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燕
速寫作為造型藝術的基礎,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它也是一項訓練造型綜合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創作時間比較短暫,創作題材受限,畫者往往沒有充足的時間分析作畫對象和思考畫面構圖,這一特點可以讓教師快速考察學生的繪畫綜合能力。在繪畫中速寫可以用來記錄生活,收集素材,是基礎美術學習的重要途徑,本文將從提升學生觀察能力,激發學生學習速寫的興趣說起,從而引導學生學習并掌握速寫的基本技法,觀察生活,用畫筆記錄生活中的美好。
一、培養繪畫觀察力,學會欣賞作品
觀察力是大腦通過感官對事物產生一定的認知,而每個人的觀察能力是不同的,因而每個人對同一事物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學生的繪畫題材往往來源于各自生活環境所接觸到的事物,然而很大一部分學生在實際創作的時候會憑自己的主觀意識去繪畫,時常會忽略關鍵的細節部分,最終導致自己的作品“有形無神” 。因此,在繪畫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非常重要,要積極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要有意識的識記形象特征。觀察要通過整體觀察、比較觀察、虛實觀察等多方面觀察,在動筆作畫之前,要讓學生花時間去觀察、研究和分析事物的特征,做到“胸有成竹”,而不是提筆就畫。
除了對事物本身的觀察,還要學會從大師的角度去學習,欣賞好的作品是必不可少的。在引導學生欣賞繪畫作品時,可以從畫面的構圖出發,畫家想表達什么,運用了怎樣的構圖去表現作品的思想;再帶著學生去研究畫面中的線條所構成的疏密變化以及黑白灰關系的基調,讓畫面產生的節奏感帶給人不同的感受。通過欣賞優秀作品,學習速寫的構圖、疏密與節奏,讓學生了解到作畫前需要進行怎么樣的思考,對速寫有更深入的認識。
二、手腦并用,從臨摹中學習技巧
學生的造型能力不是靠教出來的,而是在繪畫實踐中慢慢形成的,如果讓學生直接進行寫生活動,學生可能會因能力有限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可能打擊學習信心,降低學習熱情。臨摹優秀的作品可以使學生逐步掌握繪畫技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總結前人的經驗提升繪畫技能,少走些彎路也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在臨摹前,要讓學生以欣賞名作的方式去觀察、分析自己要臨摹的速寫作品,思考應該從哪一步開始,怎么更接近的表現出這些作品。從而讓學生養成多觀察、勤思考的繪畫習慣,主動避免盲目臨摹,進行有效學習。不同年齡,不同階段的學生在臨摹的過程中所遇到問題是不同的,繪畫是很個人化的實踐活動,教師不應該大鍋粥式的教學,應該因材施教,針對學生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逐一解決,滲透式的講一些如比例、透視等更有難度的專業概念,讓學生在繪畫實踐中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日積月累,提升繪畫作品的質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可以從優秀的作品中選取自己感興趣的進行臨摹。不同年齡,不同水平的學生對教學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臨摹時也應該設定不同的難度,不能操之過急,要求過高,而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應循循善誘,由簡到繁,慢慢積累,避免在繪畫中出現畏難感,掌握繪畫方法,克服恐懼心理,讓學生感受完成作品時的成就感,延續對于美術學習的熱情。
三、捕捉美好,抓住速寫的直覺
速寫寫生可以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捕捉那些美好的事物,訓練綜合造型能力,練就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在寫生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從主觀出發,感受自己眼中的事物,把感受到的畫下來,不要過于依賴描繪繁復的細節,要靈活觀察,善于思考,在繪畫角度上分析事物特征,敢于歸納和取舍,用繪畫表達自己所感受到的世界。在速寫訓練中,引導學生不要“挑食”,要善于發現描繪身邊的美,一只橘子,一把掃帚都有它獨特的美感。
寫生的方法有很多,一般學生在沒有學習的情況下會用順筆畫法,但若要畫面更整體,教師應引導學生使用輔助性畫法或正負形畫法,這樣可以明確畫面構圖方式以及事物的造型狀態,讓學生在后續繪畫中更明確自己的表達方向。從而減少學生在寫生時所產生的畏難心理和中斷心理。
在速寫過程中,教師要保護學生的主觀想法,繪畫是主觀的,要讓他們用自己學到的繪畫語言去和這個世界對話,也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掌握基礎的繪畫技法后保持自己的特點,形成自己的繪畫思維,保留靈氣,才能在創作路上走的更遠。
創造是基于對自然的模仿,好的創意是建立在自然的基礎之上的,對于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學過的繪畫技巧把生活中的素材以速寫的形式描繪下來,在日后的創意訓練時,便能信手拈來。
四、結語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繪畫一直是實踐的積累,沒有所謂的天才一步到位,也沒有所謂的憑空想象創造史詩巨作,一切都基于動手實踐和學習存在的事物。速寫因其快速便捷繪畫方式,方便于養成敏銳的觀察力、善于思考取舍的判斷力,也方便于動手實踐訓練造型能力。速寫也讓學生感受到了繪畫的樂趣,善于捕捉美好,擁有一雙真正能發現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