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煦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關鍵最重要的一環在縣域。推動縣域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把縣城和小城鎮建設得更加宜居宜業、舒適方便,才能補齊短板,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縣域發展,靠什么贏得未來?“2021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百佳縣市”榜單近日出爐。江蘇省揚州市儀征市、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位列榜單前十。它們的發展路徑,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答這個問題。
榜單前十中,華東地區獨占鰲頭,浙江省和江蘇省兩大巨頭共上榜六席。華東地區縣域無疑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和趨勢。
榜首江蘇省揚州市儀征市,位于江蘇省中西部,處于南京、鎮江、揚州三地的幾何中心,與南京、鎮江隔江相望,是長江中下游沿江北岸的歷史文化古城。獨特的區位,讓儀征迎來巨大的發展契機。儀征出產的各種糧食經濟作物市場空間十分廣闊,發達的交通也推動著二、三產業的進步與發展。儀征過去的發展主要依靠亞洲最大的化纖原料生產基地——儀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隨著時代的發展,儀征已經形成了汽車工業園、化工園區、經濟開發區以及棗林灣生態旅游區四大園區協調互動發展的局面。
儀征歷史文化悠久,唐宋時期是全國著名的工商及園林城市,素有“風物淮南第一州”的美稱。2018年9月,儀征市棗林灣生態園成功舉辦了第十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吸引了大批游客來到儀征觀光駐足。此外,202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也確定落戶儀征。面對如此巨大的發展機遇,儀征著力打造自身旅游品牌,以生態為基礎,項目為支撐,構建區域性的知名宜居幸福家園。

近年來,儀征市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深度融入寧鎮揚一體化發展戰略為起點,按照“產業發達、城鎮精致、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要求,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城市品質、完善功能定位、強化基礎配套,全面提升城市發展的承載力、吸引力和影響力,努力打造寧鎮揚區域宜業宜居宜游宜養的重要節點城市。
山東省煙臺市代管的縣級市——龍口市在榜單中排名第17位。龍口市位于山東省東北部,與蓬萊市、招遠市等城市相鄰,與天津、大連隔海相望。龍口市是山東省重要的水產品基地之一,漁業資源豐富。龍口對海資源的占有遙遙領先。北有東海黃金海岸線,南有5A級南山旅游景區,旅游、度假、養老皆宜。地處“一帶一路”重要節點、中日韓地方經濟合作先行區,龍口同時是環渤海地區重要的高端裝備制造基地。
古有“郴衡湘贛之交,千里羅霄之腹”之稱的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市,地處贛湘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近年來,井岡山市緊緊抓住文化產業大發展機遇,充分挖掘城市文化產業資源,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提升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著力在重點領域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推進文化產業結構調整,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文化“軟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此次榜單中,井岡山市排名第27位。
排名第32位的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地處內蒙古自治區西部。阿拉善左旗自然資源豐富,現已探明工業儲量的礦產12種,其中境內所產“太西無煙煤”質量居全國之首,儲量占全盟無煙煤的99%;吉蘭泰、查干池、和屯池的湖鹽聞名全國,在全國湖鹽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華北地區食用鹽的主要供應地之一;境內特有的梭梭樹,是世界上種子發芽最快的荒漠樹種,寄生梭梭樹根部的珍稀植物肉蓯蓉,號稱“沙漠人參”,產量、質量均居全國第一。阿拉善左旗還是我國擁有駱駝最多的地區。
素有“文獻之邦”“勝利之城”之稱的安徽省宿州市蕭縣,是漢文化、孝道文化的發祥地,擁有新石器晚期遺留的金寨文化遺址、花甲寺遺址等文化遺址,以及隋唐時期的蕭窯遺址,是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葡萄之鄉、安徽省文物大縣。2020年蕭縣生產總值393.24億元,同比增長4.1%,居全市第1位。在“2021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百佳縣市”榜單上,蕭縣排名第44位。
“2021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百佳縣市”榜單實行全網數據解析:設立自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的信源區間,設定8個網絡數據評榜維度,設立人口素質、區域和諧程度、人均GDP、主導產品品牌影響力等120個關鍵詞標簽;得自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數據,全程采集的客觀資訊信息超過1億條。中國數據情報公司沃民高科基于獨有的開源情報分析大數據平臺,提供全面技術支持。
榜單涵蓋了除直轄市所含區與港澳臺地區以外的全國?2757個縣域行政單位,實現全域覆蓋排榜。榜單以網絡大數據、縣域專題調研、社會公眾態度和專家評審進行加權,經綜合測評得出“2021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百佳縣市”。
從省份份額分析,百佳榜中共有25個省份的縣域榜上有名:浙江省16個,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縣市最多的省份;江蘇省12個,安徽省10個,這2個省份構成最具發展潛力縣市第二梯隊;山東省7個,福建省、河北省和四川省均6個,海南省和江西省各4個,廣東省、河南省、湖北省和遼寧省各3個,貴州省、湖南省、陜西省、云南省、廣西壯族治自區各2個,甘肅省、黑龍江省、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西藏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分別1個,這22個省份構成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縣市第三梯隊。
與去年發布的“2020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百佳縣市”榜單相對照,昆山市、龍華區、榮成市、龍游縣、慈溪市、嘉善縣、晉江市、南昌縣等縣域都是榜單上的老面孔,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這些縣域城市活躍發展的持續動能和城鄉平衡發展的縱深潛力。而儀征市、南潯區、衢江區、樂清市、三河市這些前十位新面孔,則展現了這些縣域在發展上的新變化與新趨勢。
業內專家表示,縣域發展潛力,一看土地資源。分析其土地利用率,是已經基本飽和,還是有大量閑置土地。二看區位交通是否有優勢,海港、空港、鐵路運輸條件都是考量的要素。三看社會經濟水平、一二三產占比,從而分析出縣域的發展水平。四看主導產業是否契合,比如發展建筑工業化,可目標縣域的主導產業是生物醫藥,明顯不符合。五看人口。人口是重中之重,不管是用工還是消費,人口基數大總是一種優勢。六看是否有戰略支持,如果這個地域有國家級的或省級的戰略,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政策上的支持,有政策的支持,發展形勢相對也會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