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勝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92]
三官堂大橋主橋采用鋼桁連續梁橋,跨徑布置160+465+160=785m。主桁采用變高桁架,桁式采用N形桁,中跨跨中桁高14.5m,邊墩墩頂桁高15.0m,中支點桁高42.0m。桁架基本間距15.0m,在中支點附近為18.75m。主桁立面圖見圖1。

圖1 主桁立面圖(單位:m)
主桁中支點節點連接V撐處6根桿件,包括兩側斜腹桿、豎桿、中間斜腹桿和橫梁。節點下設支座,上部結構作用通過此節點傳遞給支座。
兩側斜腹桿為主要傳力桿件,由于航空限高,兩側斜腹桿軸線與水平面夾角較小,分別為12.2°(邊跨側)和19.1°(中跨側),受力最大。豎桿和中間斜腹桿受力較小。6根桿件均為箱型截面,各桿件截面尺寸見表1。
節點板與兩側斜腹桿、中間斜腹桿和豎桿頂底板對接,外側對齊,兩塊節點板間距2200mm。節點板與每個桿件頂底板焊縫設置在圓弧起點外側150mm處。根據此原則確定節點板平面規格,節點板厚60mm。除節點板,另在兩側斜腹桿與節點底板圍成區域增設一道中腹板,中腹板厚60mm。

表1 各桿件截面尺寸 單位:mm
節點內設置腹板與兩側斜腹桿、中間斜腹桿、豎桿腹板和橫梁對接。兩側斜腹桿受力最大,其上側對接腹板(F1、F5)通過隔板(HG7)連接,考慮預留支撐加勁焊接空間,下側對接腹板(F1a、F5a)通過加勁(J7)連接;豎桿對接腹板(F3)向下延伸至底板,同時作為橫梁對接板和支撐加勁;兩側斜腹桿受力較小,其對接板(F2、F2a、F4、F4a)伸入節點板后截斷(見圖2)。同時,節點內設置與桿件加勁對應加勁。F1、F1a厚45mm,F5、F5a厚50mm,F2、F2a、F4、F4a厚24mm,F3厚45mm。
橫橋向設置5道隔板(HG1~HG5),由于兩側斜腹桿與水平面夾角較小,最外側隔板間距(HG1、HG5)不宜過小,否則J7~J7a與底板距離較小,支撐加勁無法焊接。次外側隔板(HG2、HG4)為臨時支座支撐加勁,中隔板(HG3)為永久支撐加勁。橫隔板厚度均為45mm。
本橋節點板、中腹板與橫橋向隔板(HG1~HG5)、豎向腹板對接板(F3)之間焊縫采用熔透焊。上述板件與底板之間焊縫亦采用熔透焊,其余焊縫為半熔透焊縫。支座墊板與底板之間采用兩種焊縫形式:橫橋向固定支座處采用坡口角焊縫,橫橋向可動支座處采用角焊縫。為防止焊接時支座墊板脫空,支座墊板中心區域設計多個直徑0.1m圓孔,焊接周圍焊縫前,首先利用圓孔與節點底板圈焊固定。

圖2 中墩墩頂節點構造圖(單位:mm)
節點板倒圓弧處設封頭板,以確保節點內部密封。節點內構造復雜,考慮后期二次涂裝困難,節點內澆筑混凝土。節點位于V撐最低處,節點內設置排水孔,防止積水。
全橋總體計算采用桿系模型,局部節點分析采用板殼模型,是鋼桁梁橋計算常用方法。本橋總體計算采用MIDAS桿系模型,節點局部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軟件。
有限元模型除建立整個節點板件,還建立3倍桿件高度長度范圍桿件,以盡量減小桿件邊界失真對節點應力的影響。鋼板采用SHELL63單元,中支點節點ANSYS有限元模型見圖3。

圖3 中支點節點ANSYS模型
支反力施加有兩種方式:一是在支座墊板范圍內施加均布面荷載,約束模型其他位置;二是建立真實支座,約束施加在支座位置。計算發現,對于本節點,方式一由于沒有考慮支座剛度,節點板應力分布更均勻,計算結果偏不安全,因此采用方式二施加支反力。支座采用SOLID45單元,支座頂板與節點底板之間建立接觸單元[1],設置接觸單元只受壓不受拉,約束支座底板底面所有節點3個自由度,支座見圖4。

圖4 支座示意圖
各桿端作用荷載由總體MIDAS模型提取,MIDAS模型提值節點與ANSYS模型加載節點位置一致,本節點分析每個節點均提取6個分力,荷載轉換并施加到ANSYS模型步驟為:(1)調整ANSYS施加節點坐標系與MIDAS提值單元相同。(2)若提值節點為MIDASI節點,將My正號、其他5個分力反號施加到ANSYS模型中;若提值節點為MIDASJ節點,將My反號、其他5個分力正號施加到ANSYS模型中。
荷載組合采用主力組合:恒載+汽車活載+人群荷載+汽車沖擊力[2]。活荷載考慮支反力最大、V撐跨中撐桿軸力最大和V撐邊跨撐桿軸力最大3種工況。經對比,3種工況支座反力最大值與最小值相差0.7%,可僅選取其中一種工況做有限元分析。選取V撐中跨軸力最大工況,各桿端荷載值見表2。

表2 桿端荷載

圖5 桿件編號及坐標系示意圖
模型采用如下方法自校:同時不考慮MIDAS和ANSYS模型中本節點自重,對比MIDAS和ANSYS模型支座反力,兩者完全一致。考慮本節點自重后,由于MIDAS模型沒有精確建立節點板,結果稍有差異。
本橋節點板受力最不利,控制設計,其最不利位置出現在支座順橋向邊緣。由于航空限高,兩側斜腹桿軸線與水平面夾角較小,桿件軸線交叉點與底板距離短,兩側斜腹板會按最短路徑傳力至支座兩側。計算發現,通過增設中腹板和增加節點板板厚能有效降低節點板應力水平;通過將兩側斜桿腹板用橫隔板連接、增設底板順橋向加勁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節點板應力水平。在3.1節荷載工況下,節點板、中腹板MISES應力分布分別見圖6、圖7。另外,若無航空限高,向下加高節點板也能有效減小節點板應力水平。

圖6 節點板MISES應力圖(單位:MPa)

圖7 中腹板MISES應力圖(單位:MPa)
本橋支座順橋向邊緣受力大,中間小,受力特點與節點板相應。支座球面滑板采用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其允許壓應力僅45MPa,其壓應力圖見圖8。本橋最大壓應力發生在球面滑板邊緣,為35.9MPa,小于允許值。

圖8 支座球面滑板壓應力(單位:MPa)
本文介紹了三官堂大橋中支點節點構造設計和有限元計算方法,摘取了主要計算結果,通過計算結果說明此節點的設計安全、可靠。對于設計、分析該類節點,做如下總結:
(1)節點內板件宜與桿件對應,主要受力板件不宜截斷。
(2)對于本節點,通過增設中腹板和增加節點板板厚能有效降低節點板應力水平;通過將兩側斜腹板用橫隔板連接、增設底板順橋向加勁,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節點板應力水平。另外,若無航空限高,向下加高節點板也能有效減小節點板應力水平。
(3)支座墊板尺寸較大時,應采用一定措施,避免焊接時支座墊板脫空。
(4)支座剛度對有限元分析結果影響較大,為反應節點真實受力情況,應真實模擬支座。同時,若支座受力不均勻,球面滑板可能控制設計,應引起重視。
(5)桿件長度宜取不小于3倍桿件高度范圍,以盡量減小桿件邊界失真對節點板應力的擾動。
(6)MIDAS與ANSYS荷載轉換較復雜,可采用本文提供方法轉換并自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