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飛 莫超杰
廣西財經學院
紙發源于中國,在古代,勞動人民用他們的智慧發明了紙,從而使信息的傳遞以及儲存變得更為便利。紙是我們日常中不可或缺的東西,隨處可見,隨著這么多年的發展,紙延伸出了多種多樣的文化,衍紙就是其中一種比較突出的紙文化,它獨特的魅力深深吸引著廣大人民,它也慢慢地融入人民的生活之中。衍紙藝術始源于歐洲,是近幾十年才慢慢的走進國人的視野,二十一世紀才開始真正走進國人的生活中。
紙的材料在裝飾藝術的領域發展在現代的社會越來越豐富,表達的形式也隨社會的發展而增加,以前的藝術表達形式只能依賴于其他的形式中,在回望以前的社會時代紙只是一種承載文化信息的一種媒介,例如繪畫、書法、書籍等藝術的形式,在藝術的領域上基本沒有發展的空間,也難以將自身的優勢表達出來,藝術的特點更難以將其呈現。隨著社會的發展,各方面的技術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紙藝術也不例外,時代的發展將每一個領域可以得到獨立的探索,也是將這個物品得到充分的發揮自身的優勢,例如剪紙,紙飛機等藝術形式的出現,紙藝術的發展,不僅只是單方面的表現形式,也將紙的藝術發揮更多的表現形式,剪紙的表達形式打破原有對紙的觀念,剪紙也可以是文化的一種紙藝的表達形式,也可以將文化融入到其中,將其表達出來。紙藝術不僅僅有這些表達形式,在衍紙上的藝術將紙藝術表達得更為豐富。
衍紙藝術來源于歐洲,當時是稱為卷紙裝飾工藝,是當時被認為觸不可及得藝術表現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藝術也慢慢的流傳到人們的生活中,表現的形式也有很大的改變。它可以將圖象的藝術融入到其中,也可以將其他的藝術融入到其中進行創作,表現的形式也是深受大家的喜愛,衍紙藝術的發展也是體現出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精神文化也不的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衍紙的藝術表達形式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美觀,創作的元素也會隨之增加。
衍紙屬于紙類藝術中的一種,它拾取了雕刻和繪畫的長處,利用更簡單的方式將他們的美感展現在世人面前,它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和多式多樣的色彩感染力。汲取了繪畫的優美曲線以及雕塑的動態美感,是的它的表現方式豐富多彩。衍紙的制作過程相對比較簡單,通過卷、捏和拼貼等多種手法來表現,只要稍加裝飾和拼裝,就能做出不一樣的表現形式的藝術品
由于衍紙有簡潔的造型,豐富的色彩,多變的表現手法使得在其裝飾藝術中具有很強的韻味性和裝飾性,同時衍紙藝術融入很多時尚元素,也得到很多人的青睞。就目前來說我國對于衍紙藝術的研究以及各方面的涉獵相對于國外來說還是比較淺薄的。下面我們探究的話題是關于壯族文化在衍紙藝術方面的應用,
壯族的人口數僅次于漢族,其主要分布于廣西、云南、貴州、廣東等地,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以前到過壯族村寨的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會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都會有好幾家輪流請客吃飯,熱情好客是他們良好的傳統。壯族人的熱情好客也跟他們的傳統文華息息相關,經過歲月的沉淀,壯族形成了其獨有的文字、語言和文化。壯族圖騰就是壯族文化藝術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它的造型 風格 以及色彩都是獨一無二的,如何將壯族圖騰中一些獨特的紋樣應用到衍紙藝術中,是我們本次論文所研究與探索的話題。
壯族紋樣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造型,或以重復、對稱、復合的形式,或以自由、灑脫、狂放風格,將它的魅力展現在世人面前。在廣西的藝術文化中銅鼓的藝術文化是壯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樂器,也是壯族紋樣中較為豐富的一件文化物品,其含有的紋樣為:太陽紋、云紋、乳釘紋、游旗紋等藝術紋樣,除了這些藝術紋樣,銅鼓的邊緣還鑄造有牛、龜、馬、蛙等一些對生活有美好祝福向往的動物紋樣。壯族紋樣常將人與動物、植物的一些動作造型分解,將其拆分、重組、變換的手法去形成自己特有的風格。其廣西還有繡球的文化,繡球被老一輩的人稱為“堆繡繡球”,壯族繡球其結構有獨特的地方,其中的紋樣多以追求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紋樣進行加以刺繡的,飛鳥、山水風光、琴棋書畫、尊老愛幼、以及和諧之美的素材為裝飾紋樣。
花山壁畫又是壯族圖騰中的代表,花山壁畫于2016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成為中國第四十九處世界遺產,它位于廣西崇左市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花山壁畫巖畫繪制年代可追溯到戰國至東漢時期,已有2000多年歷史,其地點分布之廣、作畫難度之大、畫面之雄偉壯觀,為國內外罕見,花山壁畫人物畫像居多,內容繁多,較為復雜,民族元素特色鮮明突出,具有很強的藝術內涵和重要的考古科研價值。
衍紙藝術的藝術價值,衍紙藝術剛開始并不太過于被大眾認可,但是在逐漸認識到衍紙的潛力后,逐漸被評為紙藝術中感染力和吸引力較為優秀的代表,隨著衍紙藝術的進一步發展,逐漸被更多人了解到和喜愛,其表達方式也逐漸的多元化。
在壯族紋樣中,勤勞聰明的壯族人民靈活地運用線條與夸張的造型,以出神入化的手法將它們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勾勒出形象、生動、充滿動感的紋樣,使其活靈活現,充滿生命力,充分地將壯族人民的智慧完美地展現在其紋樣中,同時把壯人的審美趣味很好地展現出來。
將紙文化與壯族紋樣相結合,采用衍紙自身色彩不單一、韌性、輕質等特點,進行將紋樣結合創作,以獨特的藝術表達形式向更多人展示壯族的藝術文化。要將壯族紋樣很好地運用到衍紙藝術創作中,就需要充分將線條的作用發揮出來,通過高度的藝術提煉、概括、變化、夸張等手法組合成為具有民族風格的圖案紋樣;同時利用線條靈活的特性與美感,將壯族紋樣穿插于其中,把其中所蘊含的情感、想象與內容展現出來,從而達到主、客觀的高度統一,使它具有一種質樸的藝術魅力,給人一種視覺上的享受,能更好的引起人們心理上的共鳴。壯族紋樣在造型表達這方面已經很完整很成熟了,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與情感語言都注入了壯族人的靈魂,有著極強的藝術生命力和文化價值。
衍紙與歷史文化的結合,與壯族紋樣元素進行很好的結合,在保留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將壯族紋樣進行創新,再將紋樣藝術加以分析的情況下,加入衍紙的手法進行裝飾,使傳統的文化以另一種新的形式表達,畫面也是以一種立體的形式體現,更具有沖擊的效果,在吸引大家的眼球的同時,也不知不覺的將文化傳承下去,同時也增加了壯族民族的認同感,也為將來的時代文化的傳承提供了新的表達方式。
傳統的藝術在現代的社會慢慢的得到重視,社會在發展的同時對藝術的追求的審美也隨之提高,在進行藝術的創作的同時不僅要將藝術文化融入其中,也要考慮到將傳統的文化表達到藝術當中,這不僅是對歷史文化的一種傳承,也是可以滿足于人們不斷對歷史文化的一種向往與需求。壯族紋樣展現了壯族文化藝術的發展,所潛在的價值是極高的,將壯族紋樣融入到衍紙當中進行創新創作,一是將文化以另一種方式傳承下來,二是將壯族的文化發揚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壯族,了解這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