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的直接培養者,必須充分利用各種有利的環境和資源對學生滲透德育,以幫助學生養成自信、豁達的性格,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因此一名高中的歷史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德育意識上責無旁貸,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機會來培養學生的德育意識,讓崇高的德育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高中歷史;德育;有機結合
中圖分類號:G633.5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4-0046-02
On the Infilt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The First Middle School of Yiyuan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JIANG Xiutao
【Abstract】As a guide for students, as a direct trainer of socialist successors, teachers must make full use of various favorable environments and resources to penetrate moral education into students, so a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self-confidence and open-minded personality, and realize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labor. Therefore, as a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er, we have an unshirkable responsibility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wareness. We must make full use of all opportuniti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wareness, so that noble moral education can lead students to grow up healthily.
【Keywords】High school history;Moral education;Organic combination
一名高中歷史教師首先應當加強對新課標的研究,在充分尊重新課標的前提下轉變自己的教學模式,從而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歷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把握各種機會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不但要讓學生充分地掌握高中歷史基礎知識,還要讓學生在學習高中歷史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加強自身的德育修養。
一、轉變思路、增強意識
當前的歷史教學,尤其是高中的歷史教學,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把分數放在了第一位,這導致高中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但一名合格的教師應該明確德育在學生終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抓分數的同時及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有效的德育不僅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對學生的人生發展也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這就要求我們的歷史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思路、教學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遵循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按照教學大綱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同時,還要轉變思維意識,要針對德育知識對課堂知識進行延伸和拓展。在充分尊重學生自我發展的基礎上,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有效的課堂教學時間,強化學生的德育意識,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成為德育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設定目標,拓展內涵
高中歷史教學應當順應新課改的要求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在順應這兩個要求的前提下,積極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在遵循大綱的前提要求下,根據教材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滲透。歷史課本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歷史教師首先應該用教材的內容、文化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地滲透,在教課的過程中對學生開展德育。我們的歷史課本不但有豐富的歷史素材,還有豐富的人文資源,教師充分地利用好歷史教材,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德育,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課堂是一塊很好的教育陣地,作為歷史教師,我們必須抓住這一方陣地,教好我們的課,做好我們的本職工作,同時也要教好我們的學生,對我們的學生進行德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歷史是殘酷的也是溫馨的,歷史讓學生在重溫過去的同時,也能夠激起他們昂揚的斗志。我們重溫歷史的目的是記住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學生應始終記住“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為今后祖國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教師對學生的德育不能局限于教材中的素材,還要進行適當的課外拓展。歷史本身便包羅萬象,教材雖然包含了其中的大部分內容,但始終難以將所有的歷史材料都囊括其中,因此,作為歷史教師,我們要適當地幫助學生補充一些教材以外的東西,把課外有用的、有營養的內容引入課堂,結合這些內容對學生開展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的開展應該是隨時隨地的、悄無聲息的。歷史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為學生播放或展示有關歷史題材的電影或圖片,為學生講解其中的故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行。如在教學關于“抗日戰爭”的課堂內容時,教師可以以“大家是否都看過《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為開篇話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以此為切入點,為學生播放或展示有關十四年抗戰的影視合集或珍貴圖片,讓學生除了學習到課本知識,還能深刻了解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從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三、豐富教學活動,增強德育
高中課堂教學往往以應試教育為主,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我們的思維基本都集中在如何升入一所更好的大學。高中歷史課本和歷史素材也很少能夠將德育融入其中,這就要求我們的歷史教師拓展思路,用豐富的教學活動開展德育工作。例如,歷史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某些歷史人物,讓學生走進歷史人物的心靈,讓他充當歷史人物的角色來暢談他所制定的制度對當時社會和今天社會的影響;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讓學生自主選擇話題,抒發自身對于某項備受爭議的制度,或者某個備受爭議的人物的態度,讓學生立足于當時的社會背景,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開展此類活動,將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效率,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實踐中習得德育的內涵。教師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可以適時地插入自己的觀點,對學生不正確的觀點進行及時糾正,在糾正的過程中滲透德育。活動往往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活動也會給學生給教師帶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把握通過豐富教學活動來開展德育的這一教學方式,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四、規范形象,榜樣引領
高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隨著年齡的增長都已經逐步形成。教師的言行舉止可能會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作為歷史教師必須謹言慎行。課堂上教師要做好示范,做學生的榜樣,引領學生正向發展。對此,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盡量地多用歷史術語,明確表達自己的歷史觀點,對待歷史人物或事件的評價要做到足夠清晰、客觀。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有著權威的形象,因此教師更應在教學活動中以身作則。高中的歷史教師必須謹言慎行,做到準確地表達正確的歷史觀點,不能含糊其詞,從而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生。
總之,高中歷史教學的目的不應該只局限在傳授歷史上,而應該讓學生更加廣泛地去體會歷史文化和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行。歷史教師應該充分地利用課堂資源和課外拓展資源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把學生培養成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高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而歷史教師擔負著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的重要的職責,作為學生的領路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材資源、課外資源、拓展資源,時刻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滲透德育,培養學生自信樂觀的性格,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宗凱,楊浩,吳砥.論信息技術與當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4(03).
[2]胡小勇,鄭曉丹,馮智慧.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優課課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04).
[3]徐濤,李全文.核心素養視域下近代歷史人物的評價[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4).
[4]廖廷文.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教學中傳統文化德育滲透的路徑分析[J].文化產業,2020(02).
[5]王起義.淺談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J].吉林教育,2020(Z1).
[6]余禎銀.淺談德育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21).
[7]趙貴芳.核心素養下德育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滲透[J].吉林教育,2020(31).
[8]張建元.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路徑[J].教師育人,2020(29).
作者簡介:江修濤(1982.2-),男,漢族,山東淄博沂源縣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歷史教學。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