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
對于教師來說,在給學生展開相應課程教學活動的時候,容易陷入一個誤區(qū),那便是給學生教學只需要將課程知識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形成一定的課程知識學習思維便算是完成教學任務了。雖然說這樣的思想觀念也不能說完全是錯的,但實現(xiàn)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僅僅秉承著這樣的思想觀念給學生展開相應的教學活動是不足夠的,畢竟現(xiàn)在的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要讓學生掌握相應的課程知識,實現(xiàn)思維學習意識上的發(fā)展,又要結合當前環(huán)境形勢,給學生開展并落實相應的教育工作,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伴隨著這些年來社會的發(fā)展,對當前的學校課程教學提出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之所以需要在課堂教學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因為從當前的環(huán)境來看,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受到了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從而導致了其心理無法獲得健康的發(fā)展。所以,作為教師來說,我們不能只是一味的給學生進行知識的教學工作,還需要從育人的角度入手,通過給學生落實相應的教育引導和培養(yǎng)工作。通過結合課堂教學的方式,能夠給到學生更為全面的環(huán)境,從而讓學生感悟和體會教師的語言,以此來加強和促進學生全方位的拓展。所以,本文通過聯(lián)系部編版小學語文課本中的相關提出的目標內容,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展開分析和探究。
一.結合課文主題加強學生的心理建設
在小學語文課堂講授活動過程中,老師在給學生灌輸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常識的時候,可以結合課文主題,從而來實現(xiàn)學生心理建設工作的良好發(fā)展。對于學生來說,尤其是小學生因為年齡還比較小,如果教師直接對學生進行心理知識和理論的學習的話,不僅學生無法獲得知識的學習,而且也可以消減學生對所學科目常識的學習樂趣。所以,教師在給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透的時候,最好的方式便是結合課文的主題,來給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此來實現(xiàn)學生整體學習的提升與發(fā)展。對于小學語文教材來說,其中不乏一些教育人堅強、勇敢的文章。對于這些文章來說,教師要懂得及時抓住中心思想,從而將其與學生教育工作結合起來,一改以往單獨就課程講課文的局面。然而對于教師來說,想要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做好這一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如果教師一旦不能將兩者結合好,那么對學生的整體發(fā)展也會帶來不必要的影響。所以說教師在進行整合設計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從整體出發(fā),展開相應的設計工作。
以《落花生》教學為例,這一篇課文主要給學生介紹了作者小的時候,和家人一起吃落花生的故事。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其中作者對于童年生活的懷念,以及明白“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作者部位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針對這一篇教學的時候,教師就要抓住這一點,從而來給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給學生整合一個動畫教育小視頻,讓學生進行觀看。通過觀看,學生能夠明確什么是默默奉獻,從而推動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二.關注學生動態(tài),調整教學語言
小學語文教師在給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時候,需要及時關注學生動態(tài),從而調整教學語言。在以往的學校教育工作中,教師都會覺得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很多時候教師講的內容,學生都不會懂得是什么意思,所以在教學語言的設計上會更偏向于趣味性和童趣性。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現(xiàn)在信息技術的發(fā)達,學生獲得知識的條件和路徑越來越多。很多知識即便教師不給學生講,學生也有可能早就了解到了。因此作為現(xiàn)在的教師來說,教師在給學生推進教學活動工作的時候,要隨時關注學生的情況,從而及時的進行教學語言上的調整。更為重要的是教師通過給學生做好這一方面的工作,能夠及時幫助學生避免掉不好的情緒,從而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來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成長與發(fā)展。
以《桂花雨》教學為例,這篇課文主要是描寫了作者小時候和母親一起搖桂花樹的事。在這一篇課文學習中,主要是要讓學生感受到其中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思念之情。通過課文的學習,明確什么是寄情于事。針對這一篇課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想要給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具體來說,如果教師在給學生展開課程知識講解的時候,發(fā)現(xiàn)某一部分可能因為自己的外地的,或者是一位內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不常在家,從而產生了悲傷的感受。那么教師就要及時調整話題,通過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活中所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和困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堅強意識,以此來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成在于發(fā)展。
三.根據游戲教學,加強學生的心理建設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在給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時候,可以結合游戲教學,以此來促進學生心理建設的發(fā)展。對于小學階段的教學工作來說,游戲教學可以說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和方式之一。所謂的游戲教學實際上就是指教師在給學生推進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通過結合一些知識趣味小游戲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掌握課程知識的同時,實現(xiàn)學習興趣上的提升與發(fā)展。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這一年齡階段都是比較貪玩的,教師通過結合游戲教學的方式來落實對學生的教學工作,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知識學習的魅力所在。除此之外,學生在進行課堂教學學習的過程中,會對知識形成極大的學習興趣,并保持一種積極進取和高昂的精神。這樣一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建設工作,也能夠帶來極大的好處,從而是實現(xiàn)學生學習意識和能力上的提升與發(fā)展。
以《白鷺》教學為例,這一篇課文的教學工作,一方面是要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生字詞,另一方面,要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內涵知識,并根據課文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從而里阿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這一個句子的涵義。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能夠在學習活動中,對白鷺這種動物的形成一定的理解,逐步學生對于大自然的認識,并掌握借物抒情的寫作方式,實現(xiàn)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針對這一篇課文教學活動來說,其中心思想是要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蓬勃生機,培養(yǎng)學生對于大自然的熱愛。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就可以結合這一主題入手,來給學生展開相應的教學設計活動。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到校園實地環(huán)境中,采用白鷺模擬扮演的的游戲,來調動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學習活動,并且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正面情緒也能夠的得到樹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樂觀和積極向上的意識。
四.結語
綜合上述所分析的內容來看,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在給學生落實相應教學活動工作的時候,除了要給學生完成基本的知識授課,而且還需要注重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畢竟對于現(xiàn)在的學生來說,僅僅只是在知識層面上獲得了發(fā)展是不夠的,教師還需要從學生的心理整體出發(fā),通過結合一系列的教學方式來給學生展開具體的教學活動設計工作。這樣一來,才能夠在實際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達到教學目的的同時,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鳳玲.小學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2(18)
[2]羅賢勝.談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語文課內外,2017(34)
[3]王賽.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思考與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7):75-76
[4]張積新.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J].甘肅教育,2017(02):47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新添堡回族鄉(xiāng)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