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福安
【摘要】 目的:探討呼吸道感染患兒血清中肺炎衣原體IgM抗體檢驗及流行病學特征。方法: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7月因呼吸道感染來本院接受治療的1 481例患兒為研究對象。采用化學發光法檢測所有患兒血清肺炎衣原體IgM抗體,分析并比較不同性別、發病季節以及不同年齡段患兒肺炎衣原體IgM抗體陽性檢出情況。結果:1 481例患兒,MP-IgM檢測陽性率為7.3%(108/1 481),女性患兒陽性率高于男性患兒(P<0.05);夏、秋、冬三季MP-IgM檢測陽性率均高于春季(P<0.05),而夏、秋、冬三季MP-IgM檢測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歲及以上患兒MP-IgM陽性檢出率高于<1歲患兒(P<0.05),且隨著患兒年齡增加其MP-IgM陽性檢出率呈遞增趨勢。結論:該地區呼吸道感染患兒中,其血清中肺炎衣原體IgM檢測陽性率與患兒年齡、發病季節以及性別等均具有相關性。臨床醫師可依據該地區呼吸道感染病原體的流行趨勢,并結合患兒的具體臨床表現選取合理、有效的輔助檢查方案,以便對患兒病情進行準確評估,并能夠對臨床用藥情況進行合理指導,促進患兒病情恢復。
【關鍵詞】 呼吸道感染 肺炎衣原體 IgM抗體檢驗 流行病學特征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tection Value of Chlamydia Pneumoniae IgM Antibody Test in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CHENG Fua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12): 0-096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etection 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lamydia pneumoniae IgM antibody in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 From October 2019 to July 2020, 1 481 children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due to respiratory infection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serum Chlamydia pneumoniae IgM antibodies in all children, and the positive detection of Chlamydia pneumoniae IgM antibodies in different genders, onset seasons and different age groups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 Among 1 481 children, the positive rate of MP-IgM was 7.3% (108/1 481),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female childre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s children (P<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MP-IgM in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pring (P<0.05),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MP-IgM amo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P>0.05).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MP-IgM in children ≥1 year ol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hildren <1 year old (P<0.05), and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MP-IgM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hildrens age. Conclusion: In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this area,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Chlamydia pneumoniae IgM in the serum is related to the age, season of onset, and gender of the children. Clinicians can select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auxiliary examination programs based on the prevalence of pathogens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the region,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children, so as to accurately assess the conditions of the children and provide reasonable guidance on the clinical use of drugs to promote the childrens condition recovered.
[Key words]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Chlamydia pneumoniae IgM antibody test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irst-authors address: Yunf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Yunfu 5273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12.022
臨床中,呼吸道感染是兒童中較為常見且普遍的疾病類型,非典型病原體在誘發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中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1]。非典型病原體主要包含肺炎衣原體、肺炎支原體(MP)、軍團菌以及呼吸道病毒等,上述非典型病原體既不能借助革蘭染色發現,也不能借助常規的細菌培養基培養,因此,不利于及時發現并進行有效確診,導致出現延誤治療及抗生素濫用等情況[2-3]。呼吸道病原體IgM抗體檢測具有操作簡單、靈敏度較高以及檢測成本較低等特點,是對呼吸道感染患兒進行臨床檢測的重要方法。兒童呼吸道病原體感染的情況較為復雜,并會受各地區氣候差異、季節以及患兒年齡差異等的影響[4]。因此,本研究通過對呼吸道感染患兒進行血清IgM檢測,從而對其流行病學特征進行有效分析,以便為兒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預防、診斷及治療提供科學性的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7月因呼吸道感染來本院接受治療的1 481例患兒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入選患兒年齡均≤14歲;(2)符合呼吸道感染的判定標準[6];(3)均具備較為完整的臨床資料。排除標準:(1)肝、腎等重要功能器官嚴重障礙;(2)合并惡性腫瘤疾病;(3)存在心力衰竭及先天性心臟病;(4)合并自身免疫性及嚴重感染性疾病;(5)部分臨床資料缺失;(6)中途退出。所有患兒中,男819例,女662例;年齡5個月~14歲,平均(4.5±2.0)歲,其中<1歲310例,1~3歲807例,4~6歲106例,7~14歲258例;發病季節:春季367例,夏季311例,秋季361例,冬季442例。該研究已經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患兒家長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抽取所有患兒2 mL的空腹靜脈血,在室溫下放置30 min后,以3 000 r/min進行10 min的離心操作后取其血清,采用亞輝龍分析儀(型號:FLASH3000),并利用化學發光法檢測所有患兒血清中的MP-IgM抗體,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判定,其判定標準:若檢測值≥1.1則為陽性,若<1.1則為陰性。檢測期間采用的試劑盒經由深圳市亞輝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陰、陽性質控:(1)陰性對照,對試劑盒中的陰性對照進行檢測,若其檢測值低于1.1則為正常;(2)陽性對照:對試劑盒中的陽性對照進行檢測,若其檢測值在1.1及以上則為正常。
1.3 觀察指標 分析并比較不同性別、發病不同季節以及不同年齡段患兒的肺炎衣原體IgM抗體陽性檢出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性別患兒MP-IgM檢測結果對比 女性患兒MP-IgM檢測陽性率高于男性患兒(字2=4.539,P<0.05),見表1。
2.2 不同季節MP-IgM檢測結果對比 夏、秋、冬三季MP-IgM檢測陽性率均高于春季(P<0.05),而夏、秋、冬三季MP-IgM檢測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同年齡段患兒MP-IgM檢測結果對比 1歲及以上患兒的MP-IgM檢測陽性率高于<1歲患兒(字2=4.371,P<0.05),且隨著患兒年齡增加其MP-IgM陽性檢出率呈遞增趨勢,見表3。
3 討論
肺炎衣原體屬于嗜衣原體,是衣原體屬種的新類型,且只有一個血清類型,與革蘭陰性細菌較為相似,是轉性細胞內寄生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5]。肺炎衣原體的生活周期較為復雜,主要是依據感染另一細胞進行繁殖,當MP侵入人體以后,能導致單核巨噬細胞反應情況出現[6]。經分析,誘發MP持續性感染的原因可能為,在感染期間,MP在宿主細胞內誘導炎性反應,致使細胞內線粒體出現損傷以及功能性障礙情況,并能夠降低其感染部位的氧濃度,在缺氧情況下會對機體內的炎性反應情況產生影響,致使機體細胞的抗菌功能減低,進而加劇MP持續性感染情況出現[7]。肺炎衣原體感染是兒童呼吸道感染中較為常見的致病病原體,并能夠引發喉炎、哮喘、支氣管炎、腺樣體肥大以及慢性咳嗽等情況出現[8]。因此,本研究通過對呼吸道感染患兒血清中的肺炎衣原體IgM進行檢測,從而對其流行病學特征進行準確了解。
經研究顯示,肺炎衣原體感染的主要特點如下:患兒感染衣原體后其病情較重,且發病時間較長;伴隨著病情進展能夠誘發多臟器損傷;機體在感染肺炎衣原體后所采用的敏感藥物相對較少,且治療時間較長[9-10]。肺炎衣原體感染后,機體血清內的MP-IgM抗體則會較早出現,大部分患兒在發病5~7 d后均可檢出[11]。因此,臨床中大多將血清MP-IgM抗體陽性檢測結果作為對肺炎衣原體感染情況判定的主要依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在1 481例患兒中,MP-IgM檢測陽性率為7.3%(108/
1 481),女性患兒陽性率高于男性患兒(P<0.05)。說明,在呼吸道感染患兒中女性患兒肺炎衣原體感染的發生率相對較高。分析其原因可能為男童與女童的活動空間以及活動方式的差異而導致,女童主要偏向室內活動,而男童在活動期間則主要以室外為主。此外,大多數男童自身的疾病抵抗力與女童比較,相對較強。
由肺炎衣原體引發的呼吸道感染情況在全年內均可發生,并主要是經由呼吸道飛沫傳播。本研究結果顯示:夏、秋、冬三季MP-IgM檢測陽性率均高于春季(P<0.05),而夏、秋、冬三季MP-IgM檢測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由肺炎衣原體導致的呼吸道感染情況在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但春季發病率相對較低,而秋冬季發病率較高。分析該情況出現的原因可能為各地區氣候不同而導致,在病毒感染流行過程中氣候因素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該地區秋冬季節氣候適宜,其溫度更加適合肺炎衣原體繁殖,從而導致該季節發病率相對較高[12]。在我國北方地區秋冬季節相對寒冷,且氣候干燥,大多數公共場所或者家庭并未進行有效通風,加之患兒年齡較小,自我防護意識相對較差,從而使得肺炎衣原體傳播機會增加,進而導致呼吸道感染情況出現[13]。部分學者經過對3個月~14歲以內的呼吸道感染兒童進行研究顯示,1歲以內甚至剛出生的嬰兒也會出現肺炎衣原體感染情況,在吉林地區兒童MP感染的發病率隨著其年齡增加而逐漸呈遞增趨勢,這與部分學者研究的患兒年齡增加其抗體陽性率呈顯著遞增趨勢相一致[14]。本研究發現:1歲及以上患兒MP-IgM檢測陽性率高于<1歲患兒(P<0.05),且隨著患兒年齡增加其MP-IgM檢測陽性率呈遞增趨勢。由此可見,該地區內呼吸道感染患兒發病率也隨年齡增加而遞增,與前面學者研究相似。由于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致使不同地區兒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學特征存在差異,但在近年來,因空氣污染導致的兒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情況增加則是多個地區均存在的相似之處[15]。據相關研究表明,經由汽車尾氣排放的微顆粒會促使機體呼吸道的過敏型免疫反應情況顯著增加,并同時降低Th1的保護性免疫功能,進而增加機體感染病原體的風險[16]。與此同時,當機體抵抗力相對降低時,機體的病毒防御能力隨之下降,在周圍的空氣環境相對較差,處于陰雨潮濕季節時,則更加容易誘發呼吸道感染情況出現[17]。本研究出現年齡差異的原因可能為:患兒在出生6個月后與外界的接觸顯著增加,而體內源自母體的免疫球蛋白卻相對減少,從而致使各類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率逐漸增加。處于學齡前的兒童到公共場所的時間較多,使其與MP等病原微生物接觸的機會也相應增加,因此,隨著患兒年齡增加其呼吸道感染率也相對升高[18-19]。目前,肺炎衣原體是導致呼吸道感染情況出現的主要病原體,針對患兒性別、年齡及發病季節的不同其流行病特征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實驗室應針對流行的病原體進行定期分析,以便為兒童的預防保健工作提供準確的科學依據。目前,在進行病原學檢測中主要以細菌培養為主,使得其檢測的陽性率極易受標本采集、運送以及接種是否及時等因素的影響;分子生物學技術雖然具有極高的特異度及敏感度,但其檢測通量已無法滿足日益增加的標本數量,因此,尋找一種快速、簡便的檢測方法一直受到臨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視[20-22]。部分學者通過采用多重PCR以及Luminex x MAP多重分析技術對呼吸道感染病原菌進行篩查檢測,并通過對呼吸道感染患兒及西寧咽拭子標本檢測等能夠對其病原體及其亞型進行快速、有效鑒定,對于在流行病原學方面的分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23-24]。
綜上所述,該地區呼吸道感染患兒中,其血清中肺炎衣原體IgM檢測陽性率與患兒年齡、發病季節以及性別等均具有相關性。臨床醫師可依據該地區呼吸道感染病原體的流行趨勢,并結合患兒的具體臨床表現選取合理、有效的輔助檢查方案,以便對患兒病情進行準確評估,并能夠對臨床用藥情況進行合理指導,促進患兒病情恢復。
參考文獻
[1]李屾,劉明晶,王育龍.2672例呼吸道感染患兒血清8種非典型病原體IgM抗體檢測結果分析[J].山東醫藥,2018,58(42):49-51.
[2]范娟,王加強,李蘭.3717名呼吸道感染患兒肺炎支原體抗體檢測結果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9,46(6):1105-1108.
[3]許東風,趙登峰,楊東明.肺炎支原體及流感病毒致患者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8,13(11):1261-1264.
[4]許瑾.肺炎支原體抗體滴度測定在呼吸道感染患兒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8,34(16):2001-2003.
[5]孔德川,吳寰宇,鄭雅旭,等.上海市2015-2017年成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學和病原學特征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9,40(8):904-910.
[6]王明霞.兒科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診斷與治療[J].現代養生B,2013(9):81.
[7]馬慧,沈永明,司萍,等.急性呼吸道感染兒童9種呼吸道病原體IgM抗體檢測分析及其與空氣污染的相關性探討[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8,16(4):576-582.
[8]李虎年,劉杰,趙旭,等.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醫院感染的病原菌特點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2):273-275,283.
[9]曹文珮,馬晶,李娟生,等.甘肅省兒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流行病學特征[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20,24(2):10-15.
[10] Kobayashi S D,Porter A R,Freedman B,et al.Antibody-Mediated Killing of Carbapenem-Resistant ST258 Klebsiella pneumoniae by Human Neutrophils[J].Mbio,2018,9(2):1615-1622.
[11]郭巍巍,嚴小桐,馮志山,等.呼吸道合胞病毒致兒童呼吸系統感染流行病學研究及免疫功能初步分析[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20,40(2):140-145.
[12]蘇艷,徐守偉,張炳昌,等.呼吸道感染患兒血清唾液酸水平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山東醫藥,2018,58(44):70-72.
[13]王麗,周光,王磊利,等.2013-2016年14383例呼吸道感染患者9種病原體IgM抗體檢測結果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17):2579-2582.
[14]張琪,鄧芳,畢良學,等.血清25-羥維生素D水平與兒童免疫功能和反復呼吸道感染的關聯性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20,23(9):1112-1116.
[15]孫霆芳,趙環宇.83例小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學檢測及其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8,15(12):40-43.
[16] Xu W,Guo L,Dong X,et al.Detection of Viruses and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Northern China,2015-2016[J].Japa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18,71(2):134-139.
[17]姚瑤,李愛華,宋文琪.2016-2018年北京地區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體流行特征分析[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19,39(2):88-93.
[18] Sorensen R U,Edgar J D M.Overview of antibody-mediated immunity to S.pneumoniae:pneumococcal infections,pneumococcal immunity assessment,and recommendations for IG product evaluation[J].Transfusion,2018,58(S3):3106-3113.
[19]任吟瑩,顧文婧,張新星,等.蘇州地區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回顧性分析[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9,34(4):254-259.
[20] Petrarca L,Nenna R,Frassanito A,et al.Human bocavirus in children hospitalized for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Rome[J].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2020,16(3):293-298.
[21]李英.血清降鈣素原與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兒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21):46-48.
[22]蔡勇,陳德暉,劉文寬,等.廣州地區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兒童病毒病原譜[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21):19-22.
[23]鄭龍榮.九項呼吸道感染病原體IgM抗體早期檢測的臨床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11): 52-53.
[24]黃翠蘭,郭光輝,彭卉,等.龍崗區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非發酵菌的病原菌分布、耐藥性和金屬酶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8,15(18):141-144.
(收稿日期:2020-12-29) (本文編輯:程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