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喆吉
(沈陽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遼寧 沈陽 100002)
我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醫(yī)院急診收治的老年患者人數(shù)與比例呈不斷升高趨勢,嚴重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已成為近年來臨床急診當較為常見的老年疾病;同時,由于老年患者的臟器普遍衰老,機體生理功能呈下降趨勢,感染程度嚴重且不易控制,治療難度相對較大,預后不佳,臨床病死率較高。因此,對該類老年患者的病情進行快速準確的評估尤為重要,根據(jù)病情程度對治療方案做出及時調(diào)整,對醫(yī)生的治療工作具有一定指導作用,可降低老年膿毒癥患者的臨床病死率。目前,單一的生物標記物無法對老年重度膿毒癥患者的預后做出準確評估[1-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漿降鈣素原(PCT)、乳酸對老年重度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克患者預后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本院確診為重度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的老年患者各55例,分別作為研究1組和研究2組,另選取同期健康體檢者55名,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男34例,女21例;年齡60~88歲,平均(67.9±3.5)歲。研究1組男36例,女19例;年齡62~88歲,平均(67.6±3.9)歲;病程1~13 h,平均(4.8±0.6)h。研究2組男33例,女22例;年齡61~86歲,平均(67.4±3.8)歲;病程1~11 h,平均(4.5±0.4)h。3組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疾病組確診為重度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②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溝通理解能力和精神狀態(tài)正常;④疾病組病情穩(wěn)定。排除標準:①不愿參與本研究;②疾病組病情危重;③疾病組存在其他合并癥或并發(fā)癥;④溝通理解能力或精神狀態(tài)異常。
1.2 方法采集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靜脈血5 mL,3 000 r/min離心15 min,取血漿作為待檢測標本。選用本院現(xiàn)有血液分析儀和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通過半定量免疫色譜法測定3組血漿降鈣素原和乳酸水平,比較指標水平檢測結(jié)果和檢測結(jié)果陽性例數(shù)。
1.3 檢測結(jié)果陽性評定標準乳酸水平>3.0 mmol/L,為陽性;血漿降鈣素原水平>2.0μg/L,為陽性[4]。
1.4 觀察指標比較3組血漿降鈣素原和乳酸水平檢測結(jié)果;比較3組血漿降鈣素原和乳酸水平檢測結(jié)果陽性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組血漿降鈣素原和乳酸水平比較研究2組血漿降鈣素原、乳酸水平均高于研究1組和對照組,且研究1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血漿降鈣素原和乳酸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plasma procalcitonin and lactate levels among three groups(±s)

表1 3組血漿降鈣素原和乳酸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plasma procalcitonin and lactate levels among three groups(±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與研究1組比較,bP<0.05
組別對照組研究1組研究2組例數(shù)55 55 55降鈣素原(μg/L)1.62±0.25 8.73±1.50a 12.85±2.46ab乳酸(mmol/L)1.17±0.42 3.98±0.64a 6.21±1.55ab
2.2 3組血漿降鈣素原和乳酸水平陽性率比較研究2組血漿降鈣素原和乳酸水平陽性率均高于研究1組和對照組,且研究1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組血漿降鈣素原和乳酸水平檢測結(jié)果陽性率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positive rates of procalcitonin and lactic acid levels in three groups[n(%)]
降鈣素原屬于降鈣素的一種前體多肽類物質(zhì),也屬于非固醇類抗炎物質(zhì)的一種,不具有激素活性,其化學結(jié)構(gòu)組成主要部分包括N端殘基片段、降鈣素、降鈣蛋白3部分,其半衰期通常為25~30 h,在體外不易被分解[5-6]。健康人的血漿中降鈣素原水平極低,幾乎檢測不到,但當發(fā)生嚴重感染時,甲狀腺會迅速產(chǎn)生大量的降鈣素原,肺、腸道組織內(nèi)部的分泌細胞、肝臟單核細胞、巨噬細胞也會分泌大量降鈣素原[7-8]。血漿降鈣素具有較理想的穩(wěn)定性,可對細胞因子起一定的調(diào)控作用,由于激素含量和免疫狀態(tài)基本上不會對血漿降鈣素原水平造成影響,所以即使患者機體存在嚴重的免疫抑制狀態(tài),或大量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當發(fā)生細菌感染時,血漿降鈣素原含量也會呈現(xiàn)明顯升高趨勢,但病毒感染時其升高幅度并不明顯,因此,血漿降鈣素原被作為細菌感染早期判斷的重要標志物[9-10]。
正常人體內(nèi)的糖代謝途徑主要包括葡萄糖的無氧代謝和有氧代謝、磷酸戊糖途徑等,乳酸屬于葡萄糖無氧代謝的最終產(chǎn)物,當膿毒癥發(fā)展為膿毒性休克或嚴重膿毒癥時,會產(chǎn)生全身或局部器官灌注不良現(xiàn)象,組織供氧量嚴重不足,無法滿足機體組織代謝對氧的需求,使動脈血乳酸含量明顯升高,隨著灌注下降,細胞缺氧程度不斷加重,各種炎癥因子的作用受到不斷損傷,且肝細胞功能不良,對乳酸等代謝產(chǎn)物的清除能力下降,使體內(nèi)乳酸等代謝廢物出現(xiàn)嚴重堆積,動脈血乳酸量增多,組織灌注和排泄能力下降,出現(xiàn)惡性循環(huán),組織受損傷的程度不斷加重,病情也在短時間內(nèi)惡化[11]。
綜上所述,老年重度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患者的血漿降鈣素原和乳酸水平檢測結(jié)果明顯異于正常健康人群,且以膿毒性休克最為嚴重,可作為上述兩種疾病患者預后評估的重要參考指標,可加強治療目的性,縮短治療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