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文
“小初銜接工程”是密云區教委提出的“六大工程”之一。為了整合小學教育和初中教育資源,在區教委領導下,學校從細處入手,抓住關鍵,落實課堂教學,不僅讓每個學生都有實際獲得感,也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7年5月,學校在充分調研、干群研討的基礎上,初步制定了“古北口小學小初銜接方案”。
1.小初共同教研,促進銜接開展
為了讓學生在“漸變”中順利完成小初銜接,我們與古北口中學多次開展系列交流活動。
開展校本培訓:邀請中學副校長為小學、幼兒園所有任課教師做校本培訓,讓教師們意識到在小學階段抓好全科教學,落實學科素養應是常態。觀摩學科課堂:深入開展、扎實推進“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質疑思辨”的課堂文化,為學生中學階段的學習作好鋪墊。小學和中學教師互聽現場課,深入了解兩個學段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的不同,共商共議進行探索。提前學法指導:聘請中學主任在畢業典禮上為六年級學生進行銜接課程講座,使學生們了解中小學課堂文化的差異,清晰知曉應必備的知識基礎與學習方法。
2.校內分科實踐,深化銜接課程
為了繼續做深做實“方法鏈接,學生發展”的小初銜接課程,我們在校內分學科進行落實。
利用活動,提升教師素養。多個學科教師參與密云區學科教師綜合素養測試活動,為提升師資素養奠定良好基礎。夯實基礎,提高學生儲備。以“問題引領下小學生自主學習策略的研究”為課題,在3-6年級多個學科開展生問課堂的研究。學生們問題意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質疑思辨的學習文化初步形成。多措并施,轉變學生觀念。強化師生思政意識,要求全體教師認識到每個人都有上好思政課的責任。堅持對六年級學生進行青春期教育。心理教師為六年級畢業生上“異性交往有方法”“我與爸媽換角色”等系列心理課程,幫他們以健康的心態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