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超
摘 要:“四個正確認識”視域下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要以厘清“四個正確認識”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關系為基礎,充分認識“四個正確認識”的價值導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規律、新時代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等現實依據,遵循問題導向原則,從組織、內容、方式、媒介四個方面完成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路徑的頂層設計。
關鍵詞:“四個正確認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6.030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以下簡稱“四個正確認識”),為大學生全面發展指明了方向,也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深刻理解“四個正確認識”的科學內涵,將其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遵循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對于扭轉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和過程“兩張皮”、教育方式單一、教育資源利用不充分等局面,提高思想政治實效性有著重要意義。
1 “四個正確認識”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關系的厘清
習近平“四個正確認識”的論述,是站在中國夢的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地回答了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及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四個正確認識”是一個層層遞進的有機整體,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是“四個正確認識”的重要內容,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是“四個正確認識”的價值遵循,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是“四個正確認識”重要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是“四個正確認識”的最終落腳點。“四個正確認識”邏輯嚴謹,對新時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進行了描述,集中體現在對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內在要求上,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內容和著力點。在當前的新時代,大學生培養目標的變化要求我們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不斷創新,要抓牢“四個正確認識”,根據社會發展和變化適時調整,為培養符合新時代全面發展的大學生提供重要保障。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四個正確認識”養成的重要途徑。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性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因此,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從當前大學生的實際出發,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不僅包括思想水平和政治覺悟,還要包括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2 “四個正確認識”下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現實依據
2.1 “四個正確認識”的價值導向
一是“四個正確認識”要求當代大學生要形成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要求大學生形成完備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體系,樹立共產主義信仰,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高度自信,學習好自身專業理論知識,掌握好學科領域專業技能,時刻準備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四個正確認識”要求廣大大學生要充分了解中國的歷史,要不斷學習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的發展史和近現代中國的創業史,了解中國近五千年的文明史,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同時,還要不斷學習和了解世界其他國家的歷史發展進程和文化習俗,樹立世界格局和眼光。
二是“四個正確認識”要求當代大學生形成強烈濃厚的愛國精神。學習了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要培養當代大學生對中華民族的自信情感,號召青年大學生要理性愛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主權完整,為偉大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三是“四個正確認識”要求當代大學生養成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要求廣大大學生認真學習當今生活的來之不易,了解祖國歷代建設者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青年大學生要學會吃苦的精神,提高自己的道德操守,培養堅韌的優秀品質。
2.2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規律
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遵循,黨的理論政策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四個正確認識”是當前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實踐中提出的科學論斷,是對大學生成長成才提出的重要目標。因此,高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須要以“四個正確認識”作為重要指南。隨著時代變遷,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實施路徑也要不斷發展變化,無論是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教師,還是一線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輔導員都要遵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斷發展的規律,在理想信念及價值引領上都要著眼于“四個正確認識”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意義。
2.3 新時代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
隨著時代的變化,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行為也隨之變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而當代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只有更深入的了解新時代大學生,才能準確的采取相應的措施。新時代的大學生都是“95后”甚至“00后”,大學生要實現“四個正確認識”就必須要從新時代大學生的特點出發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更加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方面,當代大學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養成期,且個體差異較大;對當代社會出現的新事物、新理念比較容易接受,且關注學習事物、新理念的主動性較強;當代大學生個性獨立、自信心強,且競爭意識強。另一方面,當代大學生也具有學習自覺性低、抗挫折能力差、消費習慣差、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差等特點。如何讓當代大學生繼續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從而形成“四個正確認識”,需要各高校充分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 “四個正確認識”指導下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提升路徑設計
探尋“四個正確認識”下大學生思政精準教育思路,要遵循問題導向的原則,從組織、內容、方式、媒介完成提升策略的頂層設計,探尋“四個正確認識”視域下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實現路徑。
3.1 組織設計—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體,搭建政校企家綜合思政教育平臺
從“共同體”的角度出發,一方面要正確處理“四個正確認識”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和客體的關系,建立健全師生共同體組織,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尤其是教師要根據學生是否樹立“四個正確認識”以及“四個正確認識”實現的情況改變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使學生由原來的被動接受者變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參與者。另一方面搭建由政府、學校、企業、家庭組成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在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中使得大學生思政各要素之間和諧運轉,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快速發展。
3.2 內容設計—形成完善理論體系,拓展實踐培育視角
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一是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多渠道激勵廣大大學生主動學習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使其樹立共產主義的政治信仰;二是優秀文化教育,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國革命文化等;三是家國情懷教育,突出中國夢教育、發揚中國精神、凸顯中國力量,著重培養大學生的世界視角和使命擔當,培養有責任、有能力、有擔當的社會主義新一代大學生。
3.3 方式設計—創新思政教育形式,發掘思政教育陣地
一是向課程思政要接受性。深刻把握課程思政的理念和內涵,圍繞立德樹人理念,大力推進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現高校每堂課都是一堂高質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實現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二是向實踐育人要現實性。除了第一課堂以外,推動高校第二課堂、第三課堂聯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以及校外實踐活動來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促進大學生全面成長成才全方位育人。三是向陣地拓展要發展性。高校要不斷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陣地,挖掘網絡思政、紅色教育基地、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地區精神、城市精神、時代精神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在大學生群體中有針對性的開展“四個正確認識”教育。
3.4 媒介設計—豐富思政教育媒介,提升師生媒介素養
一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媒介要不斷豐富,網絡新媒體要不斷融入、紅色教育資源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模范典型要持續發掘、具有特色校園文化要適時營造、時事熱點新聞要恰當引導,大學生職業發展規劃要科學指導等。二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要不斷創新,重塑新時代高校教師與大學生的師生關系,注重“以生為本”的理念,時刻關注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動態,尤其要根據時代發展變革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和理念。三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大學生的媒介素養,通過培訓和教育引導的方式提升其判別不良信息的能力,從而避免不良信息對大學生思想造成的損害。
參考文獻
[1]沈自友.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四個正確認識”的實踐路徑[J].北京教育(德育),2019,(10):27-29.
[2]方正泉,白冰.四個正確認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內容和著力點[J].思想教育研究,2017,(04):9-12.
[3]王謙.“四個正確認識”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的思考[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