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兮
內容摘要:網絡文學是科學技術與文學發展相結合的產物。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的發展,海灣國家的網絡文學發展迅速。本文梳理了海灣國家網絡文學的主要活動形式,分析了海灣國家網絡文學呈現的基本特點,即電子超文本的互文性、敘述語言的多樣化,以及它在國家、社會以及自我審查下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關鍵詞:海灣國家 網絡文學 阿拉伯文學
一.引言
21世紀以來,科學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并向世界范圍內擴散。無線網絡在各海灣國家呈現出驚人的擴張力,以互聯網為媒介的網絡文學也以嶄新的面貌登上了文學殿堂。如今,阿曼、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等海灣地區的阿拉伯國家都活躍著創作網絡文學的作家。海灣國家文學研究員拉姆齊強調,鼓勵當地的文學創作是建構現代國家身份以及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1]因此,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政府和私人基金會通過印刷作品以及發放獎金的形式支持作家創作。網絡文學文本也是傳統文化與新媒體之間的重要紐帶,越來越多的作家將傳統故事或經典詩歌與You Tube視頻或博客上的流行音樂結合起來。網絡文學進入了主流媒體,在各種全國性的報紙、博客、電視和廣播上被廣泛討論,促進了人們對文學作品的新認識,增加了文學的產量。可以說,網絡文學文本不僅是傳統文學生產的延續,也是該地區一大批網民之間交流互動的一種新形式。
二.海灣國家網絡文學活動的形式
海灣地區網絡文學活動最常見的形式是論壇和博客。論壇主題多樣,包括汽車、家庭、政治、宗教等多方面的內容。網絡論壇的文學一般分為兩部分:詩歌和故事,針對不同的文學風格會在每部分設置不同的子章節。第二種在線傳播文學作品的方式是博客。文學博客有大量外部鏈接,并且大多發表在像雅虎這樣的博客主機上。此外,也有一些非正式的博客會議,通常是由博客作者自己組織,不定期地在線下舉行。
除了各種博客和論壇外,阿拉伯文學作品還可通過電子出版社出版。Hayat Alyaqout是一位科威特的自由作家,她在海灣地區創辦了第一家在線出版社nashiri.net,這是一家非盈利的電子出版社。該網站提供不同類別文本的pdf格式下載,如詩歌、書信、小說和短篇故事。作為網站的成員,可以加入論壇對文本進行評論。但是比起在他們自己的博客或論壇上寫作,作者在nashiri.net上的寫作會受到更多的限制。通常,在網站上發表的文章必須是用標準阿拉伯語書寫,內容不應涉及淫穢色情或損害出版商聲譽。此外,文章應遵守科威特法律,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這些限制在其他文學活動形式中基本不存在,作者可以自由地書寫任何他們感興趣的內容。
三.海灣國家網絡文學的基本特點
1.電子超文本的互文性。數碼技術作為網絡文學的特殊物質載體,為超文本的互文性提供了內在的便利。數碼技術應用產生的電子超文本是一種開放的、活的文本,提供了一種多重信息意義。[2]海灣地區的電子超文本以圖像、視頻和音頻文件為主。其中,最常見的是將圖像整合到文本中。例如短篇小說《她是怎么被殺的?》,這個犯罪故事出現在50多個論壇上,并被許多讀者評論。這個以第三人稱敘述的故事講述了一位年輕的阿聯酋婦女被丈夫折磨并最終被殺害在一口井內。故事的一個重要元素是使用照片來描繪犯罪現場。這些照片在不同的轉載中各不相同,但許多版本的結尾都顯示了相同的圖片:描述井的特寫鏡頭,箭頭指向可能是受害者血液的污點。圖片的使用不僅可以補充文本描述中遺漏的細節,彌補短篇小說在對場景和人物描述上的粗略化,還能夠作為故事真實性的證明。此外,最早到最新版本的短篇小說在某些元素上也會有一些變化,重新發布這些故事的作者添加句子或更改其結構是很常見的事情。
總而言之,網絡文學寫作采用鍵盤后,文字載體變得幾乎沒有空間限制,作者的思維處于一種超時空、跨媒體的自由境地,寫作過程中可以隨意跳躍編排:文字可以隨意組合,句子可以隨意擴張,聲音、畫面都可以隨意添加,打破了傳統文學的直線敘述描寫。[3]此外,“互文性”理論還影響了閱讀的結果,網絡文學中的電子超文本使得作者和讀者的區分“轟然倒塌”,任何人都能暢所欲言,在他人的網頁上進行二次創作。[4]
2.多樣化的敘述語言。敘述語言的多樣化主要體現在電子文本中口語與外來語的綜合運用上,其背后是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碰撞與交融,展現了海灣國家獨特的社會經濟狀況。
(1)口語
口語在文學文本中已經存在了一個多世紀,并且在敘述對話時越來越多地被使用。口語化的敘述語言在論壇中尤為普遍。網絡語言不如印刷文學中使用的語言正式,需要遵守語法、拼寫和措辭的慣例。從一開始,正確拼寫就被認為是不重要的,創造一個特定的氛圍和傳達一個獨特的信息才是論壇故事的目標,才是作者抑或是轉載者所關心的問題。
此外,敘述語言的口語化一大具體表現是方言的使用。通常,一個故事角色對方言的使用標志著他的文化背景。例如,在故事“hissa and the Taxi Driver”中,主人公使用了海灣地區移民工人特有的語言。人們的刻板印象是,海灣地區的大多數出租車司機都來自印度。在這個故事里,語言便被用來定義人物的社會地位和民族背景。然而,用方言寫作也導致了文學的地域化。這是因為,與對標準語言的一般理解相比,并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方言。它強調了網絡文學的區域化,與互聯網正在鼓勵向全球受眾傳播文化產品的假設相矛盾。事實上,阿拉伯世界的每個博客圈都服務于一個有限的地區或主題,而且往往局限于一個或多或少“等同語言”的地區。
總之,很難概括博客和論壇中口語化的文學語言質量是低于還是高于出版物,因為文體選擇是個性化的,在印刷文學和網絡文學中,語言和風格都是單獨選擇的。對于什么是好文學,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高雅文學或通俗文學的分類經常是有爭議的,而且相當多樣化。在研究數字故事的文學質量時,弗里德蘭德認為,數字故事的全球現象“與其說是‘壞故事,不如說是適應時代的新故事”。[5]
(2)外來語
在文化上,海灣地區不僅受到近鄰的影響,還受到歐美、東南亞、中韓日等地區文化的影響。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來到這些國家工作,他們的存在影響著日常生活和文學中語言的使用。印地語的影響可以追溯到遠在發現石油以及伴隨著財富增長而來的海灣移民潮之前。印度和海灣地區的長期接觸影響了海灣阿拉伯語方言。除印地語和烏爾都語之外,波斯語、法語等語言也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語言產生了影響。作為全球對海灣社會影響的一種體現,論壇上的許多故事都帶有英語短語,例如“柜臺”和品牌名稱,這里的英語是用阿拉伯字母書寫的。來自亞洲的表情符號(例如(^.^)和歐洲/美國的表情符號(例如:-))同樣隨處可見。外來語的出現與使用又使網絡文學具有了全球化的色彩。
四.威權下的互聯網審查
互聯網審查是指透過立法規管和官方倡議等手段,來控制或禁止人們于互聯網之上所觀看、訪問、發表的內容。當權者亦可能會為了應對示威、騷亂、選舉,而實施互聯網審查。阿拉伯之春期間政府所實施的審查便是一例。海灣國家中,沙特政府的審查制度最為嚴苛,互聯網上所有數據都會通過一個中央過濾器自動檢索,如果上傳不當內容將面臨5年的牢獄之災。
此外,社會審查也是國家審查制度的一個有影響力和積極的支持者。例如,在沙特阿拉伯或阿曼,人們可以要求政府封鎖網站,這樣,社會中每個人都參與到互聯網審查中來。以拉賈·薩尼亞的暢銷小說《利雅得女孩》為例,各種評論家聲稱,這部小說歪曲了沙特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使他們在全世界名聲掃地,兩名沙特男子要求沙特阿拉伯新聞部撤銷這部小說的發行許可,并要求懲罰作者,薩尼亞也多次收到了恐嚇信和死亡威脅信。在這個特別的案件中,反對這部小說的并不是宗教警察或新聞部。相反,社會中的保守分子參與進來,維護他們的傳統道德標準與世俗宗教觀念。宗教領域對媒體實施審查或將成為一種普遍趨勢。
在國家和社會施加的雙重壓力之下,為迎合社會規范、恐嚇者的意愿以及相關法律法規,作者也開始進行自我審查。他們會仔細決定哪些內容應該以自己的真實姓名在網上和印刷版上發表,哪些應該保密或匿名發布。而針對IP地址的強大定位能力,匿名有時也無法保障發聲者的安全,越來越多的人變成沉默的大多數。威權主義下的社會以及自我審查限制了作家的創造性表達,對網絡文學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五.結語
網絡文學作為科技發展的產物,是阿拉伯文學新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國家的網絡文學不同,以海灣國家為代表的阿拉伯網絡文學具有突出的政治性與革命性。在阿拉伯社會政權不成熟、政局不穩定的大背景之下,網絡文學的出現與發展無疑對阿拉伯社會是巨大的沖擊,對改造現行的社會和文化結構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Gail Ramsay."Globalisation and Cross-Cultural Writing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and Oman."Literature and Literary History in Global Contexts:A Comparative Project.Vol3.
[2]唐永芳.淺談我國網絡文學的特征及其思考[J].大學時代(B版),2006(3).
[3]歐陽友權.互聯網上的文學風
景——我國網絡文學現狀調查與走勢分析[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6).
[4]宋瑋.網絡文學的非線性特征與思維[J].當代文壇,2005(1).
[5]Larry Friedlander,"Narrative stra
tegies in a digital age. Authorship and authority", in Knut Lundby (ed.), Digital Storytelling, Mediatized Stories. Self-representation in New Media, New York 2008, pp.177-196,p.181.
(作者單位:寧夏大學阿拉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