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足球是人類交流的另類“語言”,無論是球場上奔跑的球員,還是場下觀看的球迷,也無論男女老少,只要置身其中,運動熱情都會被點燃。為實現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目標,山西省太原市育英幼兒園啟動了“足球小將”項目課程,通過足球游戲,讓幼兒獲得運動的快樂、增強體質、培養團隊意識和拼搏精神,讓參與足球運動成為幼兒體驗、適應社會規則和道德規范的有效途徑。
園所將足球真正引進幼兒園課程,使適宜本年齡段、適宜幼兒園實際情況的足球游戲成為孩子運動的重要形式。在不斷地探索中,園所的足球課程逐漸形成了以園長、主任、教練員、教師為主要管理者的四級網絡結構:園長結合國家政策尋找幼兒園足球課程的落地方案,主任在方案的基礎上生成以月目標為單位的課程架構,教練員與教師一起磨課、研課;教師負責做好每一節示范課。
在課程研發的過程中,園所非常注重為教師賦能。充分利用各級資源,輸送足球項目組教師外出學習交流。同時,園所利用常態化教研活動對教師進行園內培訓。此外,根據足球規則,園所規劃了足球場,挑選并購買了專業裝備,在班級環境創設和區角設置中增加足球元素,激發幼兒對足球的興趣,為開展活動營造良好的氛圍。
課程建設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園所將幼兒足球作為項目課程納入園本三級課程,通過足球特色班級進行實踐和落實。課程如何開展?為設計與完善適合大班幼兒的實操性課程,園內教師與外聘教練對足球課程進行園本化重塑,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合理的運動負荷,使幼兒體智能發展得到提高。
課程建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不斷地校正和完善。在實踐中,園所逐步確定“三個一”的課程研發模式,即“每月一研”“每周一課”“每日一練”,通過層級分明的課程研發模式,著力建構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足球課程。
“每月一研”指每個月足球項目組召開一次研討會。“每周一課”指每周二下午,大班幼兒分時段由教練員帶領進行現場學習。“每日一練”指圍繞本周足球課程的活動目標進行分解,針對其中需要幼兒掌握的技能開展足球游戲。
幼兒足球教育是一個系統性、長期性的工程,需要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支持。其中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會提高課程建設的質量。足球專業性、競技性比較強,多數家長對于足球運動比較陌生。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通過錄制視頻或實況直播的方式將園內開展足球課程的情況和足球游戲推送至家長群,鼓勵家長和孩子玩足球,在親子互動中增進感情。
教師間良好的經驗交流也會影響課程建設的質量。借助園際聯動教研、專家入園、片區共研等形式,教師們一起學習文件、探討交流、集體備課、相互觀摩研討,從而推動幼兒園足球運動的開展。
足球課程開展了一段時間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足球活動中,我們意識到:足球不是學出來的,是玩出來的。足球游戲應體現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在無憂無慮的玩耍中,在與同伴的互動體驗中燃起對足球的熱情。為使幼兒對足球的熱情變為對足球的熱愛,教師向幼兒介紹足球發展的歷史、足球明星成長的故事等,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幼兒真正接觸并學習足球之后,教師發現幼兒對足球的技巧掌握比較緩慢,球感的培養也需經歷較長時期的鍛煉,教師本著興趣為先、技能滲透的教育原則,適當延長活動時間,在滿足幼兒興趣需要的前提下進行再促進。
我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每一位幼兒都將擁有強壯的體魄和矯健的身手。我們也相信,在教師們的不懈努力下,幼兒足球和幼兒發展之間一定會生成美麗的教育故事。
(作者單位:山西省太原市育英幼兒園)
責任編輯:陳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