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 帥曉婧
【關鍵字】婚姻;包容;攜手向前;共同成長

都說婚姻有7年之癢,熬過去了后面的日子就過得好了,但是結婚10年后,卻很多人都動了離婚的念頭。太多人在結婚的時候只是為了結婚而結婚,或者是為了留住一個人而結婚。世界觀都沒有樹立完整的情況下,這樣的婚姻帶著一定的沖動性。結婚10年后,想要離婚,大多都是心智已經成熟,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過什么樣的人生。那么,對于婚姻,我們該怎樣正確面對呢?
近日,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在社交網站上發布消息,宣布與妻子梅琳達·蓋茨離婚,結束27年的婚姻關系。據二人發表的聯合聲明:“在經過了許多思考以及對關系的嘗試之后,我們作出了結束婚姻的決定。在過去的27年當中,我們撫養了3個孩子,并且建立了一個覆蓋全世界,意圖讓所有人都過上健康充實生活的基金會。我們仍然分享著基于上述信念的使命,并且將繼續在基金會當中共同工作,但我們不再相信在生命的下一段還能一起成長。”
蓋茨與梅琳達曾經相愛,有過甜蜜的歲月。蓋茨出生于1955年,梅琳達出生于1964年,比蓋茨小9歲。兩人于1987年相愛,相遇于微軟的一次活動,戀愛7年后步入婚姻殿堂。梅琳達接受記者采訪談及蓋茨時曾說:“他的睿智吸引我,還有他強烈的好奇心,非常幽默,喜歡他搞怪的一面。”
蓋茨眼里的梅琳達,他曾多次對外宣稱:“自己最大的幸運,就是和梅琳達結為夫妻。”他曾多次在社交媒體上稱梅琳達是自己最愛的人。蓋茨夫婦最親密的朋友之一巴菲特曾直言不諱地表示:“蓋茨需要梅琳達。”
可以看出,兩人的愛情是兩情相悅,婚姻是因愛而結合。兩人都是學霸,梅琳達在微軟從實習生干到部門主管,曾立下汗馬功勞,她解決了一個重大的技術難題。1996年,當兩人的第一個孩子降生后,梅琳達就回歸家庭,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兩人育有3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大女兒25歲,老二兒子21歲,最小的女兒18歲。蓋茨依然是兢兢業業,每天從事高強度的工作。他們白手起家,創造了奇跡,用27年時間成為世界上最有錢的夫婦。然而看似恩愛甜蜜的婚姻背后卻隱藏著一定的失衡隱患:事業步伐的快慢,家庭分工的不平衡,夫妻之間的相處時間短暫等。婚后的梅琳達就曾對比爾·蓋茨控訴過,他幾乎一天要工作長達16個小時,留給自己和孩子們的陪伴時間太少了。為了能夠繼續跟丈夫并駕齊驅,梅琳達也曾努力前進,建立家庭圖書館和創立美國最大基金會,可是始終看不到對方的背影,最后逐漸感到疲憊和心累。而比爾·蓋茨早就越走越遠,基本上已經把梅琳達遠遠甩在身后,也沒有留出多余的時間陪伴她,從而讓這段看似美好的婚姻逐漸走向瓦解。
愛情經過單純的彼此吸引的階段后,要經歷無數對雙方缺點的包容,對雙方意見分歧的理解,更要經歷人生風雨的磨礪,經歷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經歷照顧老人撫育幼兒的艱辛,經歷彼此撫慰彼此扶持的日常……
其中,任何一個方面磨合不好都有可能導致矛盾的激化,以致到最后的“無可挽回”。但是,在以上種種中,夫妻間彼此的平等、尊重與信任應該是最重要的。其實,關于婚姻中最重要的東西,梅琳達早就在自傳中談到過。“對我而言,最重要的問題莫過于,在這段關系中,你們是否彼此相愛、相互尊重、互利互惠,是否有并肩作戰、彼此歸屬、共同成長的感覺?”比爾·蓋茨公布的離婚消息中,也再次提到了“共同成長”這個詞,“婚姻無法讓彼此繼續提升,我們不再相信,作為夫妻還能夠在下一個人生階段共同成長。”
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天然擁有一個角色,叫作“我”。一旦進入婚姻,你就會自動增加另一個角色,這個角色叫“我們”。在“我們”這個角色下,你需要和另一半相互配合、相互協助、共同進退。所以,當擁有了“我們”這個角色后,你就常常需要放下“我”的角色,因為“我們”需要你背負起更大的責任。婚姻是兩個人的,需要夫妻共同參與、一起進步,而不是誰都不管或只有一方獨自承擔。真正的共同成長,不應該僅僅指的是在事業方面上的共同成長,應該還有在家庭方面上的共同成長,一起攜手處理家庭瑣事,而不是讓其中一方獨自面對。
一段幸福長久的婚姻,夫妻之間往往都會懂得做好平衡分工,平衡好事業和家庭,平衡好夫妻之間在家里的瑣事分配,平衡好伴侶和家人的相處時間等等。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工作繁忙終究是借口,畢竟努力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為了工作而放棄生活,那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無論是婚前還是婚后,感情最理想的狀態那就是既相互獨立又彼此依賴,各自有著一定的事業和生活,同時在彼此身上或者家庭里共同產生一定的依賴性,可以做到真正共同成長。而在攜手共同成長的道路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當出現不平衡的狀況時,走得快的一方適當放慢腳步,伸手拉一下那個走得并不是很快的一方,多給對方一些鼓勵和肯定;而走得慢的一方,化鼓勵和肯定為動力,逐漸加快步伐。婚姻中,我們的容貌、能力、財富、地位都會改變,但唯一不應該改變的,是攜手向前的那顆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