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嘉浩,吳俊芳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2016年政府頒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健康中國是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實現的終極目標、有力支撐和圓夢手段,這表明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具有較高的政策相關性[1]。另外《綱要》中提到體育產業可以與健康產業互利共生,并產生新的經濟增長點[2]。國家相關政策及文件的提出使得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的融合發展從政府、社會、市場三大層面,獲得了更多宏觀政策與微觀服務支持,也發揮了市場經濟主體作用,并幫助推動了社會經濟發展[3]。
目前學術界還沒有明確界定健康運動。有國外學者將其研究范圍界定為休閑體育、探險旅游和戶外游憩[4]。基于這個定義,本文將健康運動產業的概念界定為從事健康運動相關產品生產的企業經濟活動的集合,并基于文獻分析將其主要劃分為體育旅游產業、戶外運動產業和運動休閑產業等。其中,運動休閑產業是“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學者以深圳市為例分析了運動休閑產業的發展概況和具體實踐[5];還有學者依據“鉆石模型”的理論框架研究分析,剖析了制約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提升的障礙性因素[6]。另外,體育健康特色小鎮這一新興產物既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鮮嘗試,也是健康運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創新舉措。2016年江蘇省就以建設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為契機,率先開展了“體育健康”特色小鎮建設,并取得了一定成果[7]。針對健康運動產業發展現狀,有學者根據耦合協調模型,對我國東部部分地區體育產業與健康中國建設的耦合發展進行了實證研究[8];部分學者根據產業價值鏈理論,提出了價值鏈增值與產業邊緣交叉相結合的協同發展模式[9]。在推動地區發展方面,健康運動產業能直接提高居民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有利于促進地區整體發展[10]。另外,針對健康運動產業發展現狀,有學者經過實證考察研究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產業規劃指導和培養復合型運動康復人才等建議[11]。
國外學者在健康運動產業方面的研究主要針對戶外運動產業及體育旅游產業。在戶外運動產業方面,部分國外學者提出了自然資源、運動健康、區域經濟發展等協同互動的創新路徑[12]。在體育旅游產業方面,有國外學者認為體育旅游和休閑體育旅游已成為一類非常有吸引力的旅游活動形式,各種專業或非專業的體育旅游活動都對促進旅游產業的繁榮至關重要,因而制定各種有助于發展體育旅游活動的方案規劃,也能夠推動健康運動產業不斷發展[13]。
綜上所述,國內外對健康運動產業的相關研究較為豐富并具有一定研究價值。本文擬采用Citespace軟件對我國近年來健康運動產業的研究進行綜合分析,以探究健康運動產業相關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存在問題,以便國內學者后續研究提供借鑒和推動健康運動產業發展。
以中國知網CNKI為文獻數據的主體來源,以“健康運動產業”、“體育健康產業”、“體育旅游產業”、“戶外運動產業”、“運動休閑產業”、“休閑體育產業”等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剔除重復及沒有研究意義的文獻,選取492篇相關文獻,時間跨度為2010年至2020年,導出所有相關文獻并采用“download_xxx.txt”格式保存,其中數據記錄主要包括文獻標題、作者、中文摘要、關鍵詞、機構等;采用Citespace軟件對這些不同類型的數據信息進行可視化分析,生成聚類關鍵詞圖譜以及時間區域發展趨勢圖譜,并根據圖譜進行相關研究分析。
(1)文獻資料法:通過學校圖書館登錄中國知網并以“健康運動產業”、“體育健康產業”、“戶外運動產業”、“運動休閑產業”及“休閑體育產業”等為關鍵詞進行期刊檢索,對相關文獻及數據資料進行檢索與整理。
(2)Citespace可視化分析:基于Citespace可視化分析軟件對數據及文獻資料進行格式轉換并繪圖,以聚類圖和散點圖等形式分析領域內的研究熱點。
基于檢索文獻采用Citespace繪制作者和機構合作網絡圖如圖一。根據圖一中節點的密度和連線等情況看,我國健康運動產業的研究群體較為分散,相關學術合作較為匱乏;雖然部分機構和作者之間存在合作關系,但是基本均為武漢體育學院相關機構及學者之間的內部合作,其余機構與作者基本為獨立研究。圖1表明,健康運動產業的核心合作關系網主要是由武漢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以及東北大學體育部形成,而關系網子結構則主要以上海體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華中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等為核心。最明顯的作者合作關系是武漢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以及東北大學體育部的研究團隊,構成了一個以徐文琦、徐承玉、沈克印、呂璐露、董芹芹等為重要節點的合作網絡。圖1還說明了健康運動產業研究主要由體育類高校承擔而基本沒有其他社會組織參與。

圖一 作者和機構合作網絡圖
根據圖一分別整理出體育旅游產業領域排名前10位的國內作者如表1以及研究機構如表2。其中沈克印教授是華中師范大學體育學博士后,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凌平教授是杭州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院長,世界休閑組織理事會常務理事。以這兩位專家學者為首的體育產業研究團隊相關健康運動產業的研究較具有代表性。

表1 2010-2020年健康運動產業研究文獻高產作者排名
表2顯示的是相關研究機構情況。北京體育大學作為體育類唯一的211重點高校,相關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上海體育學院在體育產業、體育管理及體育經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排名全國前列;而武漢體育學院在健康運動方面的研究較為豐富且有較多學術合作。

表2 2010-2020年體育旅游產業發文量前10所高產機構一覽表
關鍵詞的出現頻次體現了領域內相關研究熱點的分布情況。在Citespace軟件中選擇關鍵詞(keywords)選項,時間閾值選項設定為2010-2020年,每個時間段中被引頻次或出現頻次最高的節點設為“25”,時間片選項為“1”,采用尋徑算法(“passfinder”)作為聚類節點修剪方法,并選擇臨界值(threshold)為“10”生成健康運動產業研究的關鍵詞共現圖譜如圖二,通過聚類法分析獲得多個關鍵詞聚類即運動休閑產業、休閑體育、體育經濟、健康產業、休閑體育產業、體育旅游等。其中與健康運動產業研究主題高度相關的主要聚類有休閑體育產業、運動休閑產業、體育旅游、體育產業等。

圖二 關鍵詞共現圖譜
(1)聚類1:休閑體育產業
近年來,休閑體育產業已經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休閑體育作為健康運動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圖2表明其相關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于休閑體育旅游、體育旅游產業、戶外運動產業、體育特色小鎮等關鍵詞;而研究重點則集中于產業化、對策、價值、策略、融合、資源等;另外也涉及了SCP范式和SWOT分析等相關研究方法。
(2)聚類2:體育旅游
體育旅游產業作為體育產業以及健康運動產業的重要分支,多種多樣的體育旅游項目和相關活動的發展已經使相關的研究熱點呈現出井噴式的增長。圖2表明,體育旅游產業研究主要集中于山地戶外運動、旅游產業、體育產業、旅游資源、休閑體育旅游、體育特色小鎮、山地戶外運動等關鍵詞。其中休閑體育產業與戶外運動產業也是主要研究熱點。
(3)聚類3:體育產業
體育產業是健康運動產業衍生的來源產業之一,因此對于健康運動產業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體育產業聚類的相關主要研究熱點包括產業融合、體育經濟、休閑體育、體育特色小鎮、體育賽事等;而產業鏈、價值、發展策略、產業耦合等則是體育產業的重點研究內容。
另外,圖2還表明,以上各聚類由休閑體育產業、健康體育產業、休閑運動產業、旅游產業和產業融合等關鍵詞緊密聯系,大體包含了過去近十年的研究熱點。表3列出了2010-2020年健康運動產業領域排名在前15位的關鍵詞,包括其出現頻次、突現度、中心度及∑值(sigma值)。突現度指某一段時間引用量變化的趨勢,用以發掘研究熱點關鍵詞衰落或興起的情況。一般認為,突現度越高的關鍵詞在當下及未來的研究中會具有更高的研究價值。在表3中,體育旅游、旅游產業、休閑體育產業、體育旅游產業、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健康中國等六個關鍵詞的突現度分別為5.59、2.55、2.51、4.38、9.14、3.7,表明在近期乃至未來的健康運動產業研究熱點變化的趨勢。另外,中心度大于0.1的節點相對比較重要,對知識結構演變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觀察到表3中大部分關鍵詞都具有較高中心度,體現了近十年學者對健康運動產業的高度重視。而∑值(sigma值)是基于中心性和突現性的計算而得到的,中心度和突現度越高的節點,其sigma值也越高。表3中絕大多數關鍵詞的sigma值是1.00,表明這些關鍵詞在結構上和引文變化中都非常重要。而sigma值較高的六個關鍵詞分別是體育旅游、旅游產業、休閑體育產業、體育旅游產業、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健康中國,其sigma值分別為4.61、1.36、1.65、1.64、1.58、1.2。由此可見,這六個關鍵詞是健康運動產業的重要研究熱點,也是未來研究的核心內容。

表3 健康運動產業研究文獻的高頻關鍵詞(前15位)
為更好地了解該領域研究熱點的分布特征以及變化趨勢,將健康運動產業的關鍵詞共現圖譜轉化為時區分布(time zone)的表現形式(如圖三所示)。關鍵詞聚類圖譜的時間區間依舊設定在2010年至2020年,其余參數設定保持不變。

圖三 關鍵詞時區分布示意圖
時區分布如圖3顯示,2010至2020年研究熱點的演變歷程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即第一階段(2010年前至2011年)是基礎研究初期,大多數相關研究熱點如體育產業、產業、發展等均為基礎理論研究,為后續理論發展奠定基調;第二階段(2011-2013年)是領域內的具體研究,具體產業和具體研究方向如運動休閑產業、山地戶外運動等開始不斷涌現;第三階段(2014-2015年)為體育旅游產業研究的平滑期,研究熱點的變化不大,新興的研究熱點數量較少,研究熱點的變化趨于穩定;第四階段(2016-2020年)則是健康運動產業發展的新熱點時期,隨著“全民健身”的提出、冬奧會的臨近以及“健康中國2030”的提出,帶動了健康運動產業的相關研究和發展,并且衍生出新的產業研究動向(如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等)。
突現詞是指Citespace軟件中用來度量研究熱點關鍵詞更深層變化的研究方法,突現“Burst detection”翻譯有突變、突發、劇增等常見的含義,但總體來說是指一個變量的值在短期內有很大改變。在關鍵詞共現圖譜的基礎上,選擇Citespace軟件控制面板的Burst按鈕中的view按鍵,生成突現詞強度圖如圖四。

圖四 強度排名前十的突現詞圖
由上圖可見,體育旅游與休閑體育產業兩個關鍵詞在2010至2012年間具有較高的突現強度,因此在此段時間內這兩大研究熱點的關鍵詞的研究熱度產生了巨大變化,其中體育旅游的強度達到了5.59,超過休閑體育產業的2倍,呈現出較高的突現趨勢。由此分析可知在2012年之后,強度較高的關鍵詞分別有戶外運動產業、旅游產業、健康中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等,均體現出健康運動產業的研究熱點的變化趨勢和走向,為未來的研究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由上述針對國內健康運動產業研究的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相關研究熱點較為分散,不同機構及學者之間缺乏合作交流
健康運動產業的研究機構主要集中在高校或其下屬機構,只有少數極個別研究機構和作者之間具有合作關系,如武漢體育學院等。但通過觀察發現合作作者大多屬于同一研究機構或者屬于師生關系,而不同范圍、不同地區的研究機構和作者之間的基本缺乏合作,相關研究熱點也較為分散。
2.在研究手段方面需要方法創新,缺乏新的研究熱點
分析結果顯示,研究者對健康運動產業最新趨勢的了解和識別不夠深入,在學習和吸收國外先進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升。另外在學術角度對健康運動產業相關問題的研究仍舊缺乏創新。由于創新意識較為淡薄,導致國內健康運動產業領域產生新興研究熱點的步伐較慢,阻礙了該領域研究方法的創新和理論體系的構建。
3.產業研究熱點演變發展趨勢明顯,部分新興特色研究熱點較為突出
上述時區分布圖展現出健康運動產業在近十年來的發展和演變軌跡,包括早期的基礎理論堆疊與研究具體化、中期的平滑過渡和后期的圍繞“全民健身”、“健康中國”等標志性事件及相關國家政策的創新研究過程,少部分新興研究熱點如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等也體現了健康運動產業隨時間變化不斷進步發展的趨勢和特征。
針對以上發現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
1.強化交流合作,共筑健康運動產業理論體系
推動相關研究機構和作者之間的合作交流,特別是鼓勵不同區域的研究機構和作者之間加強溝通與合作。從不同學者、機構的多維度、多視角來觀察、分析和研究與健康運動產業相關的數據資料及發展現狀文獻等,結合SWOT分析、SCP范式分析等研究方法,并基于產業融合、產業價值鏈等理論的共同指導,不斷推動健康運動產業與其他產業的互利共贏和聯動發展,共筑健康運動產業理論體系。
2.注重實證研究加強研究深度,結合政策推廣健康運動產業
深入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和“健康中國2030”等文件,通過數理統計及大數據分析等研究手段,實證研究健康運動產業的各類具體問題。推動我國基層群眾體育活動的蓬勃開展和深入研究,深入基層群眾,擴大產業規模,堅持向休閑體育及體育旅游產業方向靠攏,有利于結合國家政策及意見的扶持。只有順應產業發展潮流并不斷深入相關研究,才能對其理論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3.提高創新意識,緊跟健康運動產業研究熱點趨勢
注重方法創新,采用Python、VOSviewer、Citespace等各類軟件進行研究分析可以豐富研究手段,提高研究效率;另外根據Citespace軟件分析結果,體育旅游、運動休閑特色小鎮、休閑體育產業和健康中國等關鍵詞在中心度、突現度等數值表現最為突出,因此在未來研究中可以作為重點研究對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改革創新,不斷豐富理論體系,并為后續發展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