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明明
時光荏苒,誰也沒有想到2020年因為一場疫情讓世界按下了暫停鍵,老師不能走到三尺講臺去播撒知識,學生不能齊聚校園學習知識。隨著三月的臨近“網課”這個詞匯進入了我們的耳邊。“釘釘”“小盒”“問卷星”是什么,我們當時是一片茫然。怎么辦?教育局、學校都給我們做了培訓,但是新鮮事物聽了一遍怎么能記住?操作不熟練導致網課停頓怎么辦?家長們不會使用釘釘平臺,有的學生在農村手機沒網、信號不好怎么辦?各種各樣的問題接踵而來急需我的解決,怎么辦?
經過仔細考慮后,我單獨建了一個以年組為單位的釘釘群,我想我的問題可能也是年組的共性問題。都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我們年級組八個班語數外十幾個“臭皮匠”那得頂幾個諸葛亮呀!我組織數學老師輪流在群里開直播,其他人就是觀看直播的學生,不懂的問題直接在直播里討論,幾天直播下來,我們都是直播能手了。我們不只學會了開直播上網課,還學了用“小盒”給學生留作業,用問卷星給學生出題。
在疫情網課教育工作中,我用愛心呵護每一個學生,盡量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我始終堅信一個信念——尊重是最好的熱愛。通過幾個月的網課教學實踐使我深深地感到:要尊重學生,首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是永恒的,作用是無法估量的。我們教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會對學生產生重大的影響。我們班有一個學生叫思涵,可以說天天網課完不成作業,網課時間總是遲到早退,我給他家長發微信留言也不回我,我打電話家長也不接。好不容易聯系上他,我才了解到他們回農村爺爺家過年了,因為疫情原因被滯留在農村,因農村信號不好,總是卡網。我了解了學生的情況趕緊上報給學校,聽說移動公司對網課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贈流量的活動我趕緊把他報上。解決了網速的問題,學生再也不缺課了。
一個學生的進步除了教師的教育,更多的是來自家庭的影響。可是隨著學校家長外出務工越來越多,“留守兒童”走入了我們的視野。我班的小銘同學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她不只是留守兒童還是建檔立卡的精準扶貧戶,疫情期間我更多地關注這樣的孩子。她的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她,爸爸常年在外打工,身有殘疾還生病的奶奶負責照顧她。網課期間我主動給她申請了免費的流量,有愛心人士及政府的資助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她。課上我經常同她連線,多表揚她。課下給她奶奶打電話交流關心她的生活狀況,鼓勵她認真聽課,多幫奶奶干點家務。她的作業也多次被評為優秀作業。在學校我經常同她談心,詢問生活情況。幾個月的網課,她的進步有目共睹。笑容多了,與同學也交流了,課上認真了,甚至參加了網課的演講。看到她的努力與進步,家長非常高興,我也非常欣慰。
回想這令人記憶猶新的直播網課,我感受頗深的不是左思右想的教學環節設計,也不是手忙腳亂的電腦操作,而是費盡心思地督促學生參與教學、完成作業。作為四年級43個孩子的數學老師兼班主任,我就好像一只“貓”,學生就像“老鼠”,隔空抓老鼠實屬不易。
由于網課時間拉長以及家長的陸續外出,學生上網課的積極性由開始的興奮逐漸變得低沉,課堂上出現了很多冷漠的“旁觀者”和“聽眾”,作業質量也直線下降。為了解決網課教學中出現的瓶頸,我真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藝,使用的招數也是層出不窮。
第一式:蜜糖式激勵法。
對于課上不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我總是耐心地引導和鼓勵他們。“語涵同學,你的手抄報上的畫畫的很漂亮,老師很是欣賞,相信你在學習上也一樣能夠做的出色,大膽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老師不僅欣賞你的畫也喜歡聽你的回答……”在我的“甜言蜜語”的攻擊下,性格內向的語涵同學能夠主動申請連麥回答她能夠解決的問題,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提高。其他學生在聽到我對語涵同學的夸贊后也躍躍欲試,回答問題變得積極主動起來,也想聽到我對他(她)的不一樣的“甜言蜜語”。
第二式:互助式帶動法。
我根據班里學生的住址和網課表現情況,將他們分成了10個小組,家住較近的學生分在同一個小組,由10個積極認真的學生擔任組長,他們可以算得上是我的“左膀右臂”,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多一個幫手就多一份力量呀!“左膀右臂”們在課前幫我查人數,打微信視頻電話催組員上課,帶領各小組成員在群里曬筆記,督促完成作業……在他們的帶動下,班級慢慢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提高了網課的教學效率。
第三式:證書式表揚法。
每天我會把完成的非常好的作業評為優秀作業曬到班級里,每周五我會對本周各方面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通報表彰,在班級群頒發電子獎狀:如給讀書和練字打卡積極的學生頒發“打卡小明星”的獎狀;給上課積極參與課堂,認真完成作業的學生頒發“網課小達人”的獎狀;為認真負責的家長頒發“優秀家長”榮譽證書等。雖然只是一張電子獎狀,對學生和家長卻是莫大的肯定和激勵。
第四式:花樣式誘導法。
網課不同于面對面的課堂教學,它需要學生有更高的專注力和自控力,而這些對于小學生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這時教師的能動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前我都會精心備課,整合教育資源,充分利用各種線上教學資源,豐富課堂形式,增加課堂的趣味性,盡力“引誘”他們參與課堂,提高課堂效率。課前我會讓前一天回答問題積極的學生點一支歌,給他們小小的福利,“引誘”他們更加專注于課堂;在數學教學中我會適當地插入視頻、音頻、動畫,盡可能地吸引他們的興趣,例如:我在教學兩位數乘以兩位數時,我采用視頻播放與教師講解相結合的方式,同時以小組為單位在釘釘群里接龍答題,看誰的筆算速度快。速度最快可以免交作業呦!學生爭先恐后的答題,答題場面非常熱烈。
盡管我使出了渾身解數,很多時候學生上課的認真程度和作業質量依然不能如我所愿,這常常會讓我陷入到困惑、自責、無奈和焦慮中。但十年的教學生涯讓我對學生有一種放不下的執念:那就是一個都不能少,因為他們更需要我們的關懷和溫暖。
編輯/魏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