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慧
當孩子犯了錯時,類似下面這些話你說過幾句?
1.你可真行,竟然能做出這種事情
2.閉嘴你怎么就是不聽話呢?
3.老師再也不管你了,你想干嘛干嘛吧。
4.笨蛋、沒用的東西。
5.你簡直就是個傻子
6.你能不能改改呢?
認真想一想,當你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孩子是不是特別安靜?你是不是覺得孩子聽完這些話內心是充滿愧疚和悔改之心呢?簡單地以對或錯來處理孩子的問題其實是破壞了和學生的互動。學生想做什么,只是為了好玩,有滿足感;你不讓他做,就要給他一個可做的事、一條可走的路,他走順了,那就會改變。大聲訓斥、帶情緒的動作、去一邊哭,這些回應都堵死了他可走的路。建議以后不要用對抗的方式來處理學生的教育問題。
溝通案例:
學生:Y同學
性別:女
自我定位:“小惡魔”
事件:多次在寢室違紀,丟旁邊同學的衣服,踢同學鞋子。管理老師與之溝通,態度傲慢,不削一顧,問話一句不會,很難與之展開溝通。
于是我找到Y同學決定聊一聊。
我:聽說你在寢室開啟“大鬧天宮”的模式啊?能不能和我分享下,都有什么招數啊?(溝通開始前其實就是和學生互動的開始,能讓她打開心扉,放下芥蒂,消除緊張感)
于是溝通順利開啟......
Y同學:(支支吾吾....)最后說
當學生犯錯時,您有問過下面的8個問題嗎?
1、發生什么事情了?
2、你的感覺如何?
3、你想要怎樣?
4、那你覺得有些什么辦法?
5、這些方法的后果會怎樣?
6、你決定怎么做?
7、你希望我做什么?
8、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
首先不要否定他就是完全錯誤的,因為犯錯是每個孩子必經歷的事情。不經歷錯誤就不會懂得什么叫成長,也就不要談什么成功了。先要允許孩子犯錯,抱有這個心態很重要,跟孩子做朋友。不要過于的責怪,不要認為自己是家長就高高在上。其次就是要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好好的和孩子談心,用拋磚引玉的方法從側面告訴他出錯的關鍵點。也可以打比方,也或者給他講講實際的經歷。這樣能夠讓孩子自己真正領會到自己的失誤,這樣有利于他的成長,也更適合他糾正自己的錯誤而走向成功。天下沒有那一個孩子是不聽話的,關鍵在于你用什么樣的方式去與他溝通。很多時候面對孩子犯下的錯誤,明明父母的心理知道要正確的教導不能打不能罵,好好的跟孩子溝通,找出孩子犯錯的原因,但是還是有很多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又打又罵,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嚴重的陰影!其實大部分的孩子在犯錯以后都能自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以孩子們犯錯后的第一反應就是哭泣,希望通過這個方式換來父母的原諒,這個時候父母的處理方式往往會出現兩個極端,一個是立馬就心軟安慰孩子,一個是對孩子又打又罵根本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犯錯誤所能給孩子帶來好處,是他在承受自然后果的同時,能自行思考為什么這樣的后果會發生,他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再犯這種錯誤。只有在孩子的錯誤可能會讓孩子陷入嚴重的危險境地,傷害自己或者傷害他人,或者影響到公共秩序時,父母才應該毅然制止,并在制止后告知孩子此類錯誤不能犯的原因。老師不是去關注孩子的錯誤或弱點,而是去關注孩子的優點,然后在孩子難免犯錯誤時,心平氣和地教孩子怎樣去解決問題。
(湖北省宜昌市金東方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