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佳璠
吉林廣播電視臺
進入信息化時代后,互聯網已經融入各行各業,在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下,新媒體應運而生,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也愈發重要,這種背景下,新媒體短視頻得到發展。移動終端為短視頻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短視頻的時長較短,幾十秒的視頻可以將事件的主要內容展現出來,幫助人們在最短的事件內掌握最重要的信息。每個人都可以借助短視頻發布信息,信息的傳播速度快,因此短視頻發展的越來越快。短視頻的快速發展勢必會沖擊電視民生新聞,電視民生新聞既面臨著重要的挑戰,但同時也是一種機遇,電視民生新聞如何在新媒體短視頻的沖擊下獲取發展,需要找到正確的方式,制定正確的策略。
新媒體逐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極大的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新媒體傳播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短視頻作為其中一種,發展的極為迅速。借助移動終端,新媒體短視頻應運而生,門檻較低,時間較短,內容多樣,傳播及時等都是新媒體短視頻的優點。借助移動終端,就可以制作短視頻,制作方式極為簡單,不需要特意學習,一個視頻內容可以同時發布在不同的平臺,擴散的范圍極大。因此,得到了不同年齡階段民眾的喜愛,具體特點:
新媒體短視頻的門檻較低,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短視頻的發布者,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短視頻時間較短,因此內容的制作可以多種多樣,新穎的視頻內容會吸引大量的受眾,觀看一個短視頻的時間較短,并不會占用人們過多的時間,人們可以利用生活中碎片化的時間,既獲取了信息,又可以實現自身的放松,
短視頻的制作者是大眾,每一位受眾都有自己的特點,發布的視頻也是多種多樣,內容多樣,題材豐富。不僅僅涉及娛樂,還涉及到法律、新聞等內容,因此可以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多元化也成為短視頻的一大特點。
互動性是新媒體短視頻最明顯的特點,電視民生新聞是直接將信息傳遞給受眾,受眾只能被動的接受,單向性很強。但是新媒體短視頻則不同,新媒體短視頻在發布后,借助評論區,受眾可以任意發表自己的觀點,積極的與視頻的發布者相互動,也可以與其他受眾互動,可以具有現場參與感,因此會更加吸引受眾。這種實時的傳播方式,打破了時空的限制,使得新媒體與用戶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這也是短視頻的優勢[1]。
新聞短視頻的出現順應了社會的發展方向,隨著人們需求的改變,新聞的獲取途徑也不再僅局限于傳統媒體,新媒體短視頻是有效獲取新聞的一種形式。短視頻作為視頻的一種,但是時間較短,幾十秒到幾分鐘不等,新媒體短視頻的制作,需要利用較為高端的移動設備,將最主要的事件制作成短視頻。在當前快節奏的生活下,人們不可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了解全部事件,而短視頻則可以滿足快生活的節奏。短視頻的制作成本低,但是卻可以獲取高額的流量,低成本高回報的優勢,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我國傳統的民生新聞節目,內容的制定較為規整,嚴謹性高,但是對受眾的吸引性并不高,與此同時,嚴謹的新聞制作不能第一時間發布,無法滿足受眾的需求,這與短視頻相比較完全沒有可比性,因此短視頻很快受到受眾的歡迎。
新媒體發展的越來越快,在社會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發布的新聞種類多,速度快,逐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受到制度的限制,內容較為單一,且發布的速度較慢,創新性不強,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2]。但是新媒體短視頻則不相同,短視頻的內容豐富,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新媒體短視頻的入門門檻較低,每個人的都可以成為新聞的發布者,新聞不再是電視臺獨家的傳播內容,也就沒有吸引受眾的優勢。新媒體短視頻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新媒體短視頻的時代正在緩慢到來。傳統的電視民生新聞,在編寫、發布新聞的時候,很容易受到體制的影響,自由性不夠,并且播放時間比較固定,用戶一旦錯過之后,便會錯過消息。快節奏的生活,使得人們無法有大量的時間去觀看電視,這也是電視新聞的一個不足。新媒體短視頻借助移動終端,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在終端上獲取信息,并且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去瀏覽新聞,既滿足了用戶對時事的需求,也適應用戶的快節奏生活,因此電視新聞的用戶會急速的降低,被新媒體短視頻所分流。
新媒體短視頻的時長較短,其制作過程并不復雜,借助一臺移動終端便可以完成,因此成本極低。但是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傳播速度快,可以在短時間內覆蓋整個平臺,傳統新聞媒體卻無法實現。手機作為最常見的移動終端,每人每天在手機上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很多的新聞信息也是從手機上獲取的[3]。在面對社會事件時,每個人都可以用手機記錄下來,當場發布,不需要審核,極大的節省了其中的多個環節。智能手機的拍攝功能越來越完善,清晰度并不輸專業的攝像設備,從而誕生出很多的自由工作者,這些人將拍攝的新聞素材交給新平臺,編輯便可以根據素材編輯新聞,不需要去現場采訪。例如很多的突發事件,專業記者不可能每次都在現場,無法及時獲取新聞素材,現場的受眾可以直接將事件傳送到網絡上,在潛移默化中,記者的職能逐漸被削弱。
傳統電視媒體雖然受到新媒體短視頻的沖擊,但也并不意味著電視媒體要退出市場,因為電視媒體也有自身獨特的優勢,是短視頻無法取代的[4]。電視媒體的公信力使要遠遠高于短視頻,一些官方媒體,更是代表著國家的聲音,因此在重大新聞的發布中,有著極強的公信力,受眾的認可度也要高;除此之外,電視媒體的采訪權要高于短視頻,電視媒體可以進入國家的官方活動進行采訪,而自媒體卻不能,這是電視媒體的優勢。我國民眾不僅需要多樣化的新聞,更需要優質的新聞內容,不能只追求速度,但是不講求質量,這會降低新聞在受眾心中的地位。傳統電視新聞在新聞報道中,要更注意新聞的深度和全面型,因為短視頻受到其時長的限制,無法保證新聞的深入性,電視媒體便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民生新聞的報道,要加強與受眾之間的距離,要涉及到受眾的相關利益,吸引受眾的注意,引起受眾的共鳴,給民眾以真相,加強輿論引導。短視頻的權威性不強,因為新聞的發布者權威性不夠,所以電視媒體可以加強自身的輿論引導,加強與短視頻的差異。
電視民生新聞的內容較為單一,這是其短處,電視民生新聞要學會揚長避短,加強其優勢。電視媒體會受到國家的資金幫助,因此,電視媒體要針對自身情況,改善自身的團隊,打造專業的編寫團隊。以往電視新聞節目無法了解到受眾的喜好,節目質量參差不齊,節目的構思單一,吸引性不夠[5]。電視媒體要彌補自己的不足,保持專業電視人的新聞敏感度,將自身的優勢資源進行整合,但是短視頻卻無法比擬。短視頻的時間較短,雖然可以迅速的獲取關注度,但是受眾遺忘的也較為迅速,因為內容不深入,新聞的傳播效果較差。電視民生新聞可以借助于自己的專業采編團隊。制作高質量的新聞節目,利用電視民生新聞的權威性,提升自身的競爭優勢。
短視頻的出現極大的沖擊了電視民生新聞,這是當前一大趨勢,導致電視民生新聞的受眾逐漸流失。這種情況下,電視媒體要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積極的轉變自己的發展方式,保留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實現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結合。電視媒體仍然在社會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要積極的應對短視頻的影響,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競爭能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