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
摘 ?要:隨著近些年來我國教育體系不斷改革的變化,我國對于幼兒園的教育已經越來越重視。對于一個人來說,一生中形成自己的思想意識,最關鍵的時期就是幼兒時期,而這一時期幾乎每一個人都是在幼兒園中度過的,所以不夸張地說,幼兒園可以稱作是人們受教育的起源的地方,對他們形成自己一生的思想品格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如此,幼兒園也是他們開始系統性接受教育培訓的最原始階段。
關鍵詞:幼兒園;小學化;參考經驗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8-0041-02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Primary Schooliz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 Jing ?(Kindergarten in Xigu District,Lanzhou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reform of our education system in recent years,our country ha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kindergarten education. For a person to form his own ideology in his life,the most critical period is childhood,and almost everyone in this period is spent in kindergarten,so 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ay that kindergarten The place where people are educated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m to form their lifelong thinking and character. Not only that,the kindergarten is also the most primitive stage when they begin to systematically receiv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Keywords】Kindergarten;Primary Schoolization;Reference experience
所謂學前教育的“小學化”傾向,本質上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符合這一階段孩童的身心特點,把他們當成了小學生來對待。一旦有了這種傾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難免會摻入一些對于他們來說比較有難度的課程,例如,一些小學課程和小學的教育方式,而這種教育方式對幼兒階段的學生來說是非常不合理的,會對尚處于懵懂階段的他們來說,造成極大的學業和心理負擔,并且會嚴重影響他們獨立的思考能力與創造力。
1.造成學前教育出現小學化傾向的原因
(1)目前入學競爭的情況比較激烈
雖然小學階段仍然屬于義務教育階段,但是在小學教學活動開始時,學生不可避免的在基礎知識水平上就會存在差距。這和家庭環境以及家庭對幼兒的教育準備工作是分不開的。部分家庭經濟情況比較優越的家庭甚至會在孩子嬰幼兒時期就請一些專業的嬰幼兒家庭教師對孩子進行教育。這種情況之下,家庭條件相對一般的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在小學階段能夠跟上教師的思路,不在渾渾噩噩中學習,也為了避免和同學間的差距過大,難免會希望幼兒園階段時教師能夠教授孩子部分可以接受的小學知識,這也是父母處于同輩壓力的結果。
此外,從思想重視角度來看,父母對幼兒教育的重視在不斷提高,幼兒園教育小學化也有父母重視教育這一因素的推動作用。在以前的幼兒園教育中,幼兒教育在部分家長的觀念中會等同于“照看孩子”,這對幼兒園的教育性質其實是一種誤解,但是也從側面角度說明了家長對幼兒教育的忽視。而我國進入改革開放的階段之后,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的戰略目標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人民素質也在隨之上漲,因此,每一個人對于教育也都開始重視起來。學前教育是一個孩子受教育的開始,許多家長都有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這一思想,因此他們會竭盡全力,讓孩子去就讀質量與資源都十分優質的幼兒園。但是在我國社會中,畢竟優質的教育資源是有限的,所以這種情況,無疑會加劇教育資源的競爭。在原有的情況下,這種競爭只在中小學和大學之間存在,然而目前,它已經延伸到了幼兒園階段。我們不難看出,一個人受教育的水平,與個人的工作薪水和家長的社會地位息息相關,對于絕大部分的家長來說,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人生中,所進入的每一個學校都是十分優秀的。但是我國人口基數大,且在日益增長,因此,固定的教育資源已經不能夠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需求,所以這種激烈的競爭,就會使人們都開始搶破頭一般去爭奪稀缺的教育資源,而這種競爭無疑也延續到了幼兒園階段的學前教育中。從近些年來的不完全統計之中我們發現,許多小學都開始對于一位學生在入學之前的幼兒園教育,進行考察與了解,并且將他們幼兒園學習情況作為依據,在入學后進行分等級的分班,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這種情況就是造成幼兒園資源競爭的重要原因之一。
(2)幼兒園教師缺乏一定的專業素養
教師在幼兒教育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作為幼兒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在培育幼兒時顯得尤為重要。好的教師會緊跟時代政策,以最合適幼兒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學,這樣一來,幼兒園教育階段的知識對孩子來講既不會成為負擔,更可以讓幼兒通過幼兒園教師的講授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目前,許多在幼兒園任教的老師都缺少了一定的專業素養,甚至有的老師作為教育工作者,卻不知道國家最新出臺的教育方案與相關法律條文,并且對教育部所傳達出來的精神思想也并沒有貫徹。不僅如此,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還缺乏自我反思與客觀思考,在工作中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會積極主動地去解決,顯得相對比較被動。此外,還有的教師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系統性的專業知識培訓,因此他們缺乏一定的教育手段與方法,不知道怎樣才能夠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如果沒有教學輔助工具,他們只能根據手中一成不變的教育課本進行上課,沒有樹立一個正確的教育觀念。
2.緩解我國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具體方法
(1)教師要對家長做正確的引導
目前,造成我國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家長對于幼兒教育階段的過分偏激的認知,所以,要想真正緩解這種傾向,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讓家長改變自己固有的錯誤認知,要讓家長充分意識到,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可能會對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產生嚴重的危害。所以作為學前教育的老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式讓家長改變固有觀念。第一,設定固定的家長探望日時間。讓家長親自參與到幼兒園的教學課堂中,親身體會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中所學習的情況,就能夠讓他們充分了解究竟哪一種教育方式,對自己的孩子來說是最合適,最容易掌握,也是最科學合理的。不僅如此,在這一過程中,家長還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階段中,是多么地快樂與愉悅,讓他們明白,只有在這種讓孩子快樂的氛圍中,幼兒才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學習的領域,從而達到更高效的學習。第二,要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觀念。作為幼兒園層面,要與家庭進行一定的聯系,使得自身與家庭成為一個相互關聯的紐帶,為幼兒提供更好的教育。要讓每一位家長都從內心認識到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不良影響。將家庭與幼兒園相互聯系起來,是實現教師與家長相互溝通的一個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這個方式不僅僅能夠幫助教師與家長迅速地取得聯系,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教師隨時隨地為家長提供一些有助于孩子教育與成長的相關建議和經驗,讓家長能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一個正面的作用,為孩子良好規劃這一生受教育的過程,因此,倘若老師和家長能夠保持一種長期良好的溝通關系,這對于幫助家長樹立起正確的教育觀念是有很大幫助的。
(2)提升幼兒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
與國外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相比,我國的幼兒教育事業起步較晚,因此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且發展的速度也并不快,這就導致幼兒園的教育資源比較稀缺,師資力量比較薄弱,一些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與水平都較為欠缺。針對這一情況,幼兒園要進行一些科學合理的舉措,來盡最大程度地培養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水準,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進行改進。第一,要全面提升幼兒教師隊伍的專業技術水平,盡最大可能地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要根據目前幼兒園內工作的教師真實水平,制定一些適合他們的培訓課程,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系統化的定期培訓,確保他們能夠及時掌握最新最前沿的專業知識與教育方式。不僅如此,在對他們進行培訓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掌握高效性,讓他們要充分重視起來幼兒的成長情況,盡最大可能保證自己學到的能夠充分應用到工作中,帶領學生茁壯健康地成長。第二,要充分激發起教師的工作與教學積極性,讓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夠人盡其才,發揮自己的能力,借助自己手中所掌握的現有教學資源,盡最大可能地拓展幼兒在學前教育中所學習的內容。第三,要使自己的教育方式多元化,在目前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教育理念也要跟上時代的潮流,墨守成規,一味堅守固有的傳統教學方式是并不理智的,作為教師,要勇于創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探索性,積極主動地去尋找更多的教育模式。
(3)幼兒園管理層面要明確好自己辦幼兒園的宗旨和思想
幼兒園園長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作為整個幼兒園的最高管理者,他們要以身作則,為所有的教師樹立一個正面的榜樣。幼兒階段有著自己特殊的成長規律,因此作為教育的先行者,要明確這一成長規律,并且樹立起正確的教育觀,充分明確自己的辦園宗旨。不僅如此,作為園長,還要積極主動地向家長和所有老師宣傳教育幼兒最正確的教育方式,讓每一位家長和老師都充分意識到孩子在成長中,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讓他們更好地進行自我發展。要保證整個幼兒園的教學方式和授課內容,都符合孩子們身心成長規律,輔助他們在成長的路上健康平穩地走下去。
(4)努力做到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無縫銜接
事物具有特殊性,對于教育事業來說更是如此,幼兒園的教育和小學的教育無論在方式內容上都有很大的差異,但與此同時,他們并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之間存在一定聯系的。因此,作為幼兒園教育工作者,要確保這兩種教育做到無縫銜接。眾所周知,學前教育是為小學教育打基礎的階段,如果能夠讓這兩點無縫連接,便可以幫助孩子們在進入小學學習后,能以更快和更好的速度和狀態,開始投入到正式的學習階段中。想要做好這一工作,就要確保每一位家長和教師都共同致力于這一教育事業中。在家里,家長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長習慣,而在幼兒園,老師要積極主動地改變自己固有的教學方式,輔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學目標所要求的內容,并且也要對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品格和思想習慣進行一個輔助作用。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的小學化傾向的問題,在我國存在已久。這種現象會對我國的教育事業和人口素質都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教育局的相關人員,要不斷地進行探索,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然而,這一過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許多人在解決教育問題的時候,往往會采用不正確的手段與過于偏激的方式,這就需要每一位人員和社會的每一階層都共同關注,共同努力致力于解決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以此才能讓我國的教育事業不斷向前健康良好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尹國強,易凌云.學前教育體制機制研究的現實圖譜和未來走向[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35(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