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琳
(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眼科,廣西 梧州 543002)
糖尿病因糖代謝紊亂,以及脂肪、蛋白質等代謝異常,往往會誘發各類微血管并發癥,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因血管損害、血液流變學指標改變,導致視網膜、黃斑及視神經等有不同程度病變。隨著臨床研究增多,發現影響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視力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為黃斑囊樣水腫,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又是黃斑水腫主要因子。激光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緩解癥狀,但在改善視力、黃斑囊樣水腫上并無優勢[1]。康柏西普可經玻璃體腔注射,安全性好,在改善視力、黃斑囊樣水腫治療中效果顯著,成為研究熱點[2]。本研究旨在探討康柏西普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伴黃斑水腫患者最佳矯正視力(BCVA)與黃斑中心凹厚度(CFT)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300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伴黃斑水腫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5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85例;年齡50~70 歲,平均(60.87±2.58)歲;糖尿病病程 2~22年,平均(10.24±2.67)年;左眼72例、右眼78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87例;年齡50~70歲,平均(60.52±2.48)歲;糖尿病病程2~23年,平均(10.24±2.34)年;左眼74例、右眼7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且患者或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診斷標準:參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早期診斷與綜合防治》[3]中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伴黃斑水腫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入組對象臨床資料完整者;經眼底熒光血管造影、眼科超聲、眼底照相、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等檢查確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伴黃斑水腫者;單眼患病者等。排除標準:不愿意配合研究者;合并嚴重心肝腎病變、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疾病者;精神異常或意識障礙者;眼部手術禁忌證者等。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選擇激光治療,治療前矯正視力,選擇裂隙燈檢查,配合眼底彩色照相、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等診斷。手術時選擇光凝治療,其中黃斑區局限水腫選擇局部光凝,而囊樣水腫、彌漫性水腫,距離中心凹>500 μm,選擇C型光凝。觀察組患者加用玻璃體腔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30012,規格:0.2 mL)治療,術前3 d選擇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黑龍江龍桂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80109,規格:5 mL∶15 mg)處理,1~2滴/次,3~5次/d;注藥前用鹽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南京瑞年百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352,規格:0.5%)表面麻醉藥點3次,1~2滴/次,同時沖洗淚道,用聚維酮碘溶液(天圣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7232,規格:100 mL∶5 g)稀釋至0.5%后對患眼結膜囊消毒,之后選擇0.9%氯化鈉對結膜囊充分沖洗,時間>10 min,用藥1 000 mL,直到結膜囊殘留消毒液沖洗干凈。安全送入手術室后,根據內眼手術要求完成消毒鋪巾與貼膜,以開瞼器開瞼,用聚維酮碘再次對結膜囊消毒,并以0.9%氯化鈉沖洗,從顳上或顳下象限距角膜緣3.5~4.0 mm垂直進針,進針深度10.0 mm,將0.05 mL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緩慢完全注入玻璃體腔,抽出注射針后同時用干棉簽進行穿刺點局部按壓。兩組術后,在注射部位用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眼用凝膠(珠海億勝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50100,規格:21 000 IU×5 g)眼膏涂抹結膜囊,同時用紗布覆蓋術眼,術后4 h摘除紗布,用洛美沙星滴眼液對術眼點眼,次日對患者進行視力、眼壓、裂隙燈及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均隨訪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前、治療后1~6個月BCVA,采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檢測。②治療前、治療后1~6個月CFT,利用光學相關斷層掃描儀對患眼黃斑部掃描,檢查者通過屏幕了解注視狀態與掃描情況,調整焦點,獲取滿意圖像后儲存,然后分析與測定,重復測量2次,取均值。③并發癥。包括結膜下出血、視網膜脫離、玻璃體積血、視野缺損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多時間點計量資料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計數資料用[例(%)]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BCVA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1~6個月,兩組患者BCVA先降低后升高;但治療后1~6個月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BCVA對比(±s, LogMAR)
表1 兩組患者BCVA對比(±s, LogMAR)
注:與治療前比,*P<0.05;與治療后1個月比,#P<0.05;與治療后2個月比,△P<0.05;與治療后3個月比,▲P<0.05。BCVA:最佳矯正視力。
組別 例數BCVA治療前 治療后1個月 治療后2個月 治療后3個月 治療后6個月對照組 150 0.47±0.06 0.34±0.06* 0.30±0.05*# 0.25±0.04*#△ 0.28±0.04*#△▲觀察組 150 0.46±0.07 0.23±0.05* 0.18±0.04*# 0.12±0.03*#△ 0.17±0.03*#△▲t值 1.328 17.249 22.953 31.843 26.944 P值>0.05<0.05<0.05<0.05<0.05
2.2 CFT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1~6個月兩組患者CFT呈逐漸降低趨勢,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CFT對比(±s, μm)
表2 兩組患者CFT對比(±s, μm)
注:與治療前比,*P<0.05;與治療后1個月比,#P<0.05;與治療后2個月比,△P<0.05;與治療后3個月比,▲P<0.05。CFT:黃斑中心凹厚度。
組別 例數CFT治療前 治療后1個月 治療后2個月 治療后3個月 治療后6個月對照組 150 450.82±82.81 345.28±93.93* 308.28±87.77*# 262.20±78.27*#△ 232.10±68.24*#△▲觀察組 150 450.29±82.43 285.20±97.83* 245.19±78.58*# 217.28±69.49*#△ 185.36±56.09*#△▲t值 0.056 5.426 6.559 5.256 6.481 P值>0.05<0.05<0.05<0.05<0.05
2.3 并發癥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3.33%)與對照組(6.67%)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對比[例(%)]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作為糖尿病最為常見的一種眼部微血管并發癥,初期僅有血管通透性輕微增加,后期會有血管通透性持續加重,一旦發生視網膜新生血管及反復出血、視網膜脫離等,則可能導致視功能嚴重受損[4]。視網膜病變相關致病因素導致視網膜環境變化,繼而出現新生血管異常形成,激光治療能夠減緩或阻止異常血管生成,從而達到改善癥狀目的,但對于患者視力改善和黃斑水腫等效果欠佳[5]。
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伴黃斑水腫發病時,患者的BCVA與CFT水平會發生異常,隨著病情加重,兩者水平也會升高,因此,BCVA與CFT為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病變伴黃斑水腫發病期間的主要檢測指標[6]。康柏西普作為眼用注射液,是一種VEGF受體與人免疫球蛋白Fc段基因合成而得的重組型融合蛋白,該藥通過結合VEGF,可競爭性抑制VEGF與胎盤生長因子結合,并阻止VEGF家族受體的激活,從而對血管內皮細胞增生有特異性抑制效果,同時還可避免新生血管形成,促進黃斑水腫消退,調節BCVA與CFT水平,改善視功能[7]。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患者BCVA與CFT水平改善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提示康柏西普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伴黃斑水腫,可以提高最佳矯正視力,同時還可降低黃斑中心凹厚度,促進康復。康柏西普是抗VEGF制劑之一,主要是通過生物工程技術生產的100%人源化重組融合蛋白,在臨床應用中優勢較多,比如可多靶點作用,有較強的親和力,作用時間持久等,無明顯并發癥發生。馬壯[8]研究發現,康柏西普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伴黃斑水腫,無明顯并發癥增加。本研究結果中,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聯合康柏西普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伴黃斑水腫,安全有效。
綜上,激光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伴黃斑水腫期間,加用康柏西普治療,可調節BCVA與CFT水平,且無明顯并發癥增加,安全性較好,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