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靄然
福州市閩都文化藝術中心
國有文藝院團,是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中堅力量,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在不同歷史時期,國有文藝院團都發揮著文化戰線主力軍作用,推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繁榮發展。各級基層文藝院團都在國家文化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擔當著滿足基層群眾文化需求的重任。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但固有的發展模式已明顯制約著基層文藝院團。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基層文藝院團正面臨著諸多困境與問題。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就必須客觀總結不足,變革傳統的發展模式,面向市場找準定位,確立正確的改革方向和改革路徑。
基層文藝院團是推動文化創新,建立文化自信的根基,同時也是我國文化產業穩定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在國家不斷提高文化軟實力建設文化強國的進程中,基層文藝院團正逐步發揮出積極作用。作用是明顯的,不足也是存在的??陀^上看,基層文藝院團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對市場擴大、要求提升的適應能力明顯不足,主要體現在:
一是藝術創作脫離市場。文藝院團要多出作品、出好作品,創作是龍頭,但院團創作明顯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求。各藝術門類的抄襲借鑒之風盛行,平平之作比比皆是,上乘之作鳳毛麟角,缺乏叫好又叫座的藝術精品。
二是缺少優秀人才支持。不管是創作、表演還是藝術管理,各類藝術人才都比較欠缺。藝術人才的培養是一個漫長而枯燥的過程。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付出的多,得到的少,是導致藝術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學藝術的多了,干藝術的少了,沒有了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沒有了為藝術獻身的堅定信念,很多人都無法堅持在清貧的文化部門和文藝院團呆下去。藝術作為一塊“敲門磚”被大家高頻拾起,又高頻拋棄。在唯錢是舉的浮躁之風下,編制的誘惑力也被大大削弱了。各門類藝術人才的缺失和青黃不接、后繼無力制約著院團高質量發展,也是文藝院團在發展建設中缺少動力和活力的重要原因,所以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和培養人才應該作為當前院團發展的重中之重。
三是市場沖擊應對無力。文化傳播公司、各種培訓機構、臨時拼湊草臺班子、社會文藝自由人士,隨便有點本事的,都可以來分一杯羹,運作靈活,沒有約束,和畏首畏尾的國有院團相比,他們除了專業性差點,其它方面優勢明顯。
四是受眾群體明顯萎縮。在市場化進程中,基層文藝院團舉步維艱的一個明顯問題就是受眾群在逐步縮小。隨著社會發展進步,娛樂消遣的方式越來越多,電視、電影、iPad手機,抖音、快手、嗶哩嗶哩,人們可選擇的平臺也越來越多,你做的不好沒人看,要花錢的就更沒人看了。
基層文藝院團要獲得更大的生存發展空間,就必須在藝術生產創作方面有新突破。文藝作品必須面向市場,適應市場,不能閉門造車、不能粗制濫造,更不能糊弄百姓。要增加藝術表現形式,滿足當前受眾的藝術欣賞需求,并緊跟上時代潮流,推出的作品既要適應市場又要貼合時代,這樣的作品才不會被時代拋棄。
基層文藝院團首先需要轉變的是藝術創作方面的觀念,加強對市場的重視程度,分析市場、了解市場,積極挖掘市場潛力,深入了解當前市場對文化藝術的實際需求,從而找到走出困境的突破口。為人民服務,為時代發聲,創作出一批有深度、有溫度,可以流傳下來的好的文藝作品。
基層文藝院團必須在人才培養方面拓展思路:一是積極探索院校合作模式,加強和同城藝術院校的合作力度,共同開發課程,將理論和實踐課程結合起來,避免在實踐當中出現學用脫節的情況。二是在全國藝術類院校每年的畢業季,通過學校推薦和配合,加大院團自身宣傳力度,爭取政府政策傾斜,吸引應屆藝術人才考試入編。三是保護現有人才,為院團現有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和機會。政府加大對人才培養的投入力度,對有進取心和確有才華的年輕人才,可以考慮簽訂服務合約“送出去”培養。四是財政加大扶持力度,每年下撥專項經費用于院團邀請全國各類知名藝術大家,“請進來”到院團進行短期的帶作品培訓,既留住作品又培養人才。五是依托院團劇目生產,發掘和培養現有專業人才。同時還可以通過內部培訓、部門崗位練兵等創新方式保持現有人才的活力。
另外,藝術管理方面也需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吸納專業素質過硬的管理人才,完善藝術管理隊伍。優秀的藝術管理人才和優秀的藝術人才同等重要。
意識形態的東西不是誰都可以觸碰的。思想意識陣地一旦被占領,那比奪回一個城池還難。演出市場準入,審核把關要嚴,沒有演出許可證的如私下承接演出抓到重罰并列入黑名單。
社會上,各種文化傳播公司、各種培訓機構良莠不齊,只要有錢就可以開公司,只要會舞兩下、會奏兩曲就可以培訓教人,行業的準入門檻太低,導致行業亂象頻現。但大多數人還是不懂專業的,他們選擇培訓機構更多的是看熱鬧、看門面、看宣傳,有多少家長花費重金培養孩子可能最終都打了水漂。
所以,不管是演出市場還是培訓機構,市場的準入機制要健全、執業的考核機制要健全,最終才能把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清理出去。市場規范了,惡性競爭自然就少了。由專業的團隊做專業的事,我們的演出市場就不會亂象更迭,意識形態方面就可防可控了。
面對受眾群體日益萎縮的現實情況,基層文化院團應該積極思考提高藝術吸引力的方法,既要從內部建設著手打造優秀的文化品牌,擴大自身影響力,又要從外部宣傳著手,創新宣傳策略。品牌建設的過程必須循序漸進,且要始終把突出特色作為重中之重,這樣才能夠在打響品牌的同時吸引更多的受眾群體。
近幾年的惠民演出,政府扶持力度加大,讓高雅藝術走到人民中去,我們的演出開始頻頻出現在大眾視野,為院團賺取了較為固定的受眾群。酒香也怕巷子深,國有文藝院團要改變以往“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的傳統觀念,在宣傳活動中把傳統宣傳方法和現代宣傳手段結合起來,特別是加強對現代技術手段的運用,利用網絡平臺與其他的新媒體平臺進行宣傳,著力培養年輕受眾群體。并通過借力媒體宣傳打開優秀演員的知名度,借助明星演員的號召力吸粉關注,借此拓展國有文藝院團新的廣闊發展前景。
面對基層文藝院團在發展建設當中存在的不足,必須對當前的內外部環境進行重新審視和有效定位,對現有資源進行有效的挖掘和利用,同時還需要創新發展理念以及發展模式,尋求更加廣闊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面向市場找準定位,確立適合院團發展的正確改革方向和改革路徑是所有基層文藝院團涅槃重生的重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