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兵
(吉林省衛生健康信息中心 吉林·長春 130061)
為加強醫療機構電子病歷管理,規范電子病歷臨床使用,促進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水平,2010年,衛生部下發了《關于開展電子病歷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啟動電子病歷試點工作。2011年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相繼組織制定了《電子病歷基本規范(試行)》、《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方法及標準(試行)》2011版,組織對試點醫院進行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2018年,醫院管理研究所對2011版《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方法及標準(試行)》進行了修訂,并且把4級及以下級別評審下放到各省,由各省衛生健康委醫政部門或委托下屬事業單位組織完成這項工作。2018-2020年吉林省組織了3個年度全省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工作,現把我省3年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情況及經驗進行交流。
(1)內容:2018-2020年每年均組織全省二級以上醫院開展電子病歷評價工作,全省申報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申報醫院3個年度分別為110、191、161所,對醫院開展實證材料審核及現場核查兩個階段的審核,根據評審情況得出評價結果。
(2)方法:按照《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方法及標準(試行)》,評價內容分為10個角色39個項目,共劃分為0~8共9個等級,從“系統所具備的功能”、“系統有效應用的范圍”“數據質量”的三個維度內容考核醫院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信息化整體水平,根據評價結果對吉林省2018-2020年度醫院評級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2018-2020年度,吉林省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工作中,分別申報的醫院為110所、191所、169所。歷年評定數量情況見表1。隨著該項工作的深入推展,省內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基本都參加了評價,參加評價的民營醫院數也在逐步增加,評定為較高級別的醫院數量呈上升趨勢,2018年達到3級以上醫院數量為27所,2019年達到3級以上醫院數量為50所,到2020年達到了71所。

表1:2018-2020年全省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分級評價基本情況
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2020年所有三級醫院要到達到電子病歷評級4級以上,二級醫院要達到電子病歷評級3級以上,吉林省評級情況具體見表2。

表2:2018-2020年二、三級公立醫院評價級別
近三年來,吉林省達到4級以上的公立醫院分別為2018年10所,2019年10所,2020年18所。達到3級水平的醫院分別為25所、45所、65所。三級公立醫院歷年評定情況達到3級以上分別為18所、36所、37所,評級情況逐年提升。 截至2020年,吉林省所有三級公立醫院都達到了評級3級以上水平,但是達到四級以上級別的僅為18所,占比全部三級公立醫院數50%左右(全省三級公立醫院共計39所)。還有50%的三級醫院沒有達到國家對醫院電子病歷評價的要求。二級醫院達到3級以上的醫院僅為28所,占全部二級醫院的比例較低,與國家要求相差較遠,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圖1:醫院平均級別表
2018-2020年全省參加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的醫院平均級別為1.57、1.73、2.35;三級醫院平均級別分別為2.38、3.26、3.62。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平均級別增長趨勢明顯,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確實促進我省以電子病歷為核心信息化建設水平。
在對各醫院的評價中可以看到,電子病歷評價級別達到3級水平的醫院在門診、病房醫囑在醫生及護士站的流轉,門診、病房檢查檢驗申請,檢查檢驗報告的格式項目等涉及醫院正常開展診療的基礎功能方面都達到合格水平。在醫生、藥房合理用藥提醒、電子病歷質控等涉及醫療質量安全方面,二級醫院重視程度較低,三級醫院重視程度隨著醫院規模越大越有所提高。在手術排班、麻醉記錄院內共享方面,三甲醫院做得較好,很多二級醫院卻并不具備這方面功能。
在系統操作體驗方面,各級醫院差距較為明顯。例如,有的醫院系統間互操作體驗較好,數據共享感覺不到跳轉,而有的醫院系統間操作需要在系統間頻繁切換,操作體驗不好。另外,有很大比例的醫院沒有知識庫主動提醒功能,即使有也升級不及時,功能不切實際,不受醫生歡迎,知識庫只在少部分醫院應用較好。
目前,通過電子病歷核查發現,全省醫院信息系統應用品牌趨于集中,醫院系統建設時會參考其他醫院信息系統,省內開展了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工作后,廠商的產品評級水平也成為了醫院選擇品牌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醫院HIS系統處于醫院系統核心,2020年在全省71家達到評級3級以上水平的醫院中,對各醫院HIS廠商情況匯總一下,共有18家廠商承建71所醫院HIS系統,其中承建醫院數量較多的為5家廠商,共計建設50家醫院HIS系統。二級醫院中HIS、LIS、PACS、電子病歷等主要系統為同一廠商比例相對較高,三級醫院由于系統數量較多因此系統為同一廠商家數較少。
自2018年起,吉林省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基本都參加了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還有部分民營醫院也積極參與。通過對全省醫院評級情況的統計分析以及現場審核的相關經驗,對通過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反應的醫院信息化建設情況進行總結。
2018年,很多醫院還不了解電子病歷評價工作,僅有110所醫院參與,2019年參與上報的醫院數量明顯上升,數量將近2018年的兩倍,這與醫院信息化情況被國家和省里納入醫院考核指標密切相關。近2年全省醫院信息化水平進步顯著,尤其是在三級醫院績效考核政策出臺后,從評級情況可以看出全省三級公立醫院信息化水平提升明顯,基本都達到電子病歷3級以上水平。電子病歷評價對醫院信息化整體建設起到引導作用,評級指標體系對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方向起到重要指引作用,對缺少信息化人才和資金的醫院更起到重要指導作用。
近幾年,國家對醫院管理人員信息化相關培訓較多,在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與各醫院領導接觸中發現各醫院領導對信息化重視程度對比前幾年要提高很多,提高醫院信息化水平的意愿也比較強,但是面臨的困難是既缺乏建設資金,也缺乏信息化相關人才,尤其缺乏能整體規劃的復合型人才。醫院在今后的信息化建設中要繼續提高醫院管理層對信息化對作用的理解,同時積極吸引信息化人才、加強資金保障,才能推動醫療信息化建設。
在電子病歷評價工作發現有部分醫院花了不少資金建設的信息系統,在應用中卻未能完全發揮作用。國家加強電子病歷建設的初衷要充分發揮電子病歷信息化作用,促進醫療管理水平提高、改善醫療服務體驗、促進智慧醫院發展,但很多醫院在用信息化手段加強醫院管理、提高醫療質量核安全、提升臨床科研等方面還很不足,導致醫院信息化投資的浪費。醫院管理者要加強信息化手段在醫院應用的學習和研究,通過信息化促進醫院的發展,為全省人民提供更好的衛生健康服務。
目前國家衛生健康委開展的醫院信息化建設水平的測評包括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及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醫院智慧服務及智慧管理測評,這些測評能客觀科學的反應醫院信息化建設整體水平,測評指標體系可以作為醫院信息化建設重要抓手,以測評指標體系作為醫院信息化建設的依據,可以保障醫院信息化向正確的方向前行,可以避免多走彎路,浪費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