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華 毋雨涵 高崇堯 萬赫
本文基于以色列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探討以色列如何運用內外部資源,建立起以高校為核心的科技創新轉化機制和生態體系,并在此基礎之上給予我國有益的經驗借鑒和啟示。
在全球化競爭形勢下,我國必須加強科技自主研發和科技創新。高校在科技培育和轉化當中占據重要位置,但我國大學在科技創業和成果商業化的耦合中還存在相當挑戰。位于中東的創業之國以色列,雖資源匱乏、政局動蕩,卻由于完善的創業教育生態體系,極大助力了科技成果的商業轉化。本文以高校為界,從內外部資源視角切入,分析以色列創業教育生態體系的特色,并針對我國的不足提出建設性建議。
以色列在世界國家面積中排名第151位,總人口數只有800多萬,但這片土地卻培養出了10個諾貝爾獎的得主,同時是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二多的非美企業的國家,其創業教育的成功在于其完備的輔助于科技成果轉化的內、外部生態系統。
盤活內部資源
1.充分發揮高校主體的組織作用
高校是科技創業生態圈的核心主體,以色列的高校從建立創業組織架構、建設創業基礎設施、籌辦創業基金和組織創業比賽四個大方向為學生的科技創業活動提供支持。
(1)設立創新創業中心——開展創業活動的組織架構保障。以色列各高校會成立獨立的創新創業中心,負責與產業部門、政府機構及社會組織等展開協同合作,指導、服務學生的創業活動,包括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舉辦創新創業大賽等,是以色列高校取得創業成果的架構保障。
(2)建立創業基礎設施——開展創業活動的物理空間保障。以色列高校的創業基礎設施包括兩部分,一個為校園內建立的企業孵化區,主要為學生初期的創業項目提供策劃空間,一個為校園附近建立的科技園或工業園區,主要為投入批量生產的項目提供低于市場成本的運營。
(3)設立創業基金——開展創業活動的啟動資金保障。創業基金主要用于科研項目支出、學術交流活動支出、教育教學活動支出等。如果創業項目度過孵化期,進入成長期,學校將收回資金收回成本,幫助引進下一輪風險投資基金;如果創業項目未過孵化期,以失敗告終,學生也不需要承擔相應的損失。
(4)舉辦創業比賽——選拔優秀創業項目的曝光渠道保障。創業大賽主要是由學生團隊參賽,但值得注意的是,每個團隊都配備有數名創業導師進行指導,幫助他們在實踐創業知識和技能,全程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活動。
2.建立具有實踐經驗的國際化優良師資隊伍
在教師團隊和課程設置方面,以色列的高等教育已經形成了“全員創業、實戰為本、國際視野”的獨特風范。希伯來大學里,創新創業的課程多達40余門,涵蓋全面的創業知識和技能培訓;特拉維夫大學有三分之二的教師是外籍的師資,創業教育更是學校全部專業的必修課;以色列理工學院的教師中,既有諾貝爾獎獲得者、知名科學家,也引入了許多在以色列國內和全球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家、杰出創業者作為大學的創新創業教席。
3.具有創新精神及批判性思維的學生
以色列的教育注重批判性的思維教育,并不只以成績論英雄,只要學生有學習熱情和科研興趣,不論之前學歷如何,都可以申請參加大學的智力測試,接受大學的教育和深造。其次,由于以色列特殊的地緣關系,學生有強烈的國防和安全危機感,高中畢業后需義務參加服兵役。期間他們不僅要進行嚴苛的軍事訓練,還要接觸無線通信、生物技術等領域的前沿科技,為日后的創新創業活動打下基礎。
嵌入外部資源
1.建立以大學為核心集群效應的產業企業群
在以科技轉化為目的的創業教育生態系統里,往往不是透過內部資源的建立就能達成的,更需要整個社會、政府、企業等外部資源協同發展。
(1)科技園。以色列各個大學的科技園通常來說以獨立的公司形式存在,自負盈虧,與園區內的創業項目及公司構成上下級關系。入園的科技項目需滿足一定條件并簽訂協議,協議內容包括項目孵化內容、年限、責任承擔、各自義務等,園區不僅為項目提供場所設施,還提供教育培訓和政策引導,大大增強了初創科技公司成活的可能性。
(2)科技企業。眾多科技公司亦入駐大學校園附近的科技園和工業園。這樣一方面可以幫助學校科研成果的產業化、市場化,學生也可以找到更多的創業資源;另一方面科技企業也可以挖掘更多優秀的人才,并獲得財政政策上的補貼。
(3)創業服務及風險投資機構。創業顧問可以解決管理、技術、法律等問題,一些非政府的社工組織也會入駐,成為幫助弱勢青年創業的可靠資源。大量風投機構入駐科技園可以保障孵化期的項目能夠及時吸收足量的資金投入,進入快速發展期。
2.與創業教育生態圈互相融合的政府
(1)國家層面建立首席科學家辦公室。以色列在國家層面建立首席科學家辦公室,這些辦公室采用首席科學家負責制,由各個領域的科學家組成評估委員會,全面入駐政府的科技部、工貿部、教育部等部門,負責實施科技園項目。
(2)政府政策法規。以色列政府很早就制定了《投資促進法》,對高技術投資項目給予投資補貼和減免稅等優惠政策。對于在以色列的跨國科技公司也給予重大稅收優惠,且為引進高技術外國勞工每年發放數千個工作簽證。
(3)充足、穩定的財政投入。以色列研發費用支出占 GDP 比重始終名列前茅,遠遠超過大多數發達國家的支持力度。政府亦重視市場風險投資的引入,孵化期的項目85%的資金由政府承擔,這成為一種保障資金,有助于吸引其余15%的風投公司、私人投資者等,其完善的風投機制有利于制造出更多的商業機會。
全民創業的創業文化
20世紀90年代后,一大批蘇聯猶太人移居以色列,猶太人是有著營商傳統的民族,推動著以色列創業熱潮的出現,從而帶動了以色列獨具特色的創業文化的形成。以色列將創業教育定位為全國人民的事,而不是只有教師和學生的事,這種文化和精神幫助外部資源慢慢地嵌入進創業教育體系里,形成了良好的創業生態教育系統的循環。
通過對以色列高校科技轉化生態系統的分析,可以對比得出我國現狀中還需改進的地方。
積極調動內部資源
1.高校組織架構及基礎建設支持
以色列高校的創新創業中心是以公司的形式存在,有各項指標及績效激勵,政府主導但完全市場化運營。而我國高校管理層還缺乏積極性和參與度,高校、科研院所可以借鑒以色列高校經驗,加強建立一批以高校為中心孵化器,并且直接引入優勢學科的科技企業。
2.優化創業課程培訓和師資建設
我國高校的創業課程大多脫離實際情況、同質單一問題嚴重、創新性不足,應按照一定的原則科學合理地選擇、安排課程內容結構,并通過高質量師資隊伍保障課程順利實施,參與政策管理的老師、校外成功的創業人士、優秀的校友前輩、甚至各行業的領軍人物等都應被充分吸納考慮進來。
深度嵌入外部資源
1.加強高校在產業集群中的嵌入度
我國目前外部資源的嵌入不足,時常導致課程太過單一化,太過理論化,造成學用落差等問題,因此大學應不斷通過與企業的互動合作來實現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和信息的流動,鼓勵師生努力走出去,參與高新區內企業的創新項目,加強校企之間的協同。
2.加強風險投資與專項基金
風險投資不僅可以幫助初創企業度過成活期,還可以幫助增加初創企業的基礎研發等支出,長期來看可以提高創業企業成果的科研含量,逐漸使真正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基業長青。
在創業教育專項基金方面,可以引入以色列的創業基金項目,即如果創業進入成長期政府就幫助引入下一輪風險投資基金;如果創業以失敗告終,大學生創業團隊也不需要承擔相應損失。
3.完善風投保護政策
鼓勵風險資本參與也是我國在促進科技創業過程中需要向以色列學習的重要環節。我國的風險投資市場還不完善,缺少有效的高校對接風險投資機構規范方式,因而需要建立創業者和風險投資人合作共贏的機制,建立風險投資機構的評價體系。
[本文系基金項目:本文系暨南大學工商管理類人才跨文化培養模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制度理論視角下的社會創業:從誘發到實現”(項目編號:71872074)的研究成果。]
(暨南大學)
(廣東財經大學MBA學院)
參考文獻:
[1]李娜.“創新驅動”戰略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構建——以MIT為例[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5).
[2]王志強,朱黎雨.以色列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構建及其啟示——以以色列理工學院為例[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01).
[3]顧克文,丹尼爾·羅雅區,王輝耀.以色列谷[M].肖曉夢,譯 .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