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海
摘要:水質監測工作涉及水質采樣、樣品保存運輸、實驗室分析及數據統計分析等諸多環節,而每一環節都直接或間接影響水質監測數據的質量。作為處于監測過程最前端,如何確保水質采樣質量尤為關鍵。近年來,我省大力推進標準化站建設,在多年發展中,各級監測部門特別是基層環境監測站實驗室軟硬件取得了較大改善,已具備較全面的檢測能力和一定的質量管控水平。但由于水質采樣會受到人員素質、儀器性能、操作規范性以及環境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水質采樣過程中必須加強質量管理以保證水樣的代表性、真實性和可靠性,避免在水質監測前端出現偏差,導致監測數據的失真。
關鍵詞:環境監測;水質采樣;質量管理
1 水質采樣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1 監測點位設置不合理
為保證水質采樣質量,應嚴格依據相關監測技術規范要求,合理設置監測點位,這樣才能更好地代表地表水、污水的真實情況。然而在實際水質監測工作中,常常會因為不利的采樣環境條件,無法設置理想的監測點位,也存在一些采樣人員出于操作便利性考慮隨意布設監測點,違反了采樣技術規范中所規定相關布點要求;或者未經縝密的現場調研,單純依賴過往采樣經驗來進行水質監測點位的設置,造成水質采樣點位缺乏代表性和真實性。
1.2 水質采樣存在不規范
近年來,水質監測技術規范和標準日益完善,環保部先后出臺了多部水質監測規范,水質采樣過程中每一環節都有了相應的規范要求,但在實際采樣過程中由于主客觀的原因,水質采樣仍存在不規范的現象。比如在現場調查方面,如對企業開展監督性水質監測,但并未核實企業實際工況負荷,所獲水樣并不能真實反映該企業實際情況;采樣器選取方面,還存在一些監測人員在水質采樣過程中貪圖方便,使用盛水塑料桶直接采樣,不僅無法采集深層樣,也無法規范采集表層樣品,一定程度上影響水樣的真實性。再比如取樣時根據水體濁度大小,一般需要將采集水樣沉淀半小時,而一些采樣人員省時間直接分樣,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總磷、氨氮等項目的分析結果。還有一些項目未做到單獨采樣、未采集平行樣等等。現場采樣過程中操作的不規范直接或間接影響了水質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1.3 樣品保存運輸
除了采樣環節直接影響水樣質量外,樣品運輸保存環節同樣不可忽視。一些采樣人員分裝完樣品存在不及時添加固定劑,需要冷藏樣品未做到冷藏保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采集樣品的性狀,導致到達實驗室后水樣的性質或狀體發生了變化,影響了水質分析結果的準確性,甚至出現水質數據異常,不僅無法真實反映水體的實際情況,而且導致重復監測,增加負擔。
1.4 采樣器材管理不到位
水環境監測離不開各種采樣設備的輔助,從水質采樣器,到現場監測儀器,再到冷藏箱這些采樣設備直接或間接影響著水樣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近年來,隨著標準化站的建設,基層監測部門的硬件水平有了明顯改善,但是由于投入及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交叉污染的問題。一些地方實驗室采樣器和采樣瓶存放區域,未做好污染源和環境質量區分,往往導致水樣的交叉污染問題。再比如現場監測設備缺失和老化問題。現場監測儀器往往比較精密,使用前后都需要進行相應的維護保養,以pH計為例,在日常工作中不注意保養,易出現電極老化,導致監測數據失真。
2影響水質采樣質量的主要因素
2.1 人的因素
質量是環境監測的生命線,人的因素是水質采樣質量的核心因素。監測人員的質量意識和能力水平直接決定環境監測包括水質采樣的質量。當前基層環境監測部門監測人員有一定的流動性,出現混崗、外流現象,人手較少,環境監測工作任務量日益增加且要求也越來越嚴,出現疲于應付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導致無法保證現場采樣的質量。與此同時,近年來新標準、新方法不斷更新,對監測人員的業務知識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物的因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水質采樣現場需要使用諸多采樣儀器設備。既有各種采樣器、采樣瓶,也有測量水溫、水深、流速、濁度等諸多參數的現場監測儀器。儀器設備的性能狀態關系著水質采樣數據的真實準確性。
越是精密的儀器,越是離不開監測人員的維護保養。相比于實驗室分析儀器一般有專門分析人員負責,現場監測儀器往往使用人員較多且使用頻繁,維護保養不到位,往往出現儀器設備老化、損壞,導致數據失真或影響監測工作正常開展。當前的規范標準中對于采樣器材、現場監測儀器均有具體的規定要求,需要我們不僅保證相關采樣設備齊全,更要注重管理,做好維護保養,保障采樣設備的性能狀態。
3水質采樣質量管理對策
3.1建設高素質監測人才隊伍。以環保機構改革的契機,完善激勵機制,調動廣大監測人員特別是基層監測人員的積極性;適時引進專業性人員,做好傳幫帶,營造重視質量的良好氛圍。
進一步強化業務培訓,創新培訓方式,采取單位內部和外部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單位內定期開展不同主題的業務培訓,從理論知識到儀器操作,邀請站內監測人員講解,可以是質控組成員,也可以是現場監測人員。單位外培訓根據個人申請或者工作需要安排,不定期組織外出培訓,或者通過網絡組織站內集體學習,進而不斷提升監測人員的質量意識和專業水平。
3.2 做好采樣器材的保障工作。
一方面需持續投入。購置所需采樣器材,保證應有盡有,從而避免因采樣器材缺失、損毀或老化導致采樣不能正常開展。
另一方面強化采樣器材管理。采樣器材明確專人負責管理,對于采樣器材包括現場監測儀器,做好現場儀器出入庫登記;及時安排參加儀器設備外部檢定;同時質管部門應不定期開展設備期間核查,做好監督工作,掌握儀器設備使用狀況,及時糾偏。對于使用頻率高的現場儀器也要明確專人負責,定期校準、維護保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面對嚴峻的水污染形勢,水環境監測工作責任重大,但實際采樣過程中由于主客觀的因素導致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從人才隊伍建設、采樣器材保障以及完善質控制度等方面入手,多措并舉,確保水質監測的可靠性、真實性。
參考文獻
[1]劉延鋒.關于環境監測水質采樣質量管理的探微[J].綠色環保建材,2020(08):48-49.
[2]林君.環境監測水質采樣質量管理的幾點探討[J].節能與環保,2020(04):28-29.
[3]譚淑娟,張巍.環境監測水質采樣質量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9(11):60-61.
(阜寧縣環境監測站?江蘇?鹽城?2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