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增值性評價強調以學生的進步或增值為評價的客觀依據,相比于以結果性成績為唯一標準,其更能體現教育評價的公平性。班主任實施學生增值性評價有助于實現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升學生發展的信心和動力,培育學生核心素養。在實施學生增值性評價中,班主任應樹立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旨歸的評價理念;正視評價對象的復雜性,考慮評價內容的多元性;提高評價素養,保證評價科學性和有效性;在評價共同體中協同育人。如此,方能實現學生增值性評價的效益最大化,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班主任;增值性評價;全面發展;評價素養
中圖分類號:G45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995(2021)04-0017-03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指出要在教育評價改革中探索增值評價。在經濟領域,增值評價即以投入與產出的比較結果衡量經濟活動的效益。學校教育領域的增值性評價源于1966年發布的科爾曼報告。隨著統計技術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后,增值性評價成為英美主流的評價方式。增值性評價引入我國后在理論和實踐領域產生了一批研究成果。已有研究涉及增值性評價的來源、特點、優越性等基本理論探討[1],增值性評價系統的開發與運用[2],增值性評價在學生成績評價時運用的主要統計模型[3],增值性評價應用在學科教師、學生和學校三類主體的研究[4][5][6],增值性評價的具體應用案例[7]等。但是,這些研究較少關注增值性評價的具體實施原則及策略,同時就評價主體而言,多關注學科教師對學生學業成績的增值性評價,未能注意到班主任這一主體如何在班級管理中以增值性評價的方式對學生的綜合發展素養水平進行科學評價。本文擬就班主任實施增值性評價的理念、原則及策略展開論述。
一、增值性評價的內涵及意義
(一)增值性評價的內涵
學校教育中的增值性評價即以某一出發點為坐標,經過一段時間后考察變化了的結果,以增值量的大小評估教育效果的評價方式。增值性評價的理念是建立在學校可以增加“價值”到學生的學習成就這一假設之上的,而“增值”表示學校所加諸學生身上、使其學習成績超過一般期望成績的額外部分。[8]增值性評價作為發展性評價,區別于終結性評價只關注結果的理念,其強調過程和變化,并關注增值背后影響過程與變化的因素,以此為評價依據推進被評價對象的反思與改進。早期增值性評價理論認為其評價對象為學生學業成績,通過概要統計分析、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和多水平分析模型等統計模型的分析發現學生學業變化情況,并尋找學校、教師等影響因素與學生學業成績的關系。隨著增值性評價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增值性評價的內涵不斷豐富。就增值性評價的內容而言,有學者強調增值性評價不僅可以應用在學生成績評價上,也可以應用在評價學習習慣、學習品質與技能水平、體育、思想道德、健康等多方面素養上。增值性評價的實施強調獲取針對前后發展的數據變量和個體的信息,以動態的增值情況作為評價依據。就增值性評價的主體而言,不僅可以開展針對學生發展的評價,也可以對教師育人和學校效果進行評價。
(二)增值性評價的意義
增值性評價強調以學生的進步或增值為評價的客觀依據,相比于以結果性成績為唯一標準,其更能體現教育評價的公平性。增值性評價堅持評價對象的增值幅度應當是相同的,這有利于評價者關注落后者或先天優勢不足者的發展;尊重個體的差異,這有助于發揮個體的特長,提升他們發展的積極性,滿足每一個體的發展需要。[9]增值性評價通過起點與終點的動態對比評價,關注發展對象的成長和變化,這更貼合教育的本質,即人的發展,同時避免了對個別優等生過分關注,有助于公平對待評價對象。更為重要的是,增值性評價有助于診斷影響個體發展的過程性因素,通過追蹤研究更能體現以評價促發展的理念。此外,在教育管理層面,增值性評價結果將有助于及時改進教育政策和管理方式,優化分配資源投入,促進教育資源均衡化和教育發展公平。無疑,增值性評價是一種綠色的學校評價模式。[10]
二、班主任實施增值性評價的價值意蘊
《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規定班主任對學生的班級活動、綜合素質評價、思想道德教育、班級日常管理和人際溝通等均負有重要責任。與學科教師不同的是,對每一個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是班主任的權利和義務。[11]除對學生個體發展負責外,班主任還需要參與班集體建設、組織管理班級并培養學生的自治能力。單一的終結性評價難以真實反映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具體表現,因此有必要以增值性評價對學生在這幾個方面的發展狀態進行判斷。同時,在班集體建設和管理過程中,增值性評價關注個體個性化的發展過程,要求班主任以個體個性化發展理念進行班級建設和管理,有利于學生在集體中的個性化發展。因此,班主任應積極實施增值性評價,提升自身實施增值性評價的素養,從而能夠科學、客觀和合理地判斷學生在核心素養方面的增值情況。[12]班主任開展增值性評價有助于實現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升學生發展的信心和動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同時,增值性評價注重個體發展差異性、關注過程、強調發展的理念也有助于促進教育公平,實現每一個學生的高質量發展。此外,班主任實施增值性評價也是對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呼應,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三、班主任實施增值性評價的實踐策略
(一)明確評價的根本目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
隨著教育評價實踐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的發展在教育評價中越來越受到重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要立足于立德樹人的主線,以人為本,以評價育人。增值性評價不是僅以一次性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發展的標準,而是強調學生的發展和變化。增值性評價的目的不僅僅局限于對學生的發展做事實判斷,而是要通過評價發現學生“增值”的情況,以“增值”作為肯定學生的依據,進而提升學生發展信心,激發學生發展潛能,以更好地促進其發展。這就要求班主任善于挖掘評價報告的內涵,以數據分析和追蹤研究等方式解讀增值性評價報告,反思學生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以評價促進學生發展和改進。班主任對學生的評價要更多地強調綜合素質,注重學業成績、思想道德素質、身心健康和社會交往等多維素養的全面發展。總之,班主任在實施增值性評價時應牢固確立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的評價理念。
(二)正視評價對象的復雜性,考慮評價內容的多元性
學生個體是復雜性、差異性的現實存在,學生的發展過程具有不均衡性,學生發展結果具有多樣性。增值性評價尊重學生個體的個性化和多樣化發展需要。由此,班主任要把學生現有基礎、發展水平等因素納入學生增值性評價標準的設計和實施中,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評價方案。在指向班級群體時,班主任不能簡單以某一方面的終結性評價結果作為橫向比較標準,而應關注學生個體的增值表現。值得注意的是,原有基礎較弱學生的增值空間較大,而優秀學生的增值幅度較小,班主任應考慮二者的區別,做出合理的評價設計和實施??傊?,班主任在實施增值性評價時應從學生個體的獨特性出發,尊重評價對象的個體性和多樣性。
在評價內容方面,增值性評價擯棄以往單一以學生學業發展成就作為唯一評價內容的“成績說”觀點,而是采用注重評價學生學業、情感、道德和社交能力等多維度素質的多元評價觀。因此,學生發展的各項要素和目標均應在教育評價中體現。單一統計分析學生學業發展成就的評價難免會加重學生的學業負擔,導致學生的片面發展,同時也會助長應試教育的不良風氣,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和教育現代化水平的提升。班主任在實施增值性評價時,在評價內容設計上應從學生核心素養出發,以多元均衡的設計思路評價學生發展成就,以多維度增值幅度的評價,促進學生多元能力的提升。
(三)提高評價素養,保證評價科學性和有效性
班主任實施增值性評價不僅要考慮學生學業發展情況,還要對身心健康、思想道德素質、社交技能和綜合實踐等難以用數據量化呈現的方面進行評價。因此,班主任在實施增值性評價時,應在綜合比較各類數據統計模型后擇優選擇,必要時還應優化或者組合各類模型,以科學有效評價學生的發展。增值性評價數據統計模型的運用需要較為專業的統計技術素養。班主任應通過各種途徑學習相關的統計技術,掌握運用數據統計模型和開發增值性評價系統的能力。同時,數據統計難以全面深入地展示學生發展的真實面貌。因此,班主任實施增值性評價時還應采取談話法、觀察法和成長檔案袋等質性評價方式收集評價信息,從而生動形象地深描學生的發展過程。另外,將增值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診斷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等進行合理結合,也會有助于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而這需要班主任考慮其與評價對象及評價內容的適切性,保證評價效果的科學和有效。由此可見,班主任應具備較為全面的評價素養,掌握實施多種評價方式的能力,科學設計適合學生發展需求的評價方案,以保證評價標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班主任評價素養是班主任專業素養的核心之一,是班主任科學、合理和公正地對學生發展做出價值和事實評判的能力。班主任評價素養包括思想理論素養、方法素養、語言素養、信息素養和治理素養五大要素。[13]增值性評價作為班主任評價學生發展的重要方式,更應該被班主任熟練地掌握和使用,成為班主任評價素養的構成要素之一。同時,班主任也應掌握其他評價方式,依據學生發展需求綜合運用,提升評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四)在評價共同體中協同育人
學生發展評價涉及班主任、學科教師、學生、家長和專業評價機構等相關群體。班主任實施增值性評價時不應自己包辦、單獨進行,而應聯合學科教師、學生群體、家長和專業評價機構,共同組成評價共同體,對學生發展實施增值性評價。在評價共同體中,班主任是學生增值性評價的組織者和主導者,通過了解學生發展需求,依據教育目標、學校資源和文化、教師能力等要素,以立德樹人為指引,與學生本人、家長和學科教師一起調研學生發展需求,邀請第三方專業評價機構共同設計學生增值性評價系統,并協調評價的運行及進行后期的反饋與反思。學生在評價共同體中是不容忽視的角色,學生的聲音需要被傾聽。增值性評價強調以評價育人,因此,學生的發展需求、學生前置的發展條件及學生后期增值的空間等都需要納入增值性評價方案中。家長與學科教師在評價共同體中共同負責幫助學生了解學生自身個性、條件和發展需要,以幫助評價共同體成員更好地認識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家長及學科教師應該努力提供學生發展的相關信息,幫助班主任關注影響學生發展的因素及學生發展的優勢所在,以保障增值性評價的順利進行。在增值性評價后期,家長與學科教師應根據學生發展增值性評價報告,共同反思學生發展過程中的優勢及問題,以評價結果的反思促進學生的改進和更好的發展。專業評價機構在共同體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增值性評價作為專業性較強的評價方式之一,其運用需要較為深厚的統計技術知識。因此,專業評價機構應協助班主任、家長和教師等人員,根據學生發展需要設計科學合理的評價模型或系統,確保評價系統的信效度,并在增值性數據的處理中發揮專業技術優勢,保障評價結果的精確性和有效性。
(唐西勝,杭州市下城區教師教育學院,杭州 310005)
參考文獻:
[1] 馬曉強.探索增值評價,我們在顧慮什么?[J].中小學管理,2020(10):5-7.
[2] 王允慶.談增值性評價系統的開發和應用[J].課程·教材·教法,2013(1):113-116.
[3] 辛濤,張文靜,李雪燕.增值性評價的回顧與前瞻[J].中國教育學刊,2009(4):40-43.
[4] 趙德成.探索增值性評價:教師績效考核改革的突破口[J].中小學管理,2020(10):16-20.
[5] 陳顯莉,陶勛冬.語文學科學生增值性評價工具的研制與運用[J].教育科學論壇,2019(29):55-56.
[6] 辛濤,姜宇,劉文玲.中高考數據鏈接:對學校進行增值性評價——以某市40所高中2132名學生中高考數據的實證分析為例[J].中小學管理,2012(6):4-7.
[7] 楊建芹.增值評價在教育實踐中的應用研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9(3):60-63.
[8] [英]薩麗·托馬斯,彭文蓉.運用“增值”評量指標評估學校表現[J].教育研究,2005(9):20-27.
[9] 劉志春,呂宏偉.增值性學生評價探析[J].現代教育論叢,2010(4):35-38.
[10] 邊玉芳,林志紅.增值評價:一種綠色升學率理念下的學校評價模式[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11-18.
[11] 陳桂生.班主任制[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4-6.
[12] 蘇啟敏.評價素養:班主任核心素養的必要視域[J].教育科學研究,2017(3):35-40.
[13] 唐西勝.班主任評價素養研究與發展[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20:17-20.
責任編輯:謝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