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師偉?袁亮明
【摘要】? ?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網絡技術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通信網絡技術層出不窮的產生。而有線通信的光纖接入網技術以其獨有的優勢進入到大眾的視野之中。通過光纖接入網技術能夠大大提高信息的傳播速度,加強信息傳輸效果,更符合大眾的需求。因此,本篇文章對有線通信的光纖接入網技術的應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 ? 有線通信? ? 光纖接入網技術? ? 應用? ? 研究
一、什么是光纖接入網技術
顧名思義,光纖接入網就是通過光纖作為信息的傳播媒介的一種新型信息傳輸方式。它主要需要用到四種終端設備,其中包括遠端,光網絡,局端以及光線路。通過相應的傳輸系統對這四種設備連接。其中光網絡主要工作內容是將具體用戶和光纖接入網進行連接,而光線路則負責和具體業務對象的連接。這兩種設備是光纖接入網之中最為主要的部分。一般情況下,通信的光纖網絡可以有多種結構主要包括總線形,星形以及環形。總線為光纖,各個終端接口和總線直接連接的結構為總線形。而星形結構則是通過中間位置的設備控制不同用戶信息傳輸。而在環形結構之中,光纖主要是形成一個閉環進行連接。光纖接入網技術是一種新型技術,它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抗電磁干擾能力強。并且維持它良好運行的技術成本也相對于普通的接入網技術要低。與此同時,光纖技術還可以加強信息的傳播速度,減少出現信息延遲的可能性。實時的對業務數據進行監督管理。當然它也存在著缺點。比如光纖的造價較高,并且施工過程較為困難,這就需要相關專業人員進一步的對光纖接入網技術進行研究,降低該技術的操作難度。
二、有線通信的光纖接入網技術應用
2.1有源光網絡
有源光網絡在我國應用范圍非常廣闊,它是從局端的設備到用戶分配單元之間進行網絡信號傳遞的。通過光電轉換的方式對信息進行傳導,與此同時,保護數據的私密性。防止數據被他人截取,破譯戶主信息,加深了對信息的進一步處理,所以有源光網絡的應用范圍十分廣闊。
2.2無源光網絡
無源光網絡和有源光網絡的區別就在于無源光網絡是一個不需要介質的網絡,也就是說無源光網絡不需要光配元件以及電源。同樣,因為沒有相應的介質,也就造成無源光網絡信息傳輸不會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保障了他不受電磁干擾。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有線網絡外部線路容易受電磁干擾的缺陷。
與此同時,無源光網絡不需要借助媒介,也就是說它在傳輸過程之中設備和線路產生故障的可能性也大大減輕了,從根本上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節省了后期維護的成本,大量節約人力和物力,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根據大量的實踐表示,在極端天氣條件之下,無源光網絡的信息傳播也不受到影響。可以說,無源光網絡在我國未來有著十分美好的應用前景,良好的順應未來時代發展的需求。
2.3光纖接入網技術的應用
首先是在配線設備方面。在對機器設備進行構想的時候,我們需要按照專業的圖紙進行制作,嚴格按照比例進行描繪。在各個環節小心謹慎。與此同時,配線設備的電阻值設定一定要充分考慮到環境的影響,按照當地的環境情況,對相應的數值進行合理的調整。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當基礎設備安裝工作完成之后,我們需要做好安全措施進行隔離工作,保障配線設備安裝的安全性。保護相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其次,在設備充電和軟件的調試過程之中,設備充電之前需要仔細檢查相應的配線絕緣性是否良好,對相關設備的安裝位置一定要再三檢查,保障相應配件安裝到正確的位置之上,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在設備充電之前的準備工作完成之后,我們就可以開始對設備進行充電了,一般情況下設備的充電時間是在30分鐘左右。與此同時,我們需要注意在設備充電完成之后,對系統音頻進行測試,并且檢查數據接口,加強對數據接口以及單機的測試。保障設備的順利運行。
最后,我們需要對系統進行綜合測試。對系統的綜合測試安排在充電測試以及軟件調試工作完成之后,我們需要把相關設備連接起來。想要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行,我們就需要對設備進行綜合測試。也就是對光纖通道是否符合規則進行檢驗,測量完成之后,對信息的傳輸效率進行記錄。最后針對系統的整體功能進行檢查,避免產生錯誤,最大程度地保障光纖接入網技術的順利進行,發揮光纖接入網技術的作用。
三、加強有線通信的光纖接入網技術應用的措施
3.1加強監管
一個企業的良好發展離不開科學體系的管理,想要加強有線通信的光纖接入網技術的應用,我們就需要加強監管。這其中包括對光纖以及相應設備運行狀態的分析和檢查。在日常工作之實時的對相關線路進行巡查,并且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推測,找到相關的解決方案,建立科學的監管體系可以幫助我們在發生問題時,第一時間找到相關負責人,對該地的光纖問題解決。把問題扼殺在搖籃之中,避免光纖問題對企業的經濟利益造成損害。發生完問題之后,對之前發生的問題進行探討,尋找到更加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以便對今后的問題進行預防。與此同時,我們應當加強對光纖的智慧化管理,畢竟單靠人力不能時時刻刻的對光纖進行監督,而機械則不同,機械是由一套程序構成,主要程序能夠良好的運行,就能時時刻刻的保持高度警惕,對光纖的使用狀態進行監管,通過實時的智慧化管理,幫助相關企業對信息進行掌握,避免有關人員僅依靠個人經驗就處理突發事故的狀況發生。
3.2科學地獲取相應數據
科學而有效的數據獲取是加強有線通信的光纖接入網技術應用的基礎。我們需要對光纖安裝環境周圍的基礎信息進行采集,比如,城市的降雨數據,哪個地方容易產生污染,哪些地方人煙稀少,人流量低,網絡使用率低等。通過對這些數據的采集,我們可以更加科學的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光纖外部材料的老化情況以及能夠使用的時間。比如,在那些地勢低洼的地區,就有可能因為雨天雨水的浸泡,加快材料的腐蝕程度,降低光纖的使用壽命。所以對于這種地方的光纖我們就需要勤加更換,保障居民的用網順暢,維護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結合相關的數據可以幫助我們后續建設智慧化的有線通信的光纖接入網技術管理網絡。分析歷年的數據可以幫助我們加強對光纖外部包裝材料的理解,找到容易發生事故的地方,在平時的巡查過程之中加以留意,避免產生危險。
3.3增強對員工安全意識的培養
在進行有線通信的光纖安裝過程之前我們需要通過培訓強化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從整體上提升相關人員的綜合水平,在日常的安全教育過程之中,有效約束員工的操作行為。在進行光纖安裝過程之中,人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想要減少后續對光纖的維修工作就需要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培養,通過前期的培訓,提高操作人員的專業素養以及操作的規范性,幫助他們在操作過程之中盡可能地降低安全隱患。與此同時,規范的操作過程還可以減少光纖老化的速度。企業應當知道,對于操作人員的培訓應當與時俱進,結合操作人員的自身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并且企業還應當實時的與其他企業進行競爭和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操作人員提高自身技能,與時俱進,吸收其他企業操作人員的經驗,共同進步。
四、有線通信的光纖接入網技術的優點
4.1傳播速度快
無線的資源是有限的,有線的帶寬是無限的。有線寬帶主流是PON接入方式,一根光纖用分光器分開,分給32個或64個用戶用。這一根光纖以前是1千兆,后來2.5G(千兆),現在開始用10G的技術。將來出了新的標準,只要更換兩端的設備就可以獲得更高的帶寬。而無線資源是很緊俏的東西,之前的2/3/4G用了800M(兆)、900M、1800M、2100M、2600M等頻譜。運營商現在正在做的一項工作就是逐步從2/3G里摳出頻率給4G用。5G只能用更高的頻率。5G試驗頻段的使用許可剛剛發放,電視已經幾乎不用無線方式了,很多國家已經把700M分給移動電話使用。無線頻譜的特點是低頻覆蓋范圍更大。但是覆蓋范圍太大了,很多用戶共用速度就會降下來。高頻覆蓋范圍小,運營商就要建設更多的基站實現全覆蓋,成本又高。所以一般高頻也就是給城市熱點地區用。所以要等廣大農村用上5G不知道要什么時候。隨著技術的進步,頻譜效率會有所提高,但非常有限。不會像有線寬帶那樣一下提高10倍。可以說有線通信的傳播速度優于無線通信。
4.2信息傳輸穩定
有線通信的信息傳輸十分穩定,能夠更好地將信息傳播過去。不會在信息傳播過程之中出現信息中斷的情況,而無線通信則不會。無線通信在信息傳輸過程之中容易受到信號或者是外部磁場的影響,而對信號的傳播過程產生干擾,使得信號的傳播受阻,影響信息傳輸的穩定。只要不是物理破壞,可以連續工作;在傳輸過程中,一般處于理想的光傳輸環境,繼而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傳輸通道;高強度的傳輸,只對單根光纖內部產生影響。
4.3施工便捷
在有線通信的光纖施工過程之中,一次施工可以對多根光纖進行仿制,與此同時,大多數的光纖都是埋藏在地下的,產生問題的可能性很小,在后續的維護過程之中,只需要加強對相應光纖的巡查,保障其正常運行就可以。基本上只要光纖沒有被人挖斷,光纖就可以持續的運行。有線通信的光纖施工過程更加方便,降低企業對設備的維護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收益,與此同時,光纖的安全性也能夠得到保障,保護居民的信息安全性,為居民上網提供便利。
五、總結
本篇文章通過對有線通信的光纖接入網技術應用進行研究。主要告訴大家什么是光纖接入網技術,有源光網絡的應用,無源光網絡的定義以及應用光纖接入網技術的應用。想要加強有線通信的光纖接入網技術的應用,我們就需要企業加強監管,科學地獲取相應的數據,增強對員工安全意識的培養。而有線通信的光纖接入網技術具有傳播速度快,信息傳輸穩定,施工便捷的優點。
希望能夠通過本篇文章的介紹提高光纖接入網技術的發展速度,促進通信質量的提升,加強相關技術人員對光纖接入網技術的重視程度。推動我國現代通訊產業高速發展。為人民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節省我們國家的資源,提高通訊產業的市場知名度。
參? 考? 文? 獻
[1]畢倬.有線通信的光纖接入網技術應用研究[J]. 數字通信世界, 2015, 000(011):35-35,278.
[2]吳云.論有線通信的光纖接入網技術應用研究[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6, 000(028):302.
[3]吳斌.有線通信的光纖接入網技術應用探討[J]. 電腦迷, 2017, 000(018):236,238.
[4]錢玉鋼.有線通信的光纖接入網技術應用探討[J]. 建筑·建材·裝飾, 2015(19):27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