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展 劉文丹 劉鵬
摘要:初中階段,正是學生身心迅速發展的黃金時期,體育教學的展開,不僅能夠對學生體能進行訓練,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還能夠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學習、樂觀向上的心態,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其教學活動一般在戶外展開,推動學生參與進行相應的體育運動、游戲中,促進學生在相應的體育運動、游戲過程中得到發展,培養學生個性化,以此來實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就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對學生個性化培養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個性化
引言:
隨著《新課改》提出“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方針,素質教育的主要教育方式已經發生了改變,當今社會更加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人才。在人才評價標準中,人才身體素質是重要標準。因此,在初中實際教育過程中,應該重視體育教學開展,不斷進行教學創新,滲透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學生個性化,為學生未來發展成為高素質人才奠定基礎。
一、個性化培養的內涵
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的教學工作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內心的細膩情感,給學生更多自主交流、實踐的空間。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只有當教師合理的引導學生進行體育素質教育,才能讓學生有效地認知到自身的獨特性,讓學生的興趣愛好得到長足的發展。體育教育是一門完全依賴于實踐的課程,在學生的個性化認知過程中,教師應該合理的讓學生感受到不同的體驗,學生只有通過對比才能真正的得出正確的答案。這樣的教育方式,才是對學生個性化培養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
二、初中體育與健康課中學生個性化培養策略
(一)改革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自主參與體育教學
教師作為教育教學一線工作者,其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在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體育教學的價值被輕視,體育教學效果得不到充分發揮。初中體育課自新課改以來越來越受到重視,這就要求教師要創新體育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體育課的環境對學生的課堂積極性,特別是對體育學科的課堂積極性,有很大的影響。體育教學通常采用課外實踐教學,有效地培養學生學習體育課的積極性,是提高體育活動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初中體育教師要積極發揮發散思維的作用,營造輕松、活躍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體育教學要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因此,初中體育教師積極轉變教學模式,進行體育教學活動創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對于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進體育教學活動中具有重要意義。
(二)改變教學理念,體現學生主體原則
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樹葉是完全相同的,沒有哪兩個學生是一樣的,每個學生都應該被當成獨立的個體。體育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根據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心理特點,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工作的安排。相比于其他科目的教育,體育教育具有一個長久的持續性,如果對所有學生都采用一個標準和方法,勢必會造成學生對于體育教育的厭煩和逃避心理。教師應當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在考慮到學生參加體育教育的目的和自身的身體素質之后,對積極的同學進行贊揚,繼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消極的同學進行鼓勵,改變其消極的心態。這一方面我們可以吸取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來完善自身的弱點。在日本,個性化培養已經完成了整個中學階段的覆蓋。自學生進入中學開始,便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喜歡的體育社團。我國的體育教師在教學工作時,也可以仿照這樣的模式因材施教,讓學生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通過分組和自由選擇的模式組合成小組。比如,將喜歡籃球運動的同學組成兩個籃球小組,不僅可以進行對抗訓練,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精準的指導和教學工作。
(三)提高教師素養,有效開展體育活動
教學改革最終是落實在課堂,課堂改革的核心環節就是教師教學水平提高。體育教師作為體育教學的組織者,我們體育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既不是單純的知識技能習得,也不是單純的興趣、動機和態度,而是在于生活中運用體育技巧的意識和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不僅要示范優美的動作,還要有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靈活的組織協調能力,豐富的多學科知識儲備。另外,信息技術環境下,“海量”的體育資源為體驗教學展開提供物質支持,體育教師信息素養的培養和提高顯得尤為重要。體育教師的信息素養包括:體育教師整合、分解、提煉、篩選、研究大數據系統的能力;體育教師信息評價能力;運用現代網絡技術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目前,關于強身健體、科學健身、合理飲食、中學體育教學、康復訓練等方面的信息都廣泛地發布在相關公眾號、 APP,為了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進行體育教學,體育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鑒別力,否則將適得其反,影響教育教學資源的豐富,并制約其專業發展。一個優秀的體育教師能夠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合理分組布置任務,利用感染性的語言表達能力恰如其分地對學生進行良好思想教育,促進學生個性化形成。
總結語:
新課改的推進,使初中體育受到更多的關注。體育教學展開,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促進了學生個性化發展。目前,初中體育與健康課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師有效進行教學改革、優化教學模式,實現初中體育與健康課教學價值最大化,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綜合品質,實現素質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顏浩通.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對學生個性化培養的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10(S1):3-4.
[2]朱清鳳.初中體育與健康對學生個性化培養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50):207.
[3]張春雨. 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對學生個性化培養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1 長沙縣泉塘中學?410000;2 寧鄉市老糧倉鎮回春小學?410000;3?吉首大學師范學院?4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