹枝條3~5枝捆成1把,浸插于50%辛硫磷乳油或45%辛·吡乳油50倍稀釋液中,浸泡5~6 h;傍晚插在花生田間,每667 m2插10~30把即可。
3.性誘劑誘殺。在成蟲盛發期,在花生田放置金龜子成蟲雌性性誘劑,可有效降低金龜子的種群數量。
4.藥劑噴殺。在成蟲盛發期,于傍晚時分,每667 m2用50%辛硫磷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0~1200倍液直接噴于花生田、大豆田及林果樹上,金龜子即可被毒殺。
(二)防治幼蟲
1.土壤處理。春播花生地,每667 m2用5%辛硫磷顆粒劑2.5~3.0 kg,細沙25~40 kg,混勻制成毒土,然后均勻地撒施于地表面,也可將藥劑混入糞肥中撒施,然后耕地整地。
2.藥劑拌種。花生播種前進行種子拌種。具體方法:每667 m2用50%辛硫磷乳油或45%辛·吡乳油或48%樂斯本乳油等處理種子,藥劑量為種子質量的0.1%~0.2%,即1 kg藥配500~1000 kg種子。先將藥兌100 kg水稀釋后均勻噴于種子上,然后播種。
(三)其他防治
1.輪作倒茬。與非豆科作物輪作,如連續2年以上種植玉米可破壞蠐螬的生存環境,減輕危害。
2.深耕多耙,隨犁拾蟲。深耕可將土壤深層的蠐螬翻到地表,使之死亡或被鳥食,多耙可使部分蠐螬機械碰傷而死。同時,結合隨犁拾蟲,可有效地降低蟲口基數,減輕危害。
3.中耕除草滅蟲。在蠐螬幼蟲低齡階段的6—7月及時中耕除草,使幼蟲移動部位,可因機械損傷而死亡,翻到土表的幼蟲因干燥而死亡,也可消滅部分產在雜草根部的卵及低齡幼蟲。
4.施用充分腐熟的糞肥。田間施用的糞肥要達到充分高溫腐熟。若腐熟程度差時,可用藥處理后再施用,方法為用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噴于糞肥上,然后堆悶2~3 d再施用。
5.種植抗耐蟲品種。不同的花生品種對蠐螬的抗性差異較顯著。選擇抗蠐螬能力強的花生品種進行種植,可有效減少蠐螬的危害。
6.生物防治。用白僵菌和小桿線蟲于花生開花下針期拌毒土撒施,結合澆水,蠐螬防效可達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