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真
(河南省許昌市立醫院產科 許昌461000)
瘢痕子宮見于剖宮產術、子宮肌瘤剔除術、子宮穿孔修補術等對子宮造成的留存瘢痕,隨著我國二孩政策的開放,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率呈增高的趨勢,受子宮條件、年齡等諸多因素影響,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風險也較高,探討影響產婦分娩因素,尋求安全分娩方式、保障母嬰健康為臨床諸多學者的研究熱點[1~3]。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260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為研究對象,分析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經陰道試產成功的影響因素,旨在為臨床分娩方式的選擇、促進母嬰健康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18年2月~2020年2月于我院就診的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260例為研究對象,均經陰道進行試產,年齡27~42歲,孕38~40周,學歷:??萍耙陨?00例,中學及以下60例。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均為單胎妊娠;符合陰道分娩適應證,出現明顯分娩指征;產前檢查示子宮下段前壁無缺損、連續性良好;既往剖宮產史為1次,且為子宮下段橫切口;距離上次分娩時間2年以上;無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病等疾??;產婦及其家屬均自愿同意經陰道試產。排除標準:既往存在子宮破裂病史、病理性剖宮產、胎盤植入、重度子癇前期、前置胎盤、胎位不正等;存在凝血功能異常;伴有精神疾病或認知功能障礙;既往有2次及以上剖宮產史。
1.3 觀察指標 收集患者相關臨床資料,根據試產成功與否分為成功組和失敗組。試產失敗判斷指標:宮口開全胎頭仍未銜接;宮縮持續12 h仍未分娩;出現宮頸擴張停滯2 h以上;出現持續性瘢痕疼痛;出現子宮破裂先兆、胎兒宮內窘迫;中途產婦出現其他嚴重不適、情緒激動強烈要求放棄均判斷為試產失敗,應立即終止試產轉而選擇剖宮產進行分娩。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單因素分析結果比較 260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經陰道試產產婦,其中試產成功率為79.23%(206/260),試產失敗率為20.77%(54/260);其中年齡、體質量指數、新生兒體質量、子宮下端肌壁厚度、距離上次妊娠時間、經陰道分娩史、對分娩方式的認知等為試產成功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單因素分析結果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單因素分析結果比較(±s)
?
2.2 多因素回歸分析 將存在顯著性差異的單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30歲、體質指數≤27 kg/m2、距離上次妊娠時間>64個月、子宮下段肌壁厚度>5.5 mm、有陰道分娩史、新生兒體質量≤3.2 kg等為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經陰道試產成功的影響因素。見表2。

表2 多因素回歸分析
隨著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率的不斷提高,臨床相關研究也相對較多,既往瘢痕子宮妊娠多選擇剖宮產進行分娩,以期降低分娩過程中子宮出現的不可預期損傷,但近年來研究認為瘢痕子宮再次妊娠足月后陰道分娩具有較高的催產成功率,子宮破裂等潛在并發癥發生率不到0.1%,而再次進行剖宮產分娩后宮腔感染、宮腔粘連等發生率較高,嚴重影響母體產后恢復[4~5]。相關學術會議認為,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合理選擇應為陰道試產,并號召醫療機構嚴格把握陰道試產指征,為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推行陰道試產服務[6]。
本研究結果顯示,260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經陰道試產產婦,其中試產成功率為79.23%(206/260),試產失敗率為20.77%(54/260);年齡≤30歲、體質量指數≤27 kg/m2、距離上次妊娠時間>64個月、子宮下段肌壁厚度>5.5 mm、有陰道分娩史、新生兒體質量≤3.2 kg等為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經陰道試產成功的影響因素。隨著年齡的增大,機體骨盆可塑性等均會不同程度下降,可明顯延長陰道試產時間,使產程過長,增加胎兒缺氧風險[7]。美國醫藥研究院(IOM)標準認為孕期增加的適宜體質量為11.5~16.0 kg,孕期合理體質量增長既是經陰道分娩的保護因素,又是影響陰道試產成功的重要相關因素,且過度體質量增加可使孕婦心臟負荷增加,導致胎兒過度發育,增加巨大兒發生率,影響自然分娩方式的選擇[8~9]。研究認為,隨著時間的延長瘢痕子宮切口組織會更加充分軟化再塑性會更強,子宮彈性和宮縮節律性會更好。因此,距離上次妊娠時間越久,子宮下段肌壁厚度恢復越好,經陰道試產的成功率相對會更高[10]。
綜上所述,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經陰道試產成功受產婦年齡、體質量指數、距上次妊娠時間、子宮條件、陰道分娩史、新生兒體質量等諸多因素影響,注重孕期產檢的規律及健康管理和保健,給予產婦合理的健康指導和飲食規劃,產前盡可能地規避影響因素存在的風險,在嚴格把握臨床試產指征的情況下可推廣陰道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