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璠 謝鵬程
初二那年,我第一次從新聞上了解到少年班,當時就很心動。初三參加少年班考試時,縱然知道錄取率非常低,我依然信心滿滿地進行了嘗試。一方面,我意識到這是一次珍貴的機會。另一方面,父母對我的支持與鼓勵讓我極為安心。事實證明,平穩的心態對于考試非常重要,我幸運地通過了少年班考試。
在少年班學習的六年,是一段美妙的旅程。西交大的少年班是“一考免三考(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試)”,沒有升學的壓力,但這并不意味著我處在一個完全輕松的環境中。少年班的壓力往往來自班級內部,同學之間互相參照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考試成績、比賽名次、競演能力等。而我,更喜歡與自己比。每次考試,我心中會有一個分數底線,如果我覺得應該拿到95分,但只拿到了90分,那就難免產生失落情緒甚至懷疑自己。好在懂得“勝敗乃兵家常事”的道理,消極情緒并不會伴隨我太長時間,我會采用向老師、家長、同學傾訴的方式,或者聽一些氣勢恢宏的交響樂鼓舞自己,將沮喪的心情一掃而光。
有人說,沒有經歷過高考的人生是不完美的。我認為,這句話中的“高考”其實并不是某一次考試,而是指整個高中時代,所以我的遺憾也并不在于沒有參與過大型高中考試。不過,偶爾也會想象:如果我選擇了普通的教育模式,一路經歷中考、高考……我現在會是什么樣的狀態?人生有太多的可能性,我們無法一一試驗,我也始終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我曾經和父母說,“將來只要我的孩子能夠通過考試,我一定支持他進入少年班”。
少年班擁有一個極其純凈的學習環境,老師在環境打造上起到了關鍵作用。課堂上,老師十分尊重我們的想法與需求,他們不會研究題目有多少種變形方式,而是帶我們探究題目深層次的奧秘,從而增強我們的探究意識,或者分享最前沿的理論,開闊我們的視野。因為年紀比較小,老師的愛從課堂一直延伸到生活。當時有一位12歲的同學不會洗衣服,班主任和輔導老師不遺余力地指導他,甚至細心地幫助他洗襪子,這使我感到非常溫暖。
除了老師的關愛,班集體的凝聚力也是我努力學習的重要推力。大一到大四期間,少年班學生會逐漸融入普通學生課堂,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教室前兩排的學生一定來自少年班。可能是因為接觸到了更多的專業知識,也可能是因為長久生活在純凈的探究環境之中,又或者是超常兒童“光環”給予的驅動力,讓我們擁有一種科研使命感。就我個人而言,自進入少年班起,成為科學家的欲望就非常強烈。少年班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學習環境……無一不在小心翼翼地維護我的信心、呵護我的心靈,讓我心無旁騖地追求夢想,給予我追求極致的勇氣。當思考與創新成為一種習慣,科研便成為一件順其自然的事情,而這正是少年班送給我的珍貴禮物。
人生就是一場長跑,講究的是持之以恒。其實,從我邁入西交大的那一天起,超常兒童這個頭銜已經成為歷史。我感謝過去的智商優勢讓我進入少年班,度過了別樣精彩的少年時代,我很幸運能夠一直在興趣的指引下學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智商不是全部,專業化探究也不能止步于表層興趣,若想保持優秀,我更期待未來加倍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