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學遠,劉艷芳
1. 海南科技職業大學臨床醫藥學院(海口 571126);2. 鄭州輕工業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鄭州 450002)
辣木(Moringa oleiferaLam.)為多年生熱帶落葉喬木。辣木籽富含油脂,其油脂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組成和含量與橄欖油、茶油相似,被譽為油中珍品,是優良的功能性食用油原料[1-2]。但辣木籽油不溶于水,使其在食品、日化工業中的應用受到限制[3]。納米乳液是通過添加表面活性劑等物質,將水相、油相按比例形成熱力學穩定的膠體分散體系[4-5],可解決油溶性成分水溶性問題。對油溶性成分納米乳液的制備,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高速攪拌、超聲分散、高壓均質等方法[6-8]。超高壓均質作為一種新型食品加工技術,其均質壓力在100 MPa以上,與壓力小于100 MPa的高壓均質相比,其乳化效果更好,近年來在一些油溶性成分納米乳液的制備中得到應用,伍敏暉等[9]采用超高壓均質制備姜黃素納米乳液,對其乳液穩定性進行了研究;彭群等[10]采用超高壓均質制備橙皮精油納米乳液,對影響制備的因素進行了研究;梁冰等[11]采用超高壓均質制備維生素E微乳體系,對制備的條件進行了探討。但未見辣木籽油納米乳液超高壓均質制備的相關報道。試驗采用超高壓均質制備辣木籽油納米乳液,研究均質壓力、辣木籽油用量、蔗糖脂肪酸酯用量對納米乳平均粒徑的影響,通過響應面法優化辣木籽油納米乳液超高壓均質制備條件,并對其穩定性能進行評價,為辣木籽油納米乳液產品的開發提供支撐。
辣木籽油,海南省海口市市售;蔗糖脂肪酸酯,鄭州柯萊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分析純。
JJ-1型精密增力電動攪拌器,常州國華電器有限公司;XHF-D高速分散機,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ANSTED高壓納米均質儀,英國SFP公司;Zetasizer NANO-ZS90納米粒度表面電位分析儀,英國Malvern公司。
1.2.1 辣木籽油納米乳液的制備
在室溫條件,將水、辣木籽油和蔗糖脂肪酸酯混合,采用磁力攪拌器以600 r/min混合20 min,然后采用10 000 r/min的高速分散機分散,再通過高壓納米均質儀處理2次,即得辣木籽油納米乳液。
1.2.2 納米乳液制備的單因素試驗
以平均粒徑為評價指標,分別研究均質壓力(100,120,140,160和180 MPa)、辣木籽油用量(2%,4%,6%,8%和10%)、蔗糖脂肪酸酯用量(0.2%,0.4%,0.6%,0.8%和1.0%)對辣木籽油納米乳液平均粒徑的影響,粒徑越小表明乳化體系越穩定[12]。
1.2.3 正交試驗試驗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以辣木籽油納米乳液的平均粒徑為指標,以均質壓力、辣木籽油用量、蔗糖脂肪酸酯用量為因素,采用L9(34)進行正交試驗。正交試驗的因素和水平見表1。
表1 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
1.2.4 辣木籽油納米乳液的粒徑和電位測定
采用Zetasizer NANO-ZS90型激光粒度分析儀測定辣木籽油納米乳液的粒徑和Zeta電位,溫度25 ℃、平衡時間120 s,3次平行試驗,每次的運行周期為20 s。
1.2.5 辣木籽油納米乳液離心穩定性測定
取30 mL的辣木籽油納米乳液加入到50 mL離心管中,加蓋密封,于室溫以10 000 r/min離心0,5,10,15和20 min,觀察相分離情況,測定納米乳液的粒徑和電位。
1.2.6 辣木籽油納米乳液儲藏穩定性
在25 ℃溫度下,于3,6,9,12和15 d分別測定納米乳液粒徑和Zeta電位,分析其穩定性。
1.2.7 數據的統計處理
數值以“均值±標準偏差”表示,樣品之間的差異性通過t檢驗比較(p<0.05)。
2.1.1 均質壓力對辣木籽油納米乳液平均粒徑的影響
由圖1可知,隨均質壓力的增加,乳液平均粒徑先減小后增大。在160 MPa時,粒徑最小;隨后繼續增加壓力,粒徑反而增大,這是由于壓力過大,對顆粒破碎作用大,形成過小的顆粒,顆粒過小后,乳液微粒發生聚合現象,最終形成的粒徑變大。因此,適宜的均質壓力是160 MPa。
2.1.2 辣木籽油用量對納米乳液平均粒徑的影響
從圖2可以看出,隨辣木籽油用量的增加,乳液平均粒徑增大。但當辣木籽油用量小于8%時,平均粒徑增加不顯著(p<0.05);辣木籽油用量大于8%后,繼續增加辣木籽油用量,納米乳液的平均粒徑增加顯著,這是由于用油量過多,乳化劑難以將油脂充分乳化。因此,辣木籽油適宜用量為8%。
圖1 壓力對納米乳液平均粒徑的影響
圖2 辣木籽油用量對納米乳液平均粒徑的影響
2.1.3 蔗糖脂肪酸酯用量對納米乳液平均粒徑的影響
從圖3可以看出,隨著蔗糖脂肪酸酯用量的增加,辣木籽油平均粒徑減少,但達到0.6%后,繼續增加蔗糖脂肪酸酯用量,粒徑增加。這是因為0.6%的蔗糖脂肪酸酯已經將辣木籽油和水充分乳化,繼續增加用量,蔗糖脂肪酸酯用量過多,乳化劑之間相互作用,乳液微粒之間發生聚合。因此,蔗糖脂肪酸酯的適宜用量為0.6%。
圖3 蔗糖脂肪酸酯對納米乳液平均粒徑的影響
正交試驗方案及試驗結果見表2,方差分析見表3。由極差R分析可發現,影響乳液粒徑的各因素作用主次順序是均質壓力(A)>辣木籽油用量(B)>蔗糖脂肪酸酯用量。最佳的工藝條件為A2B2C2,即均質壓力160 MPa、辣木籽油用量8%、蔗糖脂肪酸酯用量0.6%。在此條件下進行3次平行驗證試驗,納米乳液平均粒徑(Y)為142.32 nm。由表3可知,均質壓力量對平均粒徑的影響顯著,辣木籽油用量、蔗糖脂肪酸酯對平均粒徑的影響不顯著。
表2 正交試驗方案及結果
表3 方差分析
將辣木籽油納米乳液采用10 000 r/min分別離心不同時間,結果如圖4所示。在20 min內,離心后未產生分層、破乳現象。粒徑和Zeta電位分析表明,離心前后乳液的平均粒徑和Zeta電位無顯著性差異,因此,辣木籽油納米乳液具有較好的離心穩定性。
圖4 離心時間對納米乳液穩定性的影響
圖5為25 ℃下儲藏不同時間后的辣木籽油納米乳液的粒徑和Zeta電位。隨著時間的增加,乳液的粒徑增大,電位絕對值減小,但儲藏15 d,粒徑仍然不超過154.32 nm,Zeta電位仍然不低于23.12 mV,表明乳液具有較好的儲藏穩定性。
圖5 不同儲藏時間的納米乳粒徑和Zeta電位
試驗結果表明,超高壓均質制備辣木籽油納米乳液的最佳工藝參數為壓力160 MPa,辣木籽油用量8%,蔗糖脂肪酸酯用量為0.6%。最小粒徑為142.32 nm。通過對其離心穩定性測定,以10 000 r/min離心20 min,仍然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儲藏期間粒徑分布、Zeta電位的測定表明:貯藏15 d,乳液仍然具有較好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