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正剛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加快,高中歷史學科也進行了系統性的改革,旨在引導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具備一定的歷史素養,學會用歷史觀去看待歷史問題,對歷史事件進行辨證分析,逐漸提高自己的綜合思維能力。導入策略作為一種新的課堂教學策略,可以激發學生的歷史興趣,引導學生有目的、有方法的學習復雜的歷史知識,并學會遷移利用,指導自己的行為,最終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導入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8-0067-02
The Application of Classroom Introduction Strategy in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SHANG ?ZhengGang ?(No.1 Middle School of Kangle County,Linxia,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the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discipline has also carried out a systematic reform,aiming to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the history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have a certain historical quality,learn to use the historical view to look at the historical issues,the historical events for dialectical analysis,gradually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thinking ability. As a new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y,leading-in strategy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history,guide them to learn complex historical knowledge with purpose and method,learn how to transfer and use,guide their behavior,and finally improve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Keywords】 High school history;Classroom teaching;Import policy.
課堂導入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旨在通過具體的手段激發學生的專注力和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投入不同的學習活動之中,促使學生和教師積極互動,師生之間相互交流,引導學生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探究問題,逐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現階段,課堂導入已經被廣泛應用到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之中,對學生深入學習歷史知識和教師課堂實際教學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還是很少利用課前導入環節實施教學,且實施課前導入時也方法不當,無法吸引學生興趣,且設計時也和教學內容的結合不高,不僅影響教師后期實際教學活動的開展,也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因此,高中歷史教師需要進行反思和改進,提升自我專業知識,巧妙、靈活的選擇課前導入方法,為學生創設有利的學習環境。
1.課堂導入的概述和類型
(1)課堂導入的概述
課堂導入是指一種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先通過其他途徑或者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后,用一種情境或者氛圍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到學習之中,旨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在學生高度集中的狀態下逐漸開展知識講授、問題解決等教學活動。課堂導入不同于傳統的大堂課教學形式,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個性思維、獨立意識,引導學生在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中積極思考、探究,逐漸深入到系統性的學習過程之中,從而激發學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
(2)課堂導入的類型
第一興趣型導入,興趣導入是指教師通過游戲性、問題式、互動性的趣味方法,對課堂教學知識進行導入,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讓學生對后期要學習的知識內容都產生一定的興趣,逐漸深入學習,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第二是內容型導入,內容導入是指通過多媒體、問題、情境的方式,將課堂教學知識融入其中,對知識內容進行細化,該導入形式可以為后期深度教學做鋪墊,也能激發學生深入探究的意識,讓學生保持完整的知識體系和架構。第三是方法型導入,方法導入是指教師采取一些特定的手段,且對該手段進行詳細的解說后,運用此手段像學生展示整個教學內容,既能培養學生學會運用一定的學習方法去學習新知識,也能提高學生對復雜知識的理解程度,促使教學重難點突出,學習主旨突出。
第四種方法是故事型導入,故事導入是教師將和知識相關的故事或者利用知識編一些故事,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最后根據舊知識歸納出新知識,此方法可以運用于新舊知識的連接,讓學生學習用聯系的觀點學習知識,最終引導學生形成一定的學習思維。第五種是懸念型導入法,懸念導入法是指教師運用一種具有啟發性問題的方式對學生提出疑問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問題,這種導入方法可以極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使學生保持高漲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之中。第六種是多媒體型導入法,多媒體型導入法是指教師通過視頻、圖片、音頻的方式,將高中歷史學科教材中的知識詳細、直觀、形象的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從多種感官角度深入學習歷史知識,理解歷史事件,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
2.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導入策略
(1)利用多媒體技術實施課堂導入
傳統的高中歷史學科教師普遍進行口頭闡述的形式進行課前導入,有部分教師也開始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前導入教學,但是大多數教師都是直接將自己的教案或者課程大綱復制到課件之中進行導入教學。這樣的導入方式雖然簡單直接,但是不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深入教學過程中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倦情緒,因此教師在利用多媒體導入時需要創新方法,改變這種現象。首先,教師可以在網上查找一些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等資源,將教學內容知識綜合融入其中,且將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重難點、學習任務用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詳細、直觀、具體的跟隨教學進度學習高中歷史知識。這樣學生可以從不同方面加深情緒體驗,豐富自己的情感,讓學生在更廣闊的視野中,內化歷史知識,逐漸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西方的新政政策時,這一模塊知識點較為復雜、知識點多,學生學習起來容易發生思路混亂不清的狀況,且記憶復雜,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其中的拿破侖新政視頻,讓學生從視頻中看到拿破侖一生的事跡,從而加深記憶,也能促使學生思路清晰的學習到歷史知識。這種視頻導入的方法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讓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清晰的架構和模型,為自己后期深入學習奠定思維基礎。
(2)利用問題實施課堂導入
高中歷史知識所必背的知識點較多,所需要詳細了解的知識點也較為復雜,這些都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易出現的困擾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師活動開展前可以采用設置懸念、提出疑問、猜謎語的形式實施課堂導入,在激發學生好奇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覺學習新歷史知識,在深入研究之中解答謎語。在教師提問后,可以要求學生根據教材知識進行問題探討,提高學生的獨立研究能力,例如在學習秦國的制度時,教師可以先提問學生,秦國發展強大的過程中哪個人發揮了重要的地位。當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也可以進一步設問,為什么這個人的卻沒有得到自己應有的回報,反而成了罪人,在學生疑問、好奇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自己預習課文,和同桌進行討論,并交換自己的答案。這種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反思、猜想,讓學生深入到探究之中,從而調動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學會尋找科學的學習方法去學習歷史知識,學會將復雜的現象簡單化。
(3)采用故事實施課堂導入
故事導入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可以營造課堂學習環境,保持學生的專注力,讓學生對新課程產生興趣,也可以讓學生看到歷史學科的趣味性,從而引導學生主動挖掘歷史知識的豐富內涵。教師在設計并利用故事時要結合教學內容、課程內容、學生年齡和身心特點,選擇科學、有效的故事進行課堂導入,旨在利用故事推動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當教師在教學技術革命一塊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一些技術革命中代表性人物的故事,也可以要求學生自己講解一些典型的技術成就的故事。當故事講完后,教師可以及時向學生提問,觀察學生的反應,明確學生對這方面知識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后逐漸過渡到具體的課堂內容之中,從而激發學生的聯想意識,讓學生學會用生動的語言表述出自己對歷史事件的見解。這樣的方式,既可以促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形象化,讓學生在種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歷史知識,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理清自己的思路,掌握其中歷史事件線索,逐漸建立自己的知識架構。
(4)采用復習實施課堂導入
高中不同年級階段的歷史教材知識編寫都具有一定的規律,且歷史知識也具有一定的聯系,處在完整的體系之中,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復習,利用復習幫助學生鞏固歷史知識,明確歷史事件中的各要素,掌握重難點和關鍵點。教師可以利用復習導入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溫故知新的過程中加深印象,加強記憶,逐漸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成績。當教師在講解解放戰爭相關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將鴉片戰爭和甲午中日戰爭進行串聯,引導學生對此部分的舊知識進行復習、回顧。在學生回憶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記憶舊知識的方法記憶新知識,既能加強自己對新知識的理解,也能溫習舊知識,逐漸促使自己知識的完整性,引導學生學會用聯系的觀點看待問題,學習歷史知識。
(5)根據學生和教學內容科學選擇導入方法
首先。課堂導入方法最重要還需要根據學生學習現狀和需求進行合理的選擇使用,另外,教師要明確該導入過程要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實際教學活動過程中可以利用多種學習資源自由選擇、科學利用學習方法,從而做到融合貫通。另外,教師選擇課堂導入方式時要向學生表明目的,引導學生通過導入環節深入到實踐研究之中,讓學生清楚的了解并學習到導入環節中包含的多種形式的學習方法。教師也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合理選擇導入方法,對于課程偏向內容型的選擇內容導入法,對于課程偏向故事型的選擇故事導入法,對課程知識學生興趣不高的可以選擇興趣導入法。其次,教師也可以將兩種形式的導入方法進行融合,促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根據學生的喜好和興趣度選擇既適合學生學習、有貼合教學內容的導入方法,并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提高學生的興趣度。最后,教師要合理的控制課堂導入環節的時間和課程內容知識飽和度,時間過長過短都不利于實現最優效果,也不利于后期實際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且教師要牢記課堂導入環節要有重點,根據重點合理設計、合理開展導入,要保持導入時間長短在于5分鐘之內,且包含的教案內容不超過10%。
3.結束語
課堂導入環節體現著教師的教學設計的思路,是對課程新知識的一種濃縮,通過課堂導入可以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和探索心,明確教師教學的重點、疑點、難點,也為學生如何學習也指明了方向。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科學選擇導入方法,旨在以導入促教學,通過導入促使教學活動順利進行,讓學生在不同的模式之中加深歷史事件的印象,激發自己歷史思維,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另外,教師也要合理控制導入時間,讓導入為實際教學活動的開展服務,促進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的形成,避免出現反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小燕. 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導入策略的應用[J].教育,2018(08):59-59.
[2]榮茹玉. 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導入策略的應用研究[J].科普童話,2020(07):P.124-124.
[3]李雪紅. 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導入策略的應用[J].考試周刊,2020(23):137-138.
[4]王春紅. 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導入策略的應用[J].讀天下(綜合),2019(05):P.13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