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高校招生教學規模的需求不斷擴大,高校生源參差不齊,特別是在高校數學的基本掌握上。為了能夠幫助每個高校學生盡可能地掌握高校數學,使高校的學生數學教學更加方便,高校數學需要充分考慮對學生進行學科分類和層次化的教學,這樣不僅除了可以有效提高高校教學質量,同時也可以幫助更多學生真正學好高校數學。本文主要重點探討了高校數學專業層次化教學模式的存在必要性和應用意義,并對如何實施高校分層學習教學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層次化教學;高校數學;教學質量
引言
數學課程是高校各類學校最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這些課程不僅能夠教會廣大學生豐富的基礎數學知識,還能有效培養廣大學生的獨立的數學思維能力,同時為高校后續數學課程的招生學習發展奠定了基礎。多年來,我國絕大多數高校主要選擇開設同一專業或同一班級的高校數學課程,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隊伍規模逐漸的擴大,許多高校都開始面臨著在校學生數學知識水平差距越來越大的尷尬局面。特別是在同一所高校的學生們,表現更為明顯,與其他同班同學之間,往往存在較大的成績差距。因此,繼續在同一個班上繼續開展同一數學專業,必然不同程度地直接影響和嚴重制約了,學生們的積極學習數學的主動積極性,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學質量就難以得到提高。因此,在實施高校數學層次化教學課程,是新時代形勢下教學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深化教學改革的一條必經之路。
一、分層次教學的重要性
(一)高校數學分層的必要
隨著學生學習的不斷深入,高校數學比初等數學復雜得多,高校數學本身是非常系統化和抽象化的,特別是在一些與專業相關的領域上更是枯燥難懂,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比較全面。許多學生都在為高校數學而奮斗,最后,他們選擇了放棄對高校數學的學習。在高校數學教學中,大量的理論知識作為緩沖,同時也要求學生對部分知識進行系統的總結和梳理,這樣長時間的學習需要掌握的數學信息太多了,從這個角度來看,高校數學的特點決定了教學水平發展的必要性。
(二)分層教學是培養人才的基本要求
在這個不斷發展的信息時代下,社會需要提高各學科的數學綜合素質能力,這必然呈現出一種多樣化、多層次化的發展趨勢。它不單是需要能夠迅速學習和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工程專業人才,而且它還需要能夠致力于未來理論基礎研究,和相關技術產品開發的專業技術人才。這兩種不同技術類型的科研人才對高校學生的數學綜合發展有著不同的基本要求,此外,由于專業和方向研究領域方向的不同,學生對基礎數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也往往存在很大的程度差異。學生未來學習文目標的就業定位,也將會受到其專業學生就業方向發展方向的驅動,這使得在校學生未來學習數學的就業目標以及定位進一步受到分化。此外,許多高校學生往往需要良好的數學知識基礎,才能順利繼續在校深造。學習者的目標不同,學習動機也不同,是以,為了大力培養不同專業類型、不同層次的各類專業人才,使不同學科專業、不同發展目標的各層次的畢業學生都能得到最佳職業發展,高校數學教育必須與時俱進,大膽創新,轉變目標,實行分層次學習進而為學生們授課。
二、分層次教學的應用實施
(一)分層備課
充分利用備課時間是保證課堂有序教學進行的重要保證,學生經過分層后進行整理并形成個人檔案。根據這個課程文件,教師完全可以在不同的知識層次上進行備課,在不逐步降低班級課程標準最低教學要求的總體前提下,根據課程教學大綱的總體要求和各級院校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水平,為根據學生“量身定做”不同知識層次的班級教學課程目標、教學內容,設計了一套相應的班級備課課程教學方法和備課教學管理工具。
(二)層次化的教學
課堂教學活動是引導學生主動接受,和學習消化新教學知識的主要途徑,課堂教學的正確效率直接或間關系,涉及到每個學生對新基礎知識的有效掌握。因此,如何有效實施分層教學,對實現分層教學有著至關的重要性。具體做法就是:對高水平的學生少說話,多練習。讓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業余時間獨立學習,培養他們獨立運用新知識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技能。對于中等水平的學生,要多多地做知識講解和練習,注重學生課本中對基礎知識傳授,了解學生課本中一些例問題和基本習題的綜合掌握。教師可以適當的降低對低水平學生的知識要求,在不降低教學課程標準基本知識的總體前提下,要求少講多練,了解教學基本概念,進行教學基礎訓練,這就必然要求教師掌握教學基本知識和技能。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內容層次性和教學循序漸進性,提問也一定要循序漸進,富有教學啟發性。通過觀察了解學生的肢體動作語言和學生面部表情,掌握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及時調整課堂進度,促使學生在提問時充分發揮潛能,使學生享受到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
(三)練習方式的層次化
課堂練習和課外練習是教師掌握學生接受和運用高校數學知識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教師應科學合理地設置習題,用習題監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糾正和加強問題。在設計課堂練習或作業時,教師應注意不同層次,防止“一刀切”。簡單的綜合題或變型應用題是根據中職生的水平而定的。對于綜合性或探索性的研究問題,高水平的學生應該多思考,嘗試各種解決方案,探索最佳解決方案。
結語
高校數學新的教學模式,是充分認識高校學生的不同個體差異,面向學生整體因材施教,有利于有效提高高校學生的綜合學習興趣和培養課堂教學活動,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穩步發展和高校學生整體學習狀況的不斷變化,如何有效提高高校分層教學和在分層教學中的理論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分層教學的理論質量,指導學生分層教學的理論實踐,充分發揮每個高校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潛能,是每一個高校學生長期而艱巨的教研工作。
參考文獻
[1]高霞, 趙戰興. 高校數學教學中"微課"模式的運用探討[J]. 讀天下, 2016, 000(009):P.126-.
[2]紀佳. 探究高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模式的運用[J]. 魅力中國, 2017, 000(040):46.
作者簡介:吳國榮 (1976.8),男 漢族 重慶萬州人 重慶三峽學院 理學博士,副教授,從事應用數學和計算數學研究。
(重慶三峽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重慶?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