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朋
(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第一附屬醫院 河南南陽 473006)
急性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由于腦部血管阻塞或血管破裂等因素影響導致急性腦循環障礙,血液無法流入大腦而引發腦組織局限性或全面性功能損傷,發病率、致死率及致殘率較高,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因此,盡早評估患者病情對控制病情、改善預后等意義重大?;|金屬蛋白酶-9(MMP-9)為炎癥介質的一種,參與了急性腦卒中的發生,并在腦卒中繼發性損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型半胱氨酸(Hcy)與急性腦卒中的發生及病情進展間存在密切聯系,可將其作為評估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脂蛋白(a)[Lp(a)]可水解氧化磷脂類物質產生促炎物質,為血管特異性炎癥標志物,對動脈斑塊的形成及維持具有重要作用[3~4]?;诖耍狙芯糠治黾毙阅X卒中患者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6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的急性腦卒中患者100例納入腦卒中組,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齡52~79歲,平均年齡(65.53±3.84)歲;體質量指數22~26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23.58±2.94)kg/m2。記錄患者入院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依據NIHSS評分將急性腦卒中患者分為輕度組(NIHSS評分<5分)36例、中度組(NIHSS評分5~15分)35例、重度組(NIHSS評分>15分)29例。另選取同期于我院進行體檢的志愿者100例作為對照組,男54例,女46例;年齡53~80歲,平均年齡(66.05±3.12)歲;體質量指數22~26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24.01±2.11)kg/m2。各組間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腦卒中組均經臨床確診;發病時間<7 d;病例資料完整;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曉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有其他腦血管疾病;存在腦部手術史;存在其他系統惡性腫瘤;接受溶栓治療;精神疾病,無法完成本研究。
1.3 研究方法 腦卒中組患者于入院后第2天采集空腹肘靜脈血5 ml,對照組則采集體檢當日清晨空腹肘靜脈血5 ml。以4 000 r/min速度離心處理10 min后留取上層血清,將血清置于-80℃冰箱內保存待檢。采用科華KHBST-360酶標儀應用ELISA法檢測血清中MMP-9水平,試劑由上海鈺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采用日立76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應用循環酶法檢測Hcy水平,試劑由四川邁克生物科技公司提供;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Lp(a)水平,試劑采用日本wako原裝試劑。所有操作均嚴格遵循試劑盒要求進行。
1.4 觀察指標 對比腦卒中組與對照組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比較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分析NIHSS評分與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的相關性。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NHISS評分與血清MMP-9、Hcy及Lp(a)相關性采用Pearson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腦卒中組與對照組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比較 腦卒中組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腦卒中組與對照組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比較(±s)

表1 腦卒中組與對照組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比較(±s)
組別 n MMP-9(ng/ml) Hcy(mmol/L) Lp(a)(mg/dl)腦卒中組對照組tP 100 100 126.18±57.49 68.20±14.31 9.787 0.000 20.49±8.66 10.13±4.09 10.817 0.000 34.56±10.48 22.70±6.14 9.764 0.000
2.2 不同NIHSS評分下各組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比較 重度組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高于中度組及輕度組,中度組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高于輕度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NIHSS評分下各組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比較(±s)

表2 不同NIHSS評分下各組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比較(±s)
組別 n MMP-9(ng/ml) Hcy(mmol/L) Lp(a)(mg/dl)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FP 36 35 29 96.88±22.37 127.49±54.26 160.97±50.78 22.359 0.000 15.46±4.24 19.36±5.18 28.10±6.57 19.867 0.000 24.33±6.09 35.46±7.41 46.17±4.28 14.370 0.000
2.3 NIHSS評分與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相關性分析 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與NIHSS評分呈正相關(P<0.05)。見表3。

表3 NIHSS評分與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相關性分析
近年來,腦卒中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給家庭及社會均造成沉重負擔。炎癥反應、氧化應激、再灌注損傷在腦卒中發生及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目前,臨床對于腦卒中發病機制暫無明確定義,對其發病機制進一步定義有助于及時診斷及后續治療的開展,以改善預后。血清學標志物在急性腦卒中診斷中意義重大,通過各標志物水平變化有助于及時判斷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為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參考[5~6]。
MMP-9通過降解細胞外基質,破壞血腦屏障,在腦缺血損傷中發揮重要作用,被臨床認為是腦血管疾病進展過程中重要血清學指標。Hcy作為新型腦卒中危險因素已逐漸在臨床上被廣泛認識[7]。Hcy作用于損傷的血管內皮細胞及平滑肌細胞,可激活凝血酶活性及內皮細胞,有助于提高血小板黏附及聚集能力,促進血管內血栓的形成。有研究顯示,Hcy使動脈內膜增厚,促進斑塊形成,是腦卒中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8~9]。Lp(a)與Hcy相類似,血管內皮損傷可以促使血管壁發生氧化應激反應,刺激細胞因子的產生,同時Lp(a)對動脈斑塊的產生及維持均具有重要作用[10]。本研究結果顯示,腦卒中組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均高于對照組,重度組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高于中度組及輕度組,中度組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高于輕度組,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與NIHSS評分呈正相關,表明腦卒中患者體內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較高,且各血清學標志物水平隨著病情嚴重程度而上升,且呈正相關,可將其視為腦卒中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血清MMP-9、Hcy及Lp(a)水平高低與急性腦卒中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病情越嚴重,各血清學指標水平越高,依據其水平變化有助于監測病情,以促進預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