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珍珍
摘 要:生物課程作為一門科學課程,不能與學生的科學知識分開。特別是在高中的生物課程教學中,涉及大量的生物實驗,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然而,在目前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教師對生物實驗教學的注意力并不太集中,這導致學生的科學素養無法得到很好的培養。這實際上違反了我國教育教學所提倡的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針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現狀,本文探討了生物實驗在高中學生科學素養培養中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科學素養
二十一世紀是科學技術的競爭、人才的競爭、人民綜合素質的國家綜合實力的競爭。國家科學素養的培養可以促進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而高中作為我國人才培養的重要階段,是以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改革為基礎的,有利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
所謂的科學素養實際上是指學生在接受知識和形成知識結構的過程中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它主要包括理解和掌握科學知識,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理解科學技術對社會和人的影響。作為一門科學學科,弘揚科學文化知識的內容豐富,在實驗過程中得到了深刻而生動的體現。高中生學習生物課程,還必須形成生物科學知識素養,包括學生對基本生物知識的掌握、生物科學概念的培養和生物知識的實際應用。這些都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形成的生物科學素養。利用生物實驗可以實現這些科學素養的形成,但如何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是高中生物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因此,本文將探討高中生物實驗和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
一、加強學生對于生物實驗的實操能力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許多高中生物教師為了加快課堂,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是直接操作實驗展示學生,或通過播放視頻來展示學生。這至少能讓學生很清楚地了解生物實驗。但是對于一些比較麻煩的實驗,老師甚至不能播放視頻,選擇直接跳過。教學時間雖然可以大大節省,但會極大地影響學生對生物課程知識的理解和學習,不利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因此,從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角度來看,最好的方法是讓學生自己進行生物實驗。有句古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讓學生充分理解課程知識的最好方法是讓學生自己動手,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可以活躍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氛圍。以高中生物課本為例,在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的教學實驗中,生物實驗主要是讓學生學習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的識別的基本方法。這種實驗內容,由于不涉及任何非常危險的操作,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做實驗。在進行的時候,可以帶學生去生物實驗室,然后讓學生坐在選擇實驗桌上,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小組,然后按照課本上寫的實驗步驟進行。
二、提供實驗主題讓學生進行探究
在高中生物實驗課程教學中,教師讓學生進行生物實驗時,除了讓學生進行操作外,還可以給出不同的實驗主題,讓學生進行實驗探究,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學素養。為了防止易燃易爆的過程,教師不能讓學生先做,而是讓學生根據教師的主題,結合書中的實驗步驟,看看是否可以根據新的主題設計新的實驗步驟。學生設計完成后,教師提交給教師審核。最后,教師發現可行,無安全隱患,然后讓學生進行實驗,得到相應的實驗結果,既能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和能力,又能實現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以高中生物教材為例,教師講授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時,生物實驗主要讓學生通過實驗者了解相對特征遺傳。針對本次生物教學實驗,教師不能讓學生先操作豌豆雜交實驗,可以給學生除了豌豆其他植物,如蘿卜、菊花、扁豆等不同的選擇。然后讓學生思考這些植物是否可以進行雜交實驗。如果可以,你認為應該如何做實驗?試著寫下步驟。如果可以,談談為什么。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發散思維進行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在高中日常生物學教學中,教師應嚴格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完成大綱規定的生物學實驗課程。教師從理論上教授生物實驗,這似乎節省了教學時間,但削弱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生物實驗教學使緊張的生物教學放松,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驗自主探究中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學習,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隨著新一輪高中生物教學課程改革的開始,高中生物教學的概念、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發生了巨大變化。作為高中生物教學新課程教學標準的重要教學內容,需要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自學、自主探究和科學現實的科學素養。生物實驗是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教學內容。教師應注意生物實驗的教學。此外,我們還需要注意生物實驗中可能包含的科學知識。
參考文獻:
[1]張偉.注重生物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科學素養[J].考試周刊,2016(78):135.
[2]胡浩.淺談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2(21):52.
(河北省石家莊市 新樂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