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娟,夏愛萍,魏佳峰,張瑞萍,2,李春林,馬國蘭,左 嬌
(1.北京成禾佳信農資貿易有限公司,北京 100025;2.江蘇愛佳福如土壤修復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 226000;3.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湖南 長沙 410000)
植保無人機作業效率高、適應性強、節水節藥效果明顯[1],已逐漸被廣大種植戶接受,近年來,植保無人機在防治水稻、小麥病蟲害方面的報道較多[2-6]。飛防助劑是伴隨飛防農藥噴灑出現的一種噴霧助劑,由于飛機噴霧是一種作業高度高、低容量高濃度噴霧,易受溫度、風速等環境因素的影響,添加飛防助劑對霧滴特性和藥效有重要影響[2]。飛防中霧滴在下落過程中容易蒸發或飄移,偏離指定靶標或停留在空中,此時加入具有保濕抗飄移作用的噴霧助劑,可改善藥液性能,減少飄移,提高沉積率。另外,飛防施藥時農藥稀釋濃度高,多種農藥或肥料復配,易導致絮凝、沉淀等問題的產生,加入具有兼容作用的噴霧助劑,可提高藥液的穩定性[1]。
安融樂是由南非西北大學開發的從大豆中提取的新型生物增效助劑,1947年在南非第36號法案中作為農藥助劑注冊,主要成分為卵磷脂和維生素E。安融樂通過泡囊包裹攜帶肥料或農藥,進入作物體內并上下傳導,從而提高肥效或藥效。安融樂在促進肥料、殺菌劑、除草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吸收和利用的應用性研究較多[7-9]。筆者以水稻田雜草為防治對象,通過試驗評估飛防助劑3%卵磷脂·維生素E(安融樂)對除草劑的減量增效作用,為其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
試驗安排在湖南省長沙縣春華鎮龍王廟村(E113.17°,N28.18°)進行,屬丘陵雙季稻區,常年大量連片種植水稻100 hm2以上。試驗田土質為淺紅黃泥,pH值為6.7,有機質含量20 g/kg。試驗田雜草種類較豐富,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 Beauv.]、鴨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Burm. f.)Presl]為主,發生量較大,還有節節菜[Rotala indica(Willd.)Koehne]和異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L.)等,能代表當地雜草發生狀況。試驗田土壤肥力均勻,田面耕耙平整,前茬種植雙季晚稻,施用30%丙·芐WP 450 g/hm2(有效成分,下同)進行化學除草。
供試水稻品種為中早39號,采用直播栽培方式,2019年4月5日播種,播種量135 kg/hm2。供試藥劑有生物增效助劑3%卵磷脂·維生素E(安融樂,北京成禾佳信農資貿易有限公司)、10%雙草醚SC(稗威,浙江天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1 試驗設計 試驗設4個處理,處理1為10%雙草醚SC 600 mL/hm2,處理2為10%雙草醚SC 480 mL/hm2+3%卵磷脂·維生素E 45 mL/hm2,處理3為10%雙草醚SC 480 mL/hm2+3%卵磷脂·維生素E 75 mL/hm2,處理4為清水對照(CK)。每個處理大區面積1 334 m2,大區隨機排列,不設重復。
1.3.2 田間管理 4月25日(陰轉多云,氣溫20.0~32.0 ℃,相對濕度72%)水稻和稗草均處于3~5葉期,采用大疆T16型號飛機進行莖葉噴霧,用水量15 L/hm2。水稻生長期間使用40%氯蟲·噻蟲嗪WG 150 g/hm2防治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50%吡蚜酮WG 300 g/hm2防治稻飛虱,300 g/L苯甲·丙環唑EC 300 mL/hm2防治紋枯病,75%三環唑WP 450 g/hm2防治稻瘟病。試驗田栽培及水肥管理條件均勻一致,且與當地農業生產實踐一致。
1.4.1 水稻調查與方法 藥后5、10、15、30 d觀察水稻有無藥害癥狀。按藥害分級的方法,分別給每個小區藥害定級打分,分級標準如下:1級,水稻生長正常,無任何受害癥狀;2級,水稻輕微藥害,藥害少于10%;3級,水稻中等藥害,以后能恢復,不影響產量;4級,水稻藥害較重,難以恢復,造成減產;5級,水稻藥害嚴重,不能恢復,造成明顯減產或絕產[10]。
1.4.2 雜草調查與方法 藥后15 d和30 d調查2次,第1次調查株防效,第2次調查株防效和鮮重防效。每小區隨機調查12點,每點0.25 m2。防效計算公式為:防治效果(%)=(CK-PT)/CK×100;式中,PT為處理區殘存雜草數(或鮮重);CK為空白對照區活草數(或鮮重)。
試驗所有數據采用Excel軟件進行處理,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由表1可知:藥后10 d和15 d,處理1、處理2、處理3的水稻心葉有褪綠現象,其中處理2和處理3水稻的褪綠現象明顯輕于處理1,但30 d后3個處理水稻均可恢復正常生長。

表1 各處理藥劑對直播水稻的安全性(藥害分級)
由表2可知,藥后15 d,處理3對稗草的株防效為98.30%,顯著高于處理1(97.20%)和處理2(96.50%),說明助劑3%卵磷脂·維生素E可以明顯提高10%雙草醚SC對稗草的防治效果,在其減量20%后,加入助劑,效果依然優于除草劑全量施用,助劑用量為75 mL/hm2時效果更好;3個處理對鴨舌草的株防效在97.98%及以上,對節節菜和異型莎草的株防效達到100.00%,差異不顯著。藥后30 d,處理3對稗草和鴨舌草的株防效(97.22%和98.67%),與處理1對2種雜草的株防效(96.67%和98.55%)相當,均顯著高于處理2對2種雜草的防效(95.91%和97.20%),3個處理對節節菜和異型莎草的防效均為100.00%。藥后30 d,處理3對稗草的鮮重防效為98.15%,顯著高于處理1(97.08%)和處理2(96.25%);3個處理對鴨舌草的鮮重防效在98.54%及以上,差異不顯著;對節節菜和異型莎草的鮮重防效均達到100.00%,差異不顯著。

表2 各處理對水稻直播田雜草的防治效果(%)
劉迎等[2]研究表明,飛防試驗中藥液添加助劑后,霧滴的體積中徑增大,霧滴覆蓋密度減小,但霧滴覆蓋率顯著增加,這與體積中徑增大可降低噴霧液的比表面積、減少霧滴漂移和蒸發帶來的藥液損失從而增加在葉片上的藥液沉積量有關。添加助劑后可顯著增加藥液的潤濕面積。試驗結果表明,飛防助劑3%卵磷脂·維生素E對除草劑10%雙草醚SC有減量增效作用,并對水稻安全,在保證防效的情況下10%雙草醚SC可在單獨使用的基礎上減量20%。飛防除草作業時,建議將10%雙草醚SC減量20%后與助劑3%卵磷脂·維生素E 45~75 mL/hm2混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