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姝芳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發展階段,信息技術已經在我國多個領域廣泛應用。雖然人力資源工作也因為信息技術的應用得到了快速發展,但依舊存在很多問題。人力資源管理作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點,在大數據時代下的企事業單位競爭中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事業單位要發展,就必須要最大限度地展開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優化,使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更加智能,更加符合事業單位的需求因此,本文將針對信息技術對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并且探究信息技術下人力資源管理的模式,以期為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事業單位有很多的要求能影響到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業務處理的速度和質量,比如,員工每月份的薪資的整合和發放、職員平時的考勤、節假日的放假情況、職員信息的處理等的工作安排。這些工作非常煩瑣,會占用大量管理人員的時間,讓管理人員一直忙于這些比較消耗時間的工作,這些工作使用手工來處理,不僅大量消耗人力,工作的效率會比較的低,而且完成的任務準確度也不高,煩瑣枯燥的工作還會降低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也會降低工作效率。
如今,信息技術的出現,縮短了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的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的準確性,保證了工作的質量,大大提高了效率,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能有更多的時間,也增加了職員的積極性。信息技術的智能化,可以幫助員工更加自主化,實現工作自助,員工需要辦理任務,在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中,往往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去來回處理,而如今信息技術的引進,員工需要更改信息,自己就可以完成,無須再通過管理人員反復確認。像請假、休假、業務審核、報銷費用等的活動,完成減去了中間來回去找領導批準的復雜性,大大提高了效率,不僅方便了員工,也方便的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然后,事業單位管理部門就有很多時間去探討事業單位更加深層次的問題,拓寬了事業單位的發展前途。
事業單位解決了管理人員繁多的工作任務,也就希望進一步優化事業單位的資源管理體系,規范事業單位的業務流程,使其更加簡潔更加透明。事業單位的大多數流程,例如,員工的雇傭流程、工資發放的流程、事業單位工作分配的流程、職員培訓的流程、解雇離職的流程和職員職業規劃的流程等的一系列工作,這些都是要管理部門的人員來處理、安排和解決。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使這些零零散散的工作,進行統一的管理安排,并進行分析。
信息化所帶來的智能化,不僅使員工獲取信息的速度更快,也使管理任務與工作流程融合的更加緊密。依靠信息技術的引進,將事業單位管理部門的工作完全規劃開來,像招聘、解雇、發放薪水等等都可以依照相應的功能實現。通過信息技術,建立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通過構建信息化體系和框架,統一人力資源集團化的管理平臺,給事業單位提供的發展空間,給員工增加了便利。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信息化的推廣和加入將有機會很可能最大限度地幫助事業單位管理者和員工去進行分析、規劃,進而制定和產生有用的人力資源策略和解決方案,為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的數據集中化綜合管理和使用提供方便。
信息技術同質化嚴重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信息技術在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中的應用不斷深化,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的用戶越來越多,顧客需求增高,就會產生差異化,不同的客戶有著不同的需要,每位客戶的要求都會不太一樣,各有各的看法,每個人都截然不同。這時候怎么樣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將會成為重要議題。
信息技術在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中的安全性不足
信息技術可能會給事業單位帶來一定的技術缺陷和安全缺陷,主要的技術缺陷是事業單位個人信息的泄露。由于互聯網的開放性和共享特性,事業單位很容易受到勒索軟件和其他人的攻擊。因此,系統在設計和運行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將給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帶來巨大損失。盡管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廣泛應用可以極大地提高事業單位管理的有效性,但事業單位人力資源信息系統開放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導致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的重要信息和信息的泄漏,從而對人力資源的影響直接關系到事業單位的正常的生存和經濟發展。
信息技術與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不匹配
如今,信息化時代信息種類多、數量大,隨著事業單位的發展所接觸到的信息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廣,因為信息的復雜多樣,并不使所有的信息都能和事業單位相符合,很多的信息技術并沒有帶動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發展,甚至還使事業單位逆向發展。信息技術與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不匹配,會導致資源分配不合理,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找到與事業單位模式最合適的信息技術,物盡其用,盡可能地避免出現模式不匹配,事業單位體制混亂,造成事業單位的落后。還會使得很多信息不清楚,管理人員看不懂事業單位流程,就做不到分析,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就不適用事業單位,事業單位的效益就會大大下降。
信息技術在人力資源模式中的應用策略
1信息技術運行開發需要平臺化
信息技術的發展一直在推動著資源管理上的全員化應用,把起初的人力資源單純的管理推動到一個全員化的參與過程。在很多平臺型事業單位當中,因為受互聯網思維的影響,使得事業單位在員工招聘時,會選擇各種人才。但這要求事業單位在做人力資源戰略規劃時,使用新的員工招聘辦法,以此為事業單位招聘的更多優秀的人才。平臺型的事業單位應該盡可能地展現信息技術的好處,以移動客戶端為基礎來進行員工的招聘,從而吸引更多人才到事業單位應聘。事業單位在內部進行招聘時,人力資源部門應對員工的績效和信息進行核查,當事業單位對外部人員進行招聘時,應準確發布相關信息,由此加強事業單位和人才的聯系,從而提高事業單位招聘的效率和質量,最終使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成功轉型。
對于人力部門,他們需要掌握的信息其實就是人才招聘信息,他們也能快速從這個平臺獲取,并根據自己的要求篩選出所需的人才,這大大提高了事業單位運行的效率。不僅如此,事業單位發展需要每個人作出共同努力,一個事業單位的發展是靠大家努力去完成的,每個人都有責任,但有時候員工們總會有懈怠,到底每個人每天的任務完成量是否達標,甚至每個部門的總工作量的完成情況,這都需要很透明的出現在事業單位中,這時候就需要一些制度來規范,再加上一些激勵制度相配合,才能到預想的效果。在事業單位完成了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數據的創建后,首先要進行管理的是人力資源流程,要事業單位的每個部門同意合作,共同實施能更加快速的解決繁多的人力資源業務問題。
2加強事業單位信息安全意識
在事業單位中可以建一個專門培訓員工安全意識的部門,或者進行找網絡上專門進行培訓的企業來對員工進行安全意識講座。還要定期對系統進行檢查維護,來預防黑客利用病毒攻入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竊取事業單位重要信息。在軟件上,員工適用軟件要遵照事業單位安排的正規軟件,并且在安裝試用前要進行安全評估,確保系統正常運行,抵御外來信息入侵,確保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不受到危害。
3合理運用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在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應用不是簡單的單用系統。從事業單位角度看整體的信息化平臺,在信息技術系統的人力資源管理必須跟上外界系統緊密集成,事業單位應用集成為基礎的人力資源信息技術SOA架構不可避免的。通過應用架構有利于事業單位經營管理人員、信息技術和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整合相互匹配,才能使事業單位得到快速發展,合理安排利用員工和物資,充分的使用人力物力,達到事業單位最優化。把信息技術當作媒介,人力資源當作載體,把它合理的應用到里面,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使事業單位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看整個事業單位的發展狀況,清楚了解到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的現狀,更加快捷,更加準確的認識到事業單位對于人才的需求,以及對事業單位信息的掌控以及人才的規劃起到了合理使用的作用。在許多的經驗積累下,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已經有很大的變化了,由原先的人員記錄手冊,到現在的人力管理數據庫,做到了事務的層次明顯、每一個板塊之間都存在著明顯的分離,沒有必要所有任務都擠在一個上面,實現了工作分化,更加便于事業單位進行管理,更加促進事業單位的發展。
信息化的出現,大大增強了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的融入,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就更加完善,更加與事業單位相對應。事業單位文化、管理方式都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生著變革,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變革,所產生的能力也與信息化相適應。但信息化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模式的管理能力是一個事業單位發展和進化的重要保證,事業單位在“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上來管理,是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的管理手段。
(濟南市章丘區水系生態保護建設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