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許敏 董雯雯
摘 要:近些年,安徽省著力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外向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且境外大型跨國公司進入安徽的步伐加快。但是,橫向比較而言,安徽省利用外資還存在諸如引資行業結構失衡、外資來源地和流入地區過于集中、營商環境不夠優化等問題。外商直接投資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安徽省還需積極推動新型產業發展和集聚,積極引導外資流向,并創新引資模式,提高引資效率,同時大力改善營商環境。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 營商環境 引資模式
據安徽省統計局2021年1月發布的《2020年安徽省經濟運行情況》顯示,2020年安徽省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83.1億美元,增長2.1%。據《安徽省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0年安徽省生產總值達3.87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6.1萬元,實現了從“總量居中、人均靠后”向“總量靠前、人均居中”的歷史性跨越。在2020年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安徽省經濟發展之所以能夠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離不開開放型經濟建設,外商直接投資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一)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
從2011年“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到2020年“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安徽省實際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從66.3億美元增長到183.1億美元,占全國實際利用外資額比重從5.7%增長到12.7%。安徽省國民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內陸開放新高地打造有力,推動了安徽省利用外資規模的不斷擴大。安徽省利用外資對經濟總量和開放型經濟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拉動作用。
(二)利用外資質量穩步提升
近些年,安徽省積極打造優質的營商環境,完善基礎設施體系,建立健全引資法規和政策,提升服務意識,構建優化人才引進機制,越來越多的世界巨頭進入安徽,世界500強企業進入安徽步伐加快。2019年上半年,安徽省新引進日本愛信、美國歐文斯科寧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據《安徽省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到2019年末,來安徽投資的境外世界500強企業增加到88家,其中當年新引進4家。2020年,大眾新能源汽車中國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總部落戶合肥。
(三)外資流入行業結構不斷優化
如表2所示,雖然制造業是安徽省利用外資最多的行業,但制造業利用外資金額占安徽省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比重整體上看呈下降趨勢,從2011年的64.9%降至2019年的50%。第三產業中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總體上引資效果明顯,2011至2019年,分別從0.05億美元增加到3.9億美元,從0.6億美元增加到5.2億美元,說明安徽省利用外資的行業結構不斷優化。
雖然安徽省實際利用外資取得不錯成績,但與我國其它省市橫向比較之下還存在較大差距。
(一)引資規模相對較小
縱向來看,安徽省實際利用外資規模已有大幅提升,但橫向來看與我國沿海省市相比甚至與同處中部的河南省相比也有差距:2011- 2020年,安徽省累計利用外資1358.4億美元,江蘇省累計利用外資2833.6億美元,河南累計利用外資1575.8億美元。
(二)外資流入行業結構失衡
如前所述,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資主要流入制造業,2011-2019年,制造業實際利用外資占安徽實際利用外資總額常年達50%以上。第三產業中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金融業實際利用外資額雖有增加,但總量和占比仍然很小。安徽省利用外資呈現引資行業失衡現象,外資流入結構多年維持在“二三一”的局面,且第三產業利用的外資主要流入傳統行業。外資流入行業不均與安徽省產業結構不合理及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密切相關。安徽省產業結構多年維持“二三一”的格局,且現代服務業總量較小,競爭力不強。
(三)外資來源及流入地區集中
安徽省外資來源地具有過度集中的特點,主要來源于中國香港地區。2019年,安徽省實際利用香港地區直接投資達到115.0億美元,香港對安徽的直接投資占安徽省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64.1%。外資來源地單一風險性大,一旦該地區出現經濟動蕩或危機等問題,安徽省利用外資勢必受到波及,并進一步影響經濟發展。
在外資流入地方面,安徽省各地市實際利用外資呈現嚴重不均衡現象。2019年,合肥市、蕪湖市和馬鞍山市實際利用外資分別為33.9億美元、29.2億美元和26.6億美元,而黃山市、淮北市、淮南市2019年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分別2.1億美元、2.9億美元和3.1億美元,差距巨大。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是影響外商直接投資區位選擇的重要因素。合肥市、蕪湖市、馬鞍山市在經濟總量及城市化水平方面一直處于全省前列,外商投資信心較強,外資預期收益率較高。這種引資的非均衡性很可能會使地區經濟差距進一步拉大。
(四)引資環境不完善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力,是驅動力,是競爭力,是軟實力。安徽省在營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方面取得了不錯成績,但與東部沿海省市相比,安徽省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相對仍然落后;人才引進機制不完善,高素質人才缺乏;法律體系不完善,對外商投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不力;服務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若要提升引資競爭力,就必須進一步營造開放包容、競爭公平、政策穩定透明、服務高效便捷的環境。安徽省各地市在引資環境方面差距也較大。比如,安徽的教育和科技資源主要集中在合肥,而其他地區的教育和科技資源較為稀缺。
(一)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
安徽省各地級市經濟發展水平及城市化水平不一,實際利用外資不均衡,為推動全省經濟健康良性發展,必須積極提升城鎮化質量,促進經濟協調增長。安徽各地級市應因地制宜補短板,加速構建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如,阜陽市是農業大市、人口大市,阜陽市應推動農業領域的技術創新,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引導外資流向現代農業;黃山市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旅游資源,應打造一批旅游資源開發項目,積極引導外資投向旅游業;淮南和淮北這樣的能源充足地區可以利用能源優勢吸引外資投向能源產業。
(二)推進新興產業發展和集聚
安徽省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鏈不完善、產業集群發展落后,外商直接投資主要流入傳統行業,新興產業利用外資不足。因此,安徽省應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引導外資更多投向新興產業。要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引導外資流向第三產業。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統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建設世界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三)多樣化引資模式
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發展突飛猛進,傳統的引資方式已不能滿足引資工作的需要,引資模式和方式應與時俱進。安徽省應努力搭建招商引資信息平臺,推進網上招商,開展靈活務實的產業招商、園區招商等,拓寬招商引資渠道,實行更加靈活更加有效的招商激勵辦法,提高引資效率。突出抓好主導產業補鏈強鏈延鏈環節的招商,產業鏈招商是高效的招商引資方法,也是全國各省市最為重視、使用最為頻繁的招商方法,要研究和分析產業發展和轉移規律,準備和推出一批具有吸引力的產業鏈招商項目。
(四)改善營商環境
在硬環境方面,要推進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如推進跨省市軌道交通建設;要推動落后地級市交通及其它方面基礎設施建設,縮少各地級市在引資硬環境方面的差異。在軟環境方面,要擴大市場準入,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全面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完善涉及外商投資活動的法律,尤其是要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服務意識和質量;鼓勵各地因地制宜、依法依規出臺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綜合素質;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和人才服務保障體系。
參考文獻
[1]柳曉明,汪盧俊.經濟新常態下城市化、FDI 與經濟增長互動性探討——以安徽為例[J].棗莊學院學報,2018,(5).
[2]朱家明,苗宇.基于VAR安徽FDI和進出口貿易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9,(2).
[3]馬榮花,李全文.安徽利用外資的發展歷程、主要問題與對策[J].中共合肥市委黨校學報,2020,(5).
[4]潘和平,段生澤.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效應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20,(6).
[5]龔存晨.安徽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實證分析與對策選擇[D].安徽大學,2011.
[6]郝大偉.安徽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環境問題研究[D]. 吉林財經大學,2013.
(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責任編輯:張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