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名:大學生營養與健康
作 者:吳紀饒,邱小林 著
ISBN:978-7-0401-3870-2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04-01
價 格:¥25.70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人們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也發生了轉變。人們的生活水平不再僅局限于溫飽,對飯菜質量、營養種類、色香味等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樣,普通民眾對各式各樣的營養方面的知識也產生了需求,以期通過相關營養知識的掌握來指導個人的飲食,保持身體的健康。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正處在學習任務重、新陳代謝旺盛的重要階段。加之遠離家人在外求學,在校期間飲食方面的不良習慣,極易造成營養不良,進而影響身體健康。大學生營養與健康方面的基本素養影響著他們自身的身體健康。因此,對如何幫助大學生養成營養與健康的基本素養進行探索研究,對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大學生營養與健康》(吳紀繞、邱小林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一書緊扣大學生營養與健康,全面系統介紹了營養與健康的基本理論與知識,同時結合大量事例分析,力求解決當今大學生在營養與健康問題上所面臨的疑難與困惑。
《大學生營養與健康》主要由三篇,十五章內容組成,第一篇為基礎篇。由第一章到第八章組成,介紹了“吃”話題、不應動搖的主導地位——糖類、讓人又愛又恨的脂類、生命的基礎——蛋白質、維持生命的營養素——維生素、骨灰中的秘密——無機鹽、人體“清道夫”——膳食纖維。第二篇為提高篇。由第九章到第十三章組成,介紹了食物中的“健康密碼”,平衡膳食與營養搭配,飲食行為與健康,大學生膳食營養與疾病防治,特殊環境下的營養。第三篇為應用篇。由第十四章、十五章組成,介紹了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劑對食品營養與健康的影響。另外,書中最后附錄部分還收錄了調查問卷《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中國公民健康素養調查問卷、中國居民能量和蛋白質的推薦攝入量(RNI)及脂肪供能比等內容,供由讀者學習參閱。《大學生營養與健康》基于一系列學科理論與方法的指導,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各章之前均設置有內容提要、學習目標,最后則安排了討論和復習思考題,展現了本書的針對性、實用性。《大學生營養與健康》不僅可作為高校《大學健康教育》、《知識與能力拓展》等公共必修課的選用教材,還可供高校食品加工、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相關專業學生參考學習,提高素養。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整體素養的提升,人們對營養與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大學生營養與健康》指出,科學的營養膳食是保持人體健康的一大前提,而青年人特別是在校大學生則對這一問題缺乏足夠的關注。大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中后期,該時期他們不僅肩負著艱巨的學習任務,還要進行有條不紊的生活及鍛煉,由此必然會產生極大的體能消耗,并對各式各樣營養物質提出極大需求。倘若缺乏科學合理的膳食營養作為有力支撐,極易使大學生出現膳食不合理、營養不均衡等問題,進而導致體能下降、精力不濟、身體整體素質下滑等現象,直至影響到他們的學業和生活。所以,對大學生營養與健康進行研究分析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可通過研究了解現階段大學生營養與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還可以掌握大學生的營養需求,針對在校大學生提出有效的提升大學生營養與健康基本素養的策略。大學生營養與健康研究的意義,主要表現為:一是可豐富大學生營養知識,提升大學生對飲食的科學認知,引導大學生合理安排自身的膳食營養,獲取有力的營養支撐,進而消除身體健康發展中面臨的一系列危險因素,特別是改善亞健康體質,為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奠定良好身體基礎。二是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營養觀念。基于正確營養觀念的引導,可激發大學生將營養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和養成良好生活飲食習慣的積極性,進一步建立科學個性的膳食結構,切實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三是可引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消費習慣。通過對大學生營養與健康開展深入研究,可有效提升大學生對飲食消費的認知水平,有效轉變大學生不良的飲食消費習慣,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營養水平,防范各式各樣慢性疾病的引發,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大學生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接班人,肩負著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影響著國家建設及長遠發展。結合《大學生營養與健康》一書而言,大學生普遍年齡在18~23歲,正處在青春發育晚期,新陳代謝旺盛,活潑好動、運動量大,并且學習任務重,營養需求量大。該時期膳食結構科學合理與否,營養攝入均衡充足與否,關乎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綜合素養。該階段,大學生營養與健康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營養與健康知識匱乏。結合相關調查而言,大多數大學生不了解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不了解攝入哪些食物、攝入多少量方可滿足自身身體發展需求。大多數大學生現有的營養與健康知識主要通過高中生物、家庭教育、電視節目等途徑獲得,大學中除去食品、營養等相關專業有系統學習營養與健康相關知識以外,其他專業的學生很少有相關方面的學習,使得大多數大學生營養與健康知識匱乏。二是膳食營養搭配不合理。大學生普遍缺乏對早餐的有效重視,很大一部分大學生不吃早餐或者早餐質量偏低,使得早餐攝入營養不足,早餐營養較為單調,主要為面食、稀飯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喝牛奶、進食豆制品的人數偏少。早餐營養不足會致使注意力不集中、抵抗力降低,并引發低血糖、膽結石等疾病。同時,大學生喜歡熬夜追劇、玩游戲,使得晚上吃宵夜的現象十分普遍;能切實做到一次三餐按時定量的學生十分有限。另外,大學生膳食結構也不夠合理,不注重葷素搭配,有的大學生攝入肉類、油脂過多,而果蔬類食物不足,使得維生素缺乏;有的大學生則單純吃果蔬食物,使得肉類蛋白攝入不足,影響大學生的身體健康。三是飲食不規律。大學生進入大學后,生活相較于高中時期而言更為自由,加之遠離父母的照料、監督,這使得大學生飲食不規律,經常暴飲暴食,并形成偏食、挑食的習慣;在選擇食物過程中強調個人口味,而不關注飲食結構的合理性;大學生不注重多喝水,通常是渴了才喝水,甚至常常以飲料代替飲用水;大學生注重飲食衛生不夠,通常在學校周邊餐館、街邊攤就餐,這些場所衛生條件堪憂,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四是缺乏良好的運動鍛煉。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今的大學生偏好在寢室點外賣、刷手機,嚴重缺乏運動鍛煉。運動鍛煉不足直接造成學生體重超標、視力下降、體力不濟、健康狀況下滑等現象。
近年來,對大學生健康水平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發展的棟梁,提高他們的營養與健康基本素養刻不容緩。基于《大學生營養與健康》一書相關內容的啟示,筆者認為應開展好下述幾方面工作:第一,加強營養與健康教育。針對現階段大學生營養與健康中存在的問題,高校應在大學課程中增加開設營養與健康相關公共選修課程,引導大學生加強對營養與健康相關知識的系統學習,豐富他們對營養與健康的認識,提高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讓他們更合理地安排自身的日常生活飲食及身體鍛煉,促進身體的健康成長。同時,應有效借助學校廣播、校園網等宣傳媒介及組織營養與健康知識講座等,向大學生宣傳營養與健康知識,增強大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另外,高校還應引導大學生積極參加運動鍛煉,適當增加運動鍛煉的實踐,以此既可控制體重、強健體魄,還可為飲食調節奠定良好基礎。大學生應建立起日常學習與運動鍛煉之間的和諧。學生只有形成對健康意識和運動鍛煉的高度重視,方可進一步擁有健康的體魄。第二,加大膳食營養管理力度。大學生共處在同一個生活圈內,飲食選擇面臨相應的局限性。為此,高校應加大膳食管理力度,注重為學生提供科學合理、營養健康的膳食配餐,為學生營造健康和諧的生活環境,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營養與健康素養。高校食堂是保障大學生營養與健康的重要一環,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高校將食堂外包給社會餐飲企業,高校對學校食堂的監管力度有所減弱。為此,高校應加大對食堂的管理力度,具體應從以下幾點著手:首先,有效提升食堂中食物的供給種類,特別是在早晚餐后的加餐應有效增加蛋白類、維生素類的食譜。其次,對營養加工方法開展有效管理,切實依據食品加工儲存的需求進行加工處理,確保食品營養留存。再次,加強食堂衛生管理,適時對食堂開展全面檢查,嚴格落實國家有關的食品衛生法及食品的相關規章制度,對食堂從業者開展相應的營養健康教育,有效防止食品中毒、腸道傳染病等的引發。然后,推進多元經營,提升用餐時間靈活性,并盡量提供品種多樣、美味可口的食物,有序實現膳食營養管理的科學化、標準化及制度化。最后,為營造和諧的飲食環境,高校可實行競爭機制,在食堂中組織飲食評比等活動,使學生多元化營養與健康需求得到有效滿足。同時,高校還應引導廣大師生對食堂飲食發表意見建議,為膳食營養管理提供有力依據,進而切實保障學生飲食安全健康。第三,倡導健康飲食習慣,平衡大學生膳食結構。《大學生營養與健康》一書明確指出,膳食營養攝入均衡、充足與否,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健康水平,而大學生在日常飲食中應做到合理膳食、平衡飲食,如此方可有序建立平衡的膳食結構。大學生膳食結構存在的問題普遍源于大學生自身,所以,應幫助大學生樹立膳食健康意識,注意平衡自身的膳食結構,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盡可能做到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選擇食物過程中,在確保主食攝入量的基礎上,應盡可能做到食物種類的多樣化,為確保營養均衡,應多吃果蔬,它們是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的重要來源;多吃奶制品、豆制品,它們營養成分齊全、易于消化吸收;常吃適量的魚、肉、蛋,它們是優質蛋白來源。另外,應調整不良的飲食習慣,消除不吃早餐、挑食、暴飲暴食等不良行為;減少烹調油用量,多吃清淡少鹽膳食;攝入過多脂肪會引發肥胖、高脂血、動脈粥樣硬化等一系列慢性疾病;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多喝水,保護腸道健康,每日飲水量控制在1500~1700ml之間。確保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合理攝入比例,也就是碳水化合物占攝入量的60~70%,脂肪占20~25%,蛋白質占10~15%,切實提升大學生的健康水平。
綜上所述,大學生營養與健康基本素養是影響大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一項重要因素,為提升大學生營養與健康基本素養,高校必須要提高重視水平,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引導,讓他們切實明確營養與健康的重要性。《大學生營養與健康》一書內容翔實,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對研究大學生營養與健康基本素養養成可提供有效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