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湖北老河口市供電公司 郭峰
國網湖北老河口市供電公司(簡稱老河口供電)圍繞基層單位、基層班組、基層員工的所想、所需、所求,堅持深入基層單位開展調研活動,掌握基層實際困難,解決基層一線難題。積極搭建機關部室與基層單位之間溝通的“橋梁”,機關部室發揮“龍頭”表率作用,打造服務型部室,大力開展入基層、轉作風、解難題、辦實事活動,為基層員工辦好實事,促進公司管理高質量發展。
4月7日,中雨。老河口供電洪山嘴供電所主任涂勇坐在辦公室,心里卻是忐忑的。
“涂主任,今天12名生產人員全部在值班室待命,隨時做好應急搶修準備。”7日上午,運維班長周剛的匯報,依然不能讓涂勇安心。
洪山嘴鎮是老河口市唯一的山區鎮,洪山嘴供電所的10千伏洪68線路荊家棚支線和10千伏洪64線路余家灣支線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由于跨越山梁和水庫,施工難度大,至今仍未改造。刮風下雨天,容易斷線、跳閘,成為洪山嘴供電所的兩條高故障線路。這也是涂勇每逢刮風下雨,心里忐忑的原因。
“這兩條線路,每年都要跳閘七八次。”涂勇說,今年截至目前,還沒跳閘,高故障線路好比“定時炸彈”,不徹底改造,心里永遠不會踏實。
涂勇的擔心,得到了老河口供電運檢部的重視。今年春節過后,運檢部對歷年來的高故障線路進行梳理,分析問題形成原因,包括洪山嘴供電所在內的24個重載臺區、低電壓臺區、高故障線路問題,納入技改大修項目,即將實施改造。與此同時,老河口供電運檢部還編制《防外破工作措施》《運檢工作手冊》《密集母排故障頻發解決方案》等,進一步指導基層單位開展生產工作。
“等線路改造完工了,節假日就能睡個安穩覺了。”涂勇說。
與解決高故障線路問題相比,洪山嘴供電所的員工們還對老河口供電為他們新配搶修車的舉措稱贊有加。
由于地處山區,遇到報修任務,在平原供電所最多15分鐘就能到達現場,洪山嘴供電所卻要兩倍以上的時間。之前,老河口供電為每個供電所配備了一臺皮卡搶修車,負責車輛管理的綜合服務中心在開展基層調研過程中,得知大部分供電所的搶修車既要應對搶修,還要用于施工作業,根本忙不過來,供電所主任、員工“私車公用”的現象時有發生。
3月上旬,由綜合服務中心承辦,租賃10輛電動面包車分配至各基層供電所,滿足日常報修搶修和優質服務工作,解決了供電所車輛不足的問題。考慮到洪山嘴鎮地處山區,綜合服務中心還為洪山嘴供電所調劑了一輛皮卡車。
“職工食堂的建成,解決了檢修建設工區多年來的老大難問題。”今年年初,位于老河口市西關村的檢修建設工區職工食堂正式建成并投用,檢修建設工區主任程松濤說,再也沒有哪件事比食堂建成更讓職工們高興的了。
多年來,檢修建設工區的職工們每天中午下班后各回各家,下午再準時趕到工區上班。“中午回到家,做好飯都快1點了,吃過飯以后,又要急匆匆地趕到工區,2點上班,哪有午休的時間?”家住老河口城南的員工齊善超說。
老河口供電在入基層、轉作風、解難題、辦實事活動中,把檢修建設工區、客服中心等沒有職工食堂的基層單位納入小食堂、小公寓、小浴室、小書屋、小活動室等“五小”建設范圍,立足于職工所盼、工會所能,相繼完成檢修建設工區、工程一部、薛集供電所的班組“五小”建設里程碑計劃。改建小公寓、小浴室各25間,洗衣房1間,“五小+”拓展小菜園1個、實訓室1間,配置床上用品116套等。
“基層要比機關好,員工要比干部好,鄉鎮要比城區好。”老河口供電總經理羅威對班組“五小”建設提出了殷切希望。截至目前,老河口供電基層單位、基層站所全部有了職工食堂。
在此基礎上,老河口供電還建成了集訴求室、閱覽室、減壓室、健身室、心理咨詢室“五位一體”的職工訴求服務中心。通過訴求服務熱線、員工“訴求面對面”等方式,多途徑收集歸納職工訴求8項,答復滿意率100%。
“有了小食堂,工作一整天,都很安心。午飯后能在小公寓里休息,施工回來還能洗上熱水澡,同事們相處更融洽,比自己家里都溫馨。”齊善超越來越喜歡工區這個“家”。
2月24日晚,老河口供電10千伏鶴64線科技園線路66號桿的電纜頭燒毀,導致沿線居民家里無法用電。春寒料峭,恢復供電迫在眉睫。老河口供電檢修建設工區迅速啟動配電搶修應急預案,組織人員展開搶修工作。經過對電纜頭進行重新制作和壓接后,于25日凌晨3時26分恢復供電。
根據職責劃分,檢修建設工區配電班負責老河口城區10千伏線路的巡視維護和全市10千伏線路的故障搶修,各鄉鎮供電所負責供區內10千伏線路的巡視工作。基層供電所所轄區域內10千伏線路因故障跳閘后,由供電所自行巡視,查找到故障后,上報檢修建設工區,由配電班對線路或設備故障進行搶修。
今年以來,為了提高基層供電所10千伏線路故障的查找效率和供電可靠性,縮短故障停電時間,檢修建設工區推行設備雙重主人制,配電一班、二班的6名員工不僅做好自身的設備主人制管理,每人還分別與基層供電所結對,實現雙重主人制管理。
2020年底,老河口供電實現10千伏配電自動化全覆蓋,檢修建設工區定期組織基層供電所運維人員開展配電自動化培訓,培訓內容涵蓋了故障區域判斷、故障查找、自動化裝置工作邏輯與原理、接線方式等。
“幫巡線查找故障,幫分析故障原因,幫指導配電自動化操作。”老河口供電檢修建設工區主任助理李屹然說,“借助于入基層、轉作風、解難題、辦實事活動,我們把員工鍛煉成了‘三幫’能手。”
截至4月7日,老河口供電5個供電所線損達標率在襄陽排名前十,“同期線損百強縣”創建工作持續在全省名列前茅,3個供電所實現“零投訴”,“兩票”合格率達到98%,位居襄陽第一。
“機關部室經常入基層,才能發現問題、知道問題、解決問題,作風轉變了,上下溝通的渠道自然通暢,工作起來自然順暢,員工的心情也就舒暢了。”老河口供電總經理羅威說,入基層、轉作風、解難題、辦實事活動,只會加強不會削弱,這將成為檢驗機關部室工作作風和黨員干部服務基層能力的“試金石”。■

供電員工在楊家堤村巡視電力線路。 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