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芬 甄靜 王軍平
(1河南省新鄉市第二人民醫院 新鄉453002;2河南省沁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沁陽 454550)
子宮內膜異位癥為婦產科臨床常見的一種慢性炎癥性雌激素依賴性疾病,主要為子宮內膜組織向子宮肌層以外部位生長及浸潤所致,一般為良性病變,臨床上常表現為痛經、慢性盆腔疼痛、不孕等,不利于婦女的生殖健康,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2]。目前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一般采用手術和藥物治療,但手術創傷性較大,且難以完全清除病灶,易損傷卵巢功能,不易為患者所接受。藥物治療安全性高,服用方便,且不影響卵巢功能,是治療該病的首選方式。桂枝茯苓膠囊消腫止痛、改善循環作用顯著,地諾孕素孕激素活性極高,但單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效果欠佳[3]。本研究探討地諾孕素聯合桂枝茯苓膠囊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效果?,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婦產科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0例。對照組年齡21~46歲,平均(38.62±3.35)歲;病程2~14年,平均(8.23±2.12)年;月經周期28~35 d,平均(31.32±2.25)d;經期5~8 d,平均(6.23±0.57)d。研究組年齡29~45歲,平均(38.55±3.43)歲;病程3~15年,平均(8.43±2.58)年;月經周期29~35 d,平均(31.54±2.12)d;經期4~8 d,平均(6.12±0.53)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颊呔浥R床相關檢查確診,囊腫直徑在5 cm以內;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近3個月服用激素類藥物、惡性腫瘤、手術指征明顯、妊娠及哺乳期;相關藥物過敏史;合并嚴重盆腔粘連;合并其他婦科內分泌系統疾病;宮內帶有節育器及無法配合本研究。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口服桂枝茯苓膠囊(國藥準字Z10950005)治療,0.92 g/次,3次/d,連續治療3個月。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口服地諾孕素片(注冊證號H20180090)治療,2 mg/次,1次/d,連續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血清學指標水平。(1)療效評價標準[4]:痊愈,目標癥狀完全消失,腹部超聲顯示盆腔無腫塊;顯效,目標癥狀基本消失,腹部超聲顯示盆腔腫塊顯著縮??;有效,目標癥狀明顯緩解,腹部超聲顯示盆腔腫塊有所縮??;無效,患者的癥狀未見明顯改善??傆行蕿槿?、顯效與有效例數之和占總例數百分比。(2)血清學指標:患者空腹條件下,取10 ml外周靜脈血,以1 000 r/min離心15 min后取上層清液并置于EP管中,采用免疫化學發光法檢測促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孕酮(P)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糖類抗原125(CA125)、糖類抗原199(CA199)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基質金屬蛋白酶-2(MMP-2)、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性激素水平與治療前相比均明顯改善,且研究組治 療后E2、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E2(pmol/L)治療前 治療后P(nmol/L)治療前 治療后LH(U/L)治療前 治療后FSH(U/L)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對照組30 30 169.88±17.56 170.02±16.98 103.41±11.22*△125.46±14.24*0.84±0.19 0.85±0.20 0.41±0.16*△0.61±0.18*6.42±1.69 6.39±1.72 5.76±1.71*5.42±1.63*6.74±2.22 6.73±2.19 5.52±1.73*5.69±1.62*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因子及抗原水平比較 治療 后 兩 組 血 清CA125、CA199、MMP-2、Gal-3及VEGF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因子及抗原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因子及抗原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n CA125(IU/ml)治療前 治療后CA199(IU/ml)治療前 治療后MMP-2(μg/L)治療前 治療后Gal-3(ng/L)治療前 治療后VEGF(pg/ml)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對照組30 30 72.39±13.68 73.67±13.55 42.22±11.43*△62.43±11.69*61.81±7.45 61.76±7.52 26.22±4.63*△35.54±5.67*225.74±42.53 226.12±43.75 129.65±12.76*△171.58±19.87*7.91±3.65 7.92±3.57 5.68±2.31*△6.89±2.24*166.58±112.43 165.64±110.87 85.65±50.67*△121.58±82.84*
子宮內膜異位癥在女性的育齡期容易發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甾體激素依賴性疾病,其發病與卵巢性激素水平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家族遺傳等有關[6]。LH、FSH、E2、P均為反映雌激素水平的重要指標,抑制其水平有助于降低雌激素水平,減少異位內膜及粘連。CA125、CA199作為血清抗原,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中均為高表達,且其水平與病變程度呈正相關,均為臨床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重要指標[7]。MMP-2在淋巴轉移過程具有重要作用,其水平的變化與子宮內膜異位癥關系密切;Gal-3主要在腫瘤的發生、發展及轉移中起重要作用;VEGF可促進新生血管的生成,提高血管通透性。
中醫學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主要病機與氣血運行不暢、肝腎虧損、寒凝痰阻密切相關,因此應以調暢氣血、滋補肝腎、化瘀祛痰為主治。桂枝茯苓膠囊采用多種藥材精制而成,包括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白芍等,其中桂枝溫通血脈,助氣化而行津液;茯苓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牡丹皮、桃仁活血化瘀;白芍養血斂陰。諸藥共奏活血化瘀、消除腫塊之功效。現代藥理學表明,桂枝茯苓膠囊對患者血液循環的改善有重要作用,也能對增生性病變的吸收和轉化起到一定促進作用,抑制瘤體生長,促進瘤體萎縮壞死。地諾孕素作為一種混合型孕激素,可以用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地諾孕素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原理是,通過抵抗人核轉錄因子信號通路激活抗凋亡途徑,使上皮介質轉化細胞(EMT)活性被抑制。地諾孕素還能夠下調抗凋亡因子,如B淋巴細胞-2等,從而促進EMT凋亡[8]。此外,地諾孕素對孕激素受體具有高度選擇性,可通過介導下丘腦-垂體-卵巢軸途徑降低雌激素水平,抑制病灶內血管形成,阻滯雌二醇對子宮內膜組織的刺激。同時地諾孕素有助于合成孕激素,與桂枝茯苓膠囊聯合應用可協同性緩解子宮內膜異位癥癥狀,且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性激素水平與治療前相比明顯改善,且研究組治療后E2、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CA125、CA199、MMP-2、Gal-3及VEGF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這提示地諾孕素有助于降低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各血清學指標,促進卵泡發育,改善內分泌功能,從根本上徹底消除異位病灶。綜上所述,地諾孕素可有效緩解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臨床癥狀,降低各血清學指標水平,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