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的教育呼喚高素質的教師,提高教師的素質是實施教育的需要,是學前教育發展的需要。基于此,自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第三實驗幼兒園創新實施“三臺”工作策略,著力打造優秀教師團隊。
創建平臺,引領成長
青年教師是幼兒園發展堅強的后備力量。自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墾利區加大了新教師的招聘力度,2018年至今的三年間,我園新進了39名在編青年教師。為促進教師的快速成長,幼兒園除開展常規的崗前培訓、園本培訓外,還依托張玉芹名園長工作室、韓建美名師工作室積極搭建教師成長平臺,先后實施了青年教師教學智慧提升工程、青藍教師結對工程、學科工作坊團隊建設工程、名師工作室培優工程等。
此外,我們還采取“強化思想引領,提升黨性修養;強化專業引領,提升綜合素養;強化活動引領,提升專業能力”的“三強化三提升”措施,全力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先后開展了“關注集體教學,提升教育智慧”“同課異構,各展風采”“一日活動中的教育智慧”等觀摩教研活動。教研活動中,工作室的骨干教師將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經驗經進行引領性展示,青年教師在觀摩后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談感受,找差距。在共同的教研中,大家反思著自己的教育行為,提升著自己的教育智慧,催生著自發主動的內在成長動力。
三年來,通過“上下聯動,分層互動,定期活動”,幼兒園一批青年教師脫穎而出,2018年入職的王娜老師在全省“一師一優課”評比中榮獲省優課、吳倩老師成為了學習強國平臺東營市優秀供稿人,丁娜老師在送教下鄉活動中執教示范課,茍文文成為了墾利區獨樹一幟的幼兒基本體操教練……平臺的搭建,使青年教師發展有目標、成長有方向、行動有動力!
搭建擂臺,助推成長
教師只有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才能形成專業特色。為了在教師中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氛圍,凝聚團隊發展的持續能量,三年來幼兒園有計劃地開展各類擂臺比武活動,以此促使廣大教師在觀摩中學習,在歷練中成長。三年來,我們開展了系列業務擂臺大比拼活動,如新教師起步課、骨干教師示范課、教學能手及優質課評比、工作坊展示課等,通過系列擂臺比武,引領教師準確把握學前教育專業發展方向、一日常規活動要領、教育教學實施策略、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等,這成為了最受教師歡迎的專業成長的發動機和助推器,有效促進了教師的學習反思與內化,豐富了教師的專業內涵,助推了教師團隊的快速成長。
三年來,我園兩項課題立項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課題子課題并順利結題,兩項課題立項為山東省教育協會一般課題,一項課題立項為東營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學前教育游戲活動實驗研究專項課題。同時,4名教師獲山東省“一師一優課”活動省級優課,12名教師獲市級“一師一優課”一等獎,22名教師獲市級“一師一優課”二等獎,3名教師獲墾利區最美教師、墾利區教書育人楷模稱號等。
提供舞臺,延展成長
術業有專攻,讓每個教師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自信成長,教師團隊就會百花齊放。隨著教師梯隊的日臻成熟,幼兒園根據教師們的專業特長,著力提供適宜的舞臺,為他們嶄露頭角、充分展示、全面引領創造了條件。如:14名家庭教育指導師編撰了墾利區學前教育系列《家庭教育讀本》,錄制了29節家庭教育公開課,優秀課例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家庭教育公共服務平臺進行了展播;16名教師創編了墾利區《勞動教育實踐指導手冊(中班)》用書;3名教師參加了墾利區“十五年思政課一體化教研”團隊,在學前教育思政課教學中獨樹一幟;3名教師被聘為墾利區學前教育兼職教研員;6名教師參加了區教育局廣播體操團隊;黨支部開通了“墾利三幼愛上讀書”微信公眾號,向家長和老師們定期推送《優秀家庭教育》圖書音頻;兩名教師應邀參加了東營市廣播電視臺“心理夜話”家庭教育節目錄制……
三年來,通過給教師提供多領域鍛煉的舞臺和有針對性的培養,我園推出了一批德才兼備、獨具特色的優秀教師:王營營、李新新被評為市級學前教育教學能手,唐恒飛等6名教師被認定為區級教學能手;李新新老師錄制的微黨課推薦至省組織部評選;吳倩老師的《倩倩老師講故事》成功入選了墾利區第七屆“黃河口書香節”精品項目,并在融媒體中心向社會進行了推介;張玉榮被評為了山東省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個人……
多層次多領域的專業成長,激發了教師們從事教育工作的價值感和榮譽感,催生了自我成長的強大內在動力,增強了團隊的歸屬感和凝聚力。我園真正打造出了優秀吸引優秀,優秀成就優秀的硬核團隊,在近年來的墾利區教育重點工作督導和事業單位考核中,一直名列學前教育組第一名。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我們借助于“三臺”工作策略,一群人,一件事,在互助相攜中生發自我成長的力量,實現著教育人生的價值。新起點,新征程,我們將繼續在繼承中發展,在創新中前行,凝心聚力,潛心育人,向著立德樹人,辦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踏歌前行。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第三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