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東艷
摘要:學好語文的的關鍵因素就是想象力的培養。如果在語文學習中一個學生沒有任何的想象力,那么就沒有任何學習語文的空間以及思考的價值。也可以說是一個沒有想象力的學生是學習不好語文的。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想象力的培養是語文學習的關鍵。教師一定要提高對于想象力的重視,通過課堂上不斷地練習,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他們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想象力;培養
引言
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需要教育者認真的對待和思考。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重點的詞語、修辭方法以及閱讀文學作品時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還可以從文章的結構和寫作方法上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剛才我們所提到過的途徑是培養學生想象力的最佳途徑和方法。下文我們將具體論述一下具體的做法。
一、從教學中的關鍵語句入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語文學習中說明白了就是一個“讀”字,有學者曾說過:“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可以隨時品讀語文教材中的重點語句,對學生進行想象力的培養。
舉例來說,我們在學習《贈汪倫》一詩中的“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一句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比如,桃花潭是一個怎樣的譚,為什么出現在詩人的筆下?桃花潭的美景很美嗎?為什么叫桃花潭,是因為桃花比較多嗎?桃花譚的水很深嗎?等等的問題進行引導學習進行思考。通過以上的問題進行思考,潭水真的像作者說的那樣深嗎?還是只是一種夸張的修辭手法。我們知道潭水是流之不盡的,是不是在比喻作者與汪倫的感情也想這潭水一樣,永遠流不盡,可以源遠流長的保留下去。教師采用以上的方法進行課文的講授,不僅幫助學生分析了教學內容,還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效果。
我們還可以學習以下李白詩句中的“手可摘星辰”向學生提問,人的手真的像詩句里描寫的那么長嗎?天上的星星和我們看到的一樣低嗎?詩人是怎樣可以摘到星星的呢?還是這是詩人的另一種修辭手法。學生在思考手可摘星辰一句時,自然會聯想到前一句話“危樓高百尺”教師可以提問為什么詩人沒有直接描寫樓的高度,而是通過站在樓上可以伸手夠到星星來進行描寫呢?這是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的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兩種,之后具體講授一下兩者的區別。在讓同學們進行分析,這句話用的是正面描寫還是側面描寫?教師通過分析詩句,可以讓學生在腦海里構建一個高樓的形象,學習這種夸張而大膽的藝術手法,學會舉一反三,提高學生的想象力。
二、從課文結構入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我們在六年級語文中學習窮人一課時,由于窮人一課的內容結構比較復雜,對于小學目前的階段來說,要想全面的理解還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們不防從文章中抽取幾個部分來進行學習,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本文的結尾相比較于其他的課文比較特別,在文中的結尾,并沒有描寫出丈夫的神情,給故事留下一個開放式的結尾。教師可以根據這個開放性的結尾,引導學生分析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做,為什么不將結尾丈夫的神情描寫出來,而是給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局。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你覺得這個結尾好還是不好?
教師這樣提問,無疑可以很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通過積極的討論,得出屬于自己的結論,對文章的主題也將有更深入的了解。其實這個問題并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觀念,正如一千個人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我們應該學習的是這種表達方式,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里。
三、從寫作手法入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對于想象力的培養不夠重視,使得一旦寫作文便會出現抄襲或是借鑒的現象出現。有的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應對作文的能力,強迫學生背一些例文,這種方法就是我們經常批判的填鴨式教學法,不但學生的想象力得不到發展,還將學生的想象力扼殺在搖籃里。因為學生除了背和抄不會寫出自己的文章。在我剛接手一批新生的時候,講到寫作文的時候,學生首先的態度就是抗拒,一味的推諉不想寫作文。但是任務布置下來,不都不完成的時候,就開始翻自己的作文選集,去借鑒去抄襲。其實這些都是填鴨式教學造成的惡劣結果。經過對學生的培養和訓練,學生起碼可以知道作文應該怎么寫,而不是抄襲和借鑒。培養作文的寫作能力就是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培養。將課文內容和寫作方法進行分析時和寫作教學相聯系,為學生的作文能力培養情感要素,提升整體的能力水平。
四、從修辭手法入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幾乎每篇課文都需要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都是我們每天都能見到的修辭手法。雖然我們很熟悉,但是卻不一定會用,甚至會經常產生錯誤。小學生正處于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的想象力豐富,但是在使用修辭手法時卻錯誤連篇,其實就是教師對他們想象力的培養還不夠具體和深刻。比喻手法的運用是需要事物之間具有相似的特性或是特質。如果學生的想象力比較弱,就想不到將事物聯系起來。比如,我們在秋天時,看到成熟的谷物和成熟的瓜果蔬菜,腦中都可以聯想出大雁南飛,秋高氣爽的情景。這是谷物成熟時我們可以感到喜悅,可想說成谷物笑彎了腰。但你看到美好景物的同時,一定要與生活中的情景相聯系,展開合理的想象,描繪出大自然的景色奇觀。想象力是我們語文學習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五、總結
綜上所述,都是一些培養想象力的具體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的不同,選擇合適他們的方法,達到培養學生想象力的目的。其實每一條路都可以到達終點,大家在實踐探索的過程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方法就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不光對語文學習有效果,還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其他的學科知識,總之想象力的培養是語文學習的關鍵手段,教師在小學階段,一定要把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作為首要任務。
參考文獻
[1] 孫紹振.雄辯藝術的不朽經典——讀《過秦論(上)》[J].語文建設,2013(10).
[2] 趙煥亭《. 背影》:朱自清內心矛盾和焦慮的審美置換[J].平頂山學院學報,2005(8).
[3] 張君.激發興趣,讓學生快樂地學[J].語文學刊,2010(2).
[4]朱春洪. 讓生活語文走進課堂,讓語文教育走進生活[J]. 考試周刊,2010,(12).
(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實驗小學?山西?忻州?03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