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養濤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高校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加,校園安全問題受到了我國教育領域的高度重視。在此背景下,眾多高校平安校園創建工作逐步開展,但開展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從分析創建高校平安校園的意義出發,探究近年來平安校園創建中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校;平安校園;問題;對策
校園環境的穩定與安全一直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高校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只有在保障人身安全與心理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夠全面發展。為了創造安全穩定的校園環境,讓大學生能夠接受完整和良好的教育,開展平安校園創建工作勢在必行。如今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高校開放式的辦學以及網絡的不安全性使得平安校園的創建頗具難度。因此,要切實解決平安校園創建面臨的難題,就要從網絡安全、學生的人身安全等多方面出發,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
一、創建高校平安校園的意義
(一)維持社會的和諧穩定,促進高校穩定發展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機構,校園安全不僅關系到學生的成長,更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及健康發展,創建平安校園是維持社會和諧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學創建平安校園就要營造一個師生品德高尚、注重文明修養的教育環境,促進和諧校園建設。
創建平安校園是高校能夠穩定發展的條件,高校要想和諧穩定發展,不僅需要硬件設施的升級改造,更需要自身文化的建設。建設高校平安校園會使高校師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科研上,而設施條件和自身文化能夠相輔相成、共同進步,最終實現高校的穩定發展。
(二)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高校是一個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優秀的接班人的場所,所以高校要實時關注社會需求與時代發展動態,不斷地完善體制建設、文化建設,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高校學生是社會主義接班人和社會事業的建設者,肩負著民族復興的大任。高校的氛圍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穩定的校園環境、優秀的校園文化是培養高素質人才不可或缺的條件。而現在社會負面問題頻頻出現,擾亂了高校正常的活動秩序,所以高校必須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以及加快建設科學的穩定的校園環境,使學生的利益不受侵犯。
二、高校平安校園創建面臨的問題
(一)開放式辦學增加了平安校園創建的難度
一是高校改革辦學模式降低了校園管理的安全性。近年來,國家愈來愈重視教育問題,對高校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制度改革。辦學模式從過去的封閉式辦學轉變為現代化的開放式辦學,在此模式下,雖然能促進社會與高校的協作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降低了校園管理的安全性,提高了建設平安校園的難度。
二是外來人員管理疏松,缺乏嚴格的外來人員管理制度。我國大多數高校對于外來人員都缺乏嚴格的管理制度,沒有對外來人員進行相應登記,入校人員魚龍混雜,給學生的安全造成了巨大隱患。
三是缺乏對校園周邊環境進行專業化的信息采集和人口登記管理。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居住在校園周邊的社會群體逐漸復雜化,給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場所。另外,由于高校學生的巨大消費力,越來越多的商家為了自身利益在校園周圍建立起了不良營業場所,嚴重危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四是錯誤輿論嚴重危害學生的三觀。對于還處于學習階段的在校學生來講,其思想以及自身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都還不完善,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響。敵對邪惡勢力正是看準這一點,一直將高校作為思想滲透的主要目標,扭曲了學生的意識形態,給平安校園的建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二)高校對網絡安全管理缺乏重視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高校受到網絡的影響越來越大。一方面,互聯網給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提供了許多的便利,另一方面,互聯網使得大學生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樣化,接收的信息更為復雜,面對多元化的社會環境,他們欠缺妥善處理安全問題的能力。一旦對問題的處理不恰當,將會對學生的身心安全產生不可估量的后果。然而,高校在網絡安全管理方面缺乏重視,沒有建立起相應的管理機制。在安全教育過程中,也疏于對網絡安全的教育宣傳,導致學生的網絡安全防范意識不足,網絡道德失范。
(三)高校學生數量龐大,社會意識逐漸多元化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學生數量和校園規模都在不斷擴大。高校人數的增加給校園管理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導致一些安全問題不斷出現。而部分問題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在有些媒體的宣傳下甚至轉變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事件,引起了社會各階層的廣泛討論,對高校管理制度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社會意識也逐漸變得多元化。由于部分在校大學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因此在不良社會思潮的沖擊下往往會做出錯誤的選擇,嚴重影響了學習與生活,給校園安全造成了巨大隱患。
三、高校平安校園的創建對策
(一)健全高校平安校園的創建制度
高校平安校園的創建較為復雜且花費的時間較長,需要高校安全建設的相關工作人員投入較多的精力和財力。而要提高高校平安校園建設的效率,就需要建立全面的制度,保證建設工作順利進行。
首先,高校要投入大量的安全設施和監督管理設施,以保障平安校園建設工作的開展。其次,高校應創建校園突發事件預警機制。只有擁有完善的預警機制,才能對可能發生的校園安全事件提前預防。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相關人員制訂安全教學方案和安全責任協議,并充分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與行為動態。最后,高校要加強網絡安全管理。構建以校長為主要負責人和領導人、保衛處和總務處等管理部門結合起來的小組制度,建立多個平安校園宣傳隊伍,并保證小組各成員中的崗位職責分配與落實到位。
(二)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強化安全文化建設
要使高校平安校園創建工作進一步加強,除了需要校方聯合多部門的力量建立全面的制度之外,還要在思想上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要落實這一點,就需要高校積極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強化安全文化建設。
首先,高校應該將安全教育納入課程教學中,高校教師對安全教育知識進行全面詳細的講解,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加強網絡安全知識的教育與宣傳。其次,高校應該積極開展多樣的實踐活動并舉行有關安全知識的比賽,不斷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與安全防護技能。最后,高校要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對安全知識的宣傳,通過校園報紙和廣播等多種媒介進行安全文化的傳播;另一方面,高校要積極開展相關的安全文化講座,在加強學生心理安全教育的同時提升學生對安全知識的了解。
(三)提升高校治安防控能力,落實全方位舉措
首先,對于校園內存在的安全問題,相關監督管理人員要及時進行檢查與處理,對于難以處理和無法處理的安全問題,要及時上報給高校相關部門,只有保證安全問題的及時處理才能防止安全事故的二次發生。其次,針對高校外來人員要加強管理。對于外來人員,高校要對其信息進行采集和整理,加強外來人員信息登記工作。最后,高校要落實校園全方位的安全防范舉措,除了各院校的保衛部門與警務室要保持緊密的聯系之外,還要保證校園交通、網絡等各方面的安全與穩定。
四、結語
高校平安校園的創建不僅關系到大學生的學習環境與生活環境,還關系到高校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社會整體的穩定與安全。因此,做好高校平安校園創建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高校要以平安校園創建為抓手,開展多種安全教育活動,并強化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提升高校治安防控能力并落實全方位的防范措施。只有各大高校積極落實科學有效的創建策略,才能推動安全教育工作的開展,確保大學生的身心安全。
參考文獻:
[1] 黃發友,陳莎莎,衡欣,等.高校平安校園建設現狀的調查分析及對策——以F大學為例[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7,9(001):80-85.
[2] 劉玉照.新常態下高校平安校園建設形勢分析與對策探討[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
[3] 趙文曼.深化高校平安校園建設的措施與對策探討[J].科技視界,2014(20):168.
[4] 王亮.新時期高校平安校園建設的現狀與對策[J].大眾文藝,2010,000(024):340-341.
[5] 黃家惠.淺析平安校園創建工作存在的困難與對策[J].中國高新區,2017(01):82-83.
[6] 黃德珍.新形勢下創建平安校園的探索與實踐[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00(001):135-139.
[7] 鄧萌萌,徐勇俊.新形勢下學校安全管理的對策及思考——以沙洲職業工學院創建“平安校園”為例[J].現代企業教育,2011(23):118-119.
[8] 劉濤.平安校園視閾下高校學生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赤子(下旬),2016(13):209.
【本文系陜西省思想政治工作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高校‘平安校園創建的問題與對策研究”(Sz2048)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陜西學前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