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寧
(河南大學歐亞國際學院 河南·開封 475000)
陜西省是中國文化的中心。省會西安作為歷史文化古都更是吸引著海內外很多游客探尋它的奧秘。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和內在知識的充足,人們已經把旅游作為開闊眼界的重要途徑。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加入到旅行者的陣營,旅游業也成為了一個區域甚至一國經濟的重要來源,因而吸引了許多學者的深入思考和進一步研究。多數學者以中國為范疇,來分析影響全國旅游總收入的因素,也有部分學者細化到省市進行分析。對于陜西省,學者們主要進行定性分析,分析制約陜西省旅游業發展的因素。很少有借助經濟學模型對于陜西省旅游收入的影響因素進行探討。基于此,本文側重于計量經濟學定量分析并結合一定的定性分析,借助EViews軟件,選取四個影響因素,對建立的計量經濟學模型進行實證分析,客觀地為陜西省旅游發展提出對策建議。
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增長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旅游市場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收入的主力軍之一。隨著世界的多元化發展,旅游產業也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對于陜西省,也有多種因素直接影響其旅游收入,考慮樣本數據的可收集性和對模型的分析,選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國內旅游人數、國際旅游人數、旅行社個數四個變量為影響旅游總收入的主要因素。
陜西省旅游總收入Y(單位:億元):旅游總收入可以直觀并綜合地反映某個地區的旅游經濟發展情況。陜西省旅游總收入就是國內游客和國際游客在陜西省內用于交通、住宿、餐飲、娛樂等所有消費取得的收入總和。
(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單位:元):城鎮居民的收入是全國經濟的主要貢獻力。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旅游總收入呈正相關。
(2)國內旅游人數X2(單位:萬人):一個地區接待的游客量是這個地區旅游收入最直觀的反應。到一個地區旅游的國內旅游人數和這個地區的旅游總收入呈正相關。
(3)國際旅游人數X3(單位:萬人):國際旅客數量的增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地區的旅游收入變化。國際旅客數量與旅游總收入呈正相關。
(4)旅行社數X4(單位:個):旅行社能夠連接旅客與旅行目的地,推動著一個地區的旅游業發展。因此,把旅行社的數量也作為影響旅游總收入的一個重要因素來考慮,一般情況下,旅行社數與旅行總收入呈正相關。
陜西省的旅游總收入還可能收到其他一些隨機因素的影響,比如當地的氣候條件、民族文化發展、自然災害、人們的主觀意愿等。由于這些數據很難準確測量,所以將影響陜西省旅游總收入的其他因素歸并到隨機變量中,用u表示。

Y-陜西省旅游總收入,X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2-國內旅游人數(萬人),X3-國際旅游人數(萬人),X4-旅行社數(個),u-隨機誤差項。
β0為常數項,β1、β2、β3和β4分別為各個解釋變量的未知參數。
利用EViews軟件對上述模型進行最小二乘估計,結果如下圖1所示:

圖1
根據上表,求得模型如下:

由初次求得的模型得,當其他變量保持不變時,國內旅游人數每增加一萬人或旅行社每增加一個,陜西省的旅游總收入就會增加0.148676億元或1.705504億元,X2和X4系數的正負和預期的一致,為正,通過了經濟學意義檢驗。但X1和X3系數符號為負,說明與被解釋變量呈負相關,即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和國際旅游人數增加反而會使旅游總收入下降,與預期相反。這說明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需要進一步檢驗。
3.2.1 擬合優度檢驗
由模型 2.2,R2=0.997203,=0996343,接近于 1,說明估計的回歸方程對樣本觀測值擬合較好。
3.2.2 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F檢驗)
(1)提出原假設 H0:β1=β2=β3=β4=0。
(2)預先給定顯著性水平 =0.05,從F分位表中查得F(4,13)=3.18。
(3)由圖1知,F-statistic=1158.747788556763>F(4,13)=3.18。否定原假設,認為總體回歸方程存在顯著的線性關系,即認為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國內旅游人數、國際旅游人數、旅行社數與陜西省旅游總收入之間的線性關系是顯著的。
3.2.3 解釋變量的顯著性檢驗(t檢驗)
(1)提出原假設 H0:β1=β2=β3=β4=0。
(2)預先給定顯著性水平 =0.05,從t分位表中查得t/2(13)=2.16。
(3)由模型2.2:t1=-4.346398|t1|>t/2(13)=2.16拒絕原假設,說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對旅游總收入存在顯著影響。t2=13.79668>t/2(13)=2.16拒絕原假設,說明國內旅游人數對旅游總收入存在顯著影響。t3=-0.819389|t3|<t/2(13)=2.16不拒絕原假設,說明國際旅游人數對旅游總收入不存在顯著影響。t4=2.214478>t/2(13)=2.16拒絕原假設,說明國內旅游人數對旅游總收入存在顯著影響。
3.3.1 異方差檢驗
對模型進行White檢驗,結果如圖2,

圖2
3.3.2 自相關檢驗
(1)用DW統計量檢驗誤差項是否存在自相關。
由圖1,DW=1.208005。查DW表得,dL=0.82,dU=1.82,DW的值落在兩者之間,此區間為不可確定區間。
(2)用LM統計量檢驗誤差項是否存在自相關。
利用EViews軟件進行LM檢驗,得到結果如圖3:

圖3
3.3.3 多重共線性檢驗與模型的修正
(1)利用EViews軟件得到相關系數矩陣,如圖4所示:

圖4
由圖4推斷,本模型存在著嚴重的多重共線性。
(2)利用 EViews軟件對 Y 和X1、X2、X3、X4分別進行回歸分析,結果如圖5所示,X2的可決系數最大,即X2-國內旅游人數是最重要的解釋變量。

圖5
(3)保留 X2,分別加入 X1、X3、X4,進行回歸分析,得到結果如圖6:

圖6
通過分析第二次引入X1、X3、X4之后可決系數的變化,并進行經濟意義檢驗,發現仍然與預期不符。變量的增減起不到消除多重共線性的作用。
由于嚴重的多重共線性的存在,需要對模型進行修正。
對初始線性模型取對數,用EViews求得模型如下:

初次修正后,經濟意義上X2和X4符合預期,但X1和X3依然不符合預期與實際意義,多重共線性依然存在,因此需要進一步修正。采用逐步回歸的方法。
(1)利用 EViews軟件對 lnY 和 lnX1、lnX2、lnX3、lnX4分別進行回歸分析,lnX2的可決系數最大,即X2-國內旅游人數是最重要的解釋變量。
(2)在確定X2的基礎上,分別加入X1、X3、X4,進行回歸分析,得到結果如圖7:

圖7
由上圖數據可知,加入X4,R2和均有所增加,參數估計值的符號也符合預期,沒有影響X1系數的顯著性,保留X4。
(3)在確定 X2、X4的基礎上,分別引入 X1、X3發現不滿足經濟意義,故略去。
由修正步驟得關于lnY和lnX2、lnX4的回歸方程:

修正后的模型經濟意義檢驗、擬合優度檢驗、f檢驗與lnX2的t檢驗均通過,但lnX4的t檢驗不能拒絕原假設,說明旅行社的數量起不到顯著影響旅游總收入的效果。
再利用EViews進行異方差的White檢驗,結果如圖8。

圖8
由模型可得,國內旅游人數是陜西省旅游收入最顯著的影響因素。由最小二乘法得到線性關系式,國內旅游人數和旅行社數與陜西省旅游總收入呈正相關,因此這兩個解釋變量極大程度上決定陜西省的旅游總收入。
根據檢驗過程,國內旅游人數、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旅行社數都會對陜西省的旅游總收入存在顯著影響。雖然在實際經驗里,若國際旅客數量增多,會使旅游總收入增加,但通過分析發現,來陜西旅行的國際旅客對本地旅游總收入貢獻并不大,沒有通過t檢驗,這意味著國際旅客數對陜西旅游收入的影響較小,說明陜西旅游市場還沒有足夠強大的國際競爭力,不能很好地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
5.2.1 重視國際旅游市場的開發
陜西省旅游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國內游客,國際游客還不能為陜西旅游業帶來推動力,因此,開發國際旅游市場非常重要。陜西是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誕生地之一,更應該大力借助這一優勢,吸引更多的外國旅人。這一舉措不僅促進陜西經濟的繁榮,也推動著全國經濟高速發展,更加快世界文化的交流與傳播,有助于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
5.2.2 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
經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動力之源,經濟發展離不開人類的貢獻。只有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人們才有更多可支配的空間,也有更多的機會和選擇去參觀外面的世界,獲得精神上的進一步富足。旅游收入構成了經濟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擁有足夠迅速的經濟發展速度,人們可支配收入更多,也一定能帶動旅游業的發展。
5.2.3 旅行社應大力開發人文旅游線路
當前國內國際旅行社已在陜西省初具規模,大多數消費者外出旅游還是通過旅行社這一渠道出行,他們喜歡一些探險性強、文化氛圍濃厚、民間風味重的景點。旅行社要打破傳統,多開發旅行者感興趣的人文旅游景點,多出行采集民俗和文化景點路線,讓旅行者外出休閑娛樂的同時了解中國文化和民俗民風,真正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這也有利于促使人們更多的選擇旅行社作為旅游的強力后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