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
泰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兒科,江蘇 225321
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作為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主要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一旦發生將危及呼吸道,甚至影響心臟及大腦等重要器官[1]。流感病毒傳播途徑較廣,除飛沫傳播外也會通過直接接觸形式傳播,對患者身體健康產生極大隱患[2]。兒童是流感高發群體,是肺炎等并發癥高危人群之一[3]。因此為探討甲型和乙型流感兒童的臨床特征及流行病學特點,在本研究中對本院兒科門急診診治流感兒童感染病毒類型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兒科門急診診治的407例流感兒童病例資料及鼻咽拭子樣本,通過免疫層析法對患兒感染病毒類型分為甲型流感(n=283)和乙型流感(n=124)。記錄患兒一般情況、流行病學特點及臨床特征。患者及家屬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通過鼻咽拭子樣本采集后,采取流感病毒抗原快速診斷方法:甲/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檢查試劑盒,即采用免疫層析法進行檢測,結果經8 min后可讀取。
1.3 觀察指標 (1)記錄觀察兩組流感兒童一般資料。(2)對比分析甲/乙型流感兒童流行病學特點。(3)對比分析甲/乙型流感兒童實驗室檢查差異。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表示,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及病原分析 407例流感患兒中,甲型283例(69.53%),乙型124例(30.47%)。甲型流感兒童就診時間早于乙型流感兒童、服藥后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短于乙型流感兒童、峰值體溫38.0~39.0℃患兒比例低于乙型流感兒童、峰值體溫>39.0℃患兒比例高于乙型流感兒童,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流行病學特征 兒童甲型、乙型流感高發季節為2—4月、11—1月;甲型流感以幼托兒童居多,乙型流感兒童以小學生居多;甲型、乙型流感兒童均以同學接觸感染病例居多。甲型流感兒童時間分布、接觸情況、疫苗注射情況與乙型流感兒童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實驗室檢查 甲型、乙型外周血白細胞計數以(4~10)×109/L居多,分類中中性粒細胞以<70%居多,淋巴細胞以<40%居多,CRP以<10 mg/L居多。且甲型流感兒童白細胞計數4~10×109/L所占比例高于乙型流感兒童,分類中中性粒細胞<70%所占比例低于乙型流感兒童,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甲型流感兒童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及CRP分布情況與乙型流感兒童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流感是一種常見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由流感病毒引起,傳播速度較快,傳染性較強、存在時間較長,目前已成為世界重點的關注公共衛生問題[4-5]。流感病毒屬于正黏病毒科單股負鏈RNA病毒,依據病毒核蛋白及基質蛋白抗原分為甲、乙、丙、丁4類流感病毒,其中甲、乙型流感病毒是導致人類致病流行的主要病毒類型[6-7]。兒童體質較弱,對于傳染疾病免疫預防能力較差,感染風險較高,流感病毒是兒童時期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見病原,嚴重危及患兒生命健康[8-10]。
在本研究中,甲型流感兒童就診時間早于乙型流感兒童、服藥后恢復正常體溫時間短于乙型流感兒童、峰值體溫38.0~39.0℃患兒比例低于乙型流感兒童、峰值體溫>39℃患兒比例高于乙型流感兒童,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這說明甲型流感兒童高熱病例較多,就診時間較早,服藥后恢復速度較快。推測原因主要為當體溫峰值較高時,患兒出現高熱,更易提高患兒家長重視程度[11-12]。因此,甲型流感兒童因出現高熱情況較多,家長往往采取更為積極措施,就診時間更早,患兒可及時接受治療及用藥,體溫能夠更快降至正常溫度,加快恢復速度[13-14]。對患兒流行病學分析顯示,冬春季是兒童流感高發季節,其中甲型流感以幼托兒童居多,乙型流感兒童以小學生居多,同學接觸感染病例居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應在冬春季節注意流感預防及治療,尤其注意同學間流感病毒傳染。原因為冬春季節天氣較涼,溫度較低,兒童外出或居家時保暖不當易出現流感癥狀,冬春季節早晚溫差較大,家長照護不當,兒童健康意識不足,易引起流感出現[15-16]。因幼托兒童年齡較低,體內缺少甲型流感血清抗體,小學生階段兒童體內缺少乙型流感血清抗體,難以有效抵抗病毒入侵[17]。兒童主要活動范圍即為家庭及學校,接觸主要以班級同學為主,當其中出現流感病例時極易引起傳染[18]。本研究中,甲型流感兒童白細胞計數(4~10)×109/L所占比例高于乙型流感兒童,分類中中性粒細胞<70%所占比例低于乙型流感兒童,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甲型流感兒童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及CRP分布情況與乙型流感兒童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這說明甲型流感兒童白細胞較為正常但中性粒細胞比例較高,流感患兒合并細菌感染概率較小,患兒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對其流感分型可能有一定影響,具體結論仍需繼續研究確認[19]。

表1 不同類型流行性感冒兒童一般資料比較

表2 不同類型流行性感冒兒童臨床流行病學情況比較[例(%)]

表3 不同類型流行性感冒兒童實驗室化驗結果比較[例(%)]
綜上所述,甲型流感兒童高熱病例較多,就診時間較早,服藥后恢復速度較快,白細胞較為正常但中性粒細胞比例較高,應在冬春季節注意流感預防及治療,尤其注意同學間流感病毒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