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秀
(河南省鄧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 鄧州 474150)
進展性腦梗死(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為局限性腦缺血、神經功能缺失癥狀逐漸進展,屬于難治性腦血管病。目前,臨床上主要采取抗凝、擴充血容量等方法改善PCI患者的局部腦血流情況。阿加曲班是常用的凝血酶抑制劑,可減少缺血半暗帶的微血栓,減輕腦組織損傷,具有腦保護作用[1]。但PCI病機復雜,單一用藥治療效果不理想,而丁苯酞對中樞神經功能的損傷有改善作用,可促進PCI患者功能恢復,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的作用[2]。鑒于此,本研究探討PCI丁苯酞聯合阿加曲班對腦血流及神經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4月~2019年5月收治的PCI患者114例作為研究對象,依據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7例。對照組男32例,女25例;年齡38~73歲,平均年齡(58.80±3.10)歲;發病至入院時間2~24 h,平均(4.25±1.24)h。觀察組男33例,女24例;年齡39~74歲,平均年齡(59.20±3.10)歲;發病至入院時間2~24 h,平均(4.28±1.22)h。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1)納入標準:符合《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血管內治療中國專家共識》[3]中PCI相關診斷標準;經頭顱CT、MRI檢查確診;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心、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者;凝功能異常及腦出血患者;對研究藥物有嚴重過敏者;合并腦出血或既往存在腦出血病史者;存在嚴重意識障礙者。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在常規治療(控制血糖、血壓、抗血小板聚集、調脂、溶栓及腦保護等)基礎上,靜脈滴注阿加曲班注射液(國藥準字H20193374)。前2 d,60 mg/d,24 h持續靜脈滴注;后5 d,10 mg/次,2次/d。連續治療4周。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合用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國藥準字H20100041)滴注治療。在患者發病后48 h內開始給藥,丁苯酞25 mg/次,靜脈滴注,滴注時間>50 min/次,2次/d,兩次用藥時間間隔>6 h,連續治療4周。
1.4 觀察指標 (1)腦血流:采用導納式雙側腦血流全自動檢測儀(HD-3281C)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4周后腦血流量(CBF)、腦血容量(CBV)、腦血流平均通過時間(MTT)參數。(2)神經功能:于治療前、治療4周后,應用卒中量表(NIHSS)[4]和Barthel指數量表[5]評估兩組患者神經功能。其中NIHSS包括意識水平、凝視、視野等項目,總分42分,得分越低神經損傷程度越低;Barthel指數量表包括進食、修飾、上下樓梯、洗澡等內容,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恢復越好。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以(±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用非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腦血流指標對比 治療4周后,兩組患者CBF、CBV高于治療前,MTT低于治療前;觀察組患者CBF、CBV高于對照組,MTT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腦血流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腦血流指標對比(±s)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P<0.05。
時間 組別 n CBF(ml/100 mg)CBV(ml/100 mg) MTT(S)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tP觀察組對照組tP 57 57 57 57 30.62±11.62 30.36±11.98 0.118 0.907 54.98±18.15*#45.87±14.66*2.949 0.004 72.22±21.78 72.21±21.75 0.003 0.998 86.38±28.25*#76.35±22.47*2.098 0.038 240.87±100.19 240.86±100.22 0.000 1.00 161.26±50.07*#181.54±60.29*1.954 0.053
2.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Barthel評分對比 治療4周后,兩組NIHSS評分低于治療前,Barthel評分高于治療前;觀察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Barthe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Barthel對比(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Barthel對比(分,±s)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P<0.05。
時間 組別 n NIHSS評分 Barthel評分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tP觀察組對照組tP 57 57 57 57 28.24±2.62 28.26±2.58 0.041 0.967 16.20±1.32*#21.87±2.66*12.076<0.01 53.22±3.79 54.21±3.21 1.505 0.135 78.35±4.27*#68.38±4.23*12.523<0.01
PCI是指發生在起病后48~72 h內,由于腦缺血的進展、組織壞死加重導致神經功能惡化的一類腦梗死,血液凝集狀態、血栓形成致腦血管血流不通暢是造成PCI發生的重要因素。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是PCI主要因素,諸多因素導致血小板數量增高、凝血因子增多、纖溶系統活性降低產生血栓,造成PCI發生[6]。目前降低神經損傷、改善腦血流是治療PCI的關鍵。
阿加曲班作為哌啶羧酸衍生物,可選擇性、可逆性結合凝血酶催化活性位點,抑制凝血酶的產生,抗血栓及抗凝作用突出,阻止患者神經功能惡化[7~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4周后,觀察組CBF、CBV高于對照組,MTT低于對照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Barthel指數評分高于對照組。這提示丁苯酞聯合阿加曲班對PCI患者腦血流及神經功能起著顯著作用,改善了PCI患者腦血流,降低了PCI患者神經損傷。分析其原因為:丁苯酞有減輕腦部缺血障礙作用,可縮小PCI患者局部腦缺血梗死面積,減緩患者腦水腫,通過增加患者缺血區毛細血管數量以改善缺血腦區的微循環和血流量,從而作用于患者神經功能,降低患者神經功能損傷,有效降低PCI患者NIHSS評分及提高Barthel評分,進而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丁苯酞具有抗腦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并通過抑制神經細胞死亡,以保護患者神經功能不受損傷并促進其恢復健康。該藥還可直接作用于缺血區腦細胞內線粒體,提高線粒體膜流動性;改善ATP酶和復合酶IV活性,提高缺血性腦能量代謝水平,從而保護線線粒體功能[9~10]。因此,丁苯酞聯合阿加曲班治療,兩藥相互作用,促進PCI患者的腦血流及神經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綜上所述,丁苯酞聯合阿加曲班可有效改善PCI患者CBF、CBV、MTT,使患者神經功能得到恢復,從而可以達到正常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