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倫 李杰 張明勝 張慧 楊珂

摘 要:永豐806是由合肥市永樂水稻研究所聯合安徽肥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五山絲苗與旱優73(F2)雜交,采用無融合技術,經系譜法選育而成的高產、優質香型水稻品種。2018年區域試驗平均產量9418.8kg/hm2,較對照品種增產0.85%;2019年區域試驗平均產9672.75kg/hm2,較對照品種減產2.79%。2020年生產試驗產量8681.25kg/hm2,較對照品種增產產3.92%。該品種具有優質、高產、穩產、抗病等優點,適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區推廣種植。
關鍵詞:水稻;永豐806;高產優質;選育;栽培
中圖分類號 S51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10-0016-02
糧食事關國運民生,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落實糧食安全關鍵在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而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因而優質高產的品種是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目前秈稻品種選育目標已由高產轉向髙產與優質并重,讓國民不但吃的飽還要吃的好。合肥市永樂水稻研究所、安徽肥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秈稻育種課題組針對安徽秈稻區特殊的地理氣候特點和生產上對優質稻品種的需求,通過分析育種親本的特征特性,選用廣適性高產品種五山絲苗與旱優73(F2) 雜交,采用無融合技術,經多年系譜選育,成功選育了香型中秈水稻新品種永豐806,2020年在安徽省第二屆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品中榮獲金獎,并于2020年通過了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委員會審定初步審定。2018年11月6日申請國家農作物品種權保護(申請號:20183615.7;申請公告日:2019-01-01),該品種做飯聞到香、入口有嚼勁、回味甜更香;米飯不回生,剩飯味長香,炒飯不粘粒,吃后被人想、商品性好,深受廣大農戶歡迎和消費者青睞。
1 選育方法及經過
永豐806于2011年冬在三亞用五山絲苗變異株作母本,旱優73F2優良單株作父本進行雜交,獲得F1雜交種子9粒。2011年正季在合肥種植F1單株7株,收300克;2012年冬季在海南種植F2代1000株,混收種子500株;2012年正季在合肥種植F3代2000株,入選50單株;2013年冬季在三亞種植F4代50株系,入選50個單株;2013年正季在合肥種植F5代50株系,收獲15個單株;2014年冬季在三亞種植F6代株系15個,入選8株;2014年夏季在合肥種植F7代8個株系,入選7株;2015年在合肥種植F9代7個株系,選出17個單株,其中006號單株優勢突出。2016年、2017年在安徽多點試種表現出整齊一致、適應性強、產量高、綜合性狀好等優點。2018年以未來絲苗名稱參加安徽未來科企聯合體水稻新品種試驗。2020年通過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初步審定,定名為永豐806。
2 產量表現
2018年區域試驗平均產量9418.8kg/hm2,較對照品種增產0.85%(未顯著);2019年區域試驗平均產9672.75kg/hm2,較對照品種減產2.79%(未顯著)。2020年生產試驗產量8681.25kg/hm2,較對照品種增產產3.92%(表1)。
3 特征特性
3.1 農藝性狀 中秈常規水稻品種。2018年、2019年2年區域試驗結果:平均株高124.5cm,有效穗244.5萬個/hm2,每穗總粒數207.4粒,結實率82.8%,千粒重23.9g。全生育期為126.6d,與對照品種(五優308)熟期相當。
3.2 米質 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糙米率80.2%,精米率72%,整精米率56.5%,粒長6.5mm,長寬比3.2,堊白粒率8%,堊白度1.2%,直鏈淀粉含量15.3%,膠稠度8.2mm,堿消值6.4級,透明度1級,稻米品質達部標二等優質米標準。米飯清香濃郁、油潤柔軟、食味品質好、冷飯不回生。
3.3 抗性表現 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鑒定,2018年中感稻瘟病(綜合抗指5.8),中感稻曲病(病穗率7.5%),感白葉枯病;2019年中感稻瘟病(綜合抗指5.8),中抗稻曲病(病穗率4.0%)中感白葉枯病。
3.4 適宜種植區 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區推廣種植。
4 栽培技術要點
4.1 適時播種,培育壯秧 播種前曬種1~2d,用浸種靈浸種48h;5月15日至6月初播種,播種量300kg/hm2左右,大田用種量450kg/hm2,秧齡25~28d。
4.2 適期移栽,合理密植 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和土壤肥力狀況,因地制宜,靈活掌握:一般栽插密度22.5~30.0萬穴/hm2,每穴2~3種子苗;確保有效穗數為244.5萬個/hm2。
4.3 科學施肥,合理灌溉 釆取“控氮、減磷、增鉀和補缺素”的施肥原則。改變“只重視基藥肥,不重視穗肥”的傳統做法,采用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后期嚴控氮肥的施肥方法。在中等肥力土壤,施25%水稻專用復混肥525kg/hm2作底肥,栽后5~7d結合施用除草劑,追施尿素112.5kg/hm2,幼穗分化初期施氯化鉀112.5~150kg/hm2,后期看苗適當補施穗肥;施用時應看苗情和天氣條件,如果苗長勢旺或陰雨天氣多,應酌情施用保花肥。此外,還應掌握水稻各生育期的需水規律,為其正常生長發育創造良好條件,做到淺水栽秧,深水護苗活棵,返青后淺水擱田促分蘗,中期適時適度烤田,后期干干濕濕,以濕為主,成熟時做到稈青籽黃;
4.4 綜合防治,確保豐收 根據各種植區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和預測預報,適時進行病蟲害綜合防治。在稻瘟病高發區,分藥盛期和抽穗期間建議用三環唑、稻瘟靈等混配防治稻瘟病2~3次,同時用50%吡蚜酮防治稻飛虱2次;孕穗-破口期間,建議用井岡霉素、戊唑醇等混配防治稻曲病1~2次。注意前期對稻薊馬、中期螟蟲和后期紋枯病的防治,最后適時收割,確保豐產增收。
參考文獻
[1]董人璋,耿燕.申廣穎.稻米香味的研究與發展[J],現代農村科技,2010(1):58-59.
[2]朱振華,袁平榮,劉慰華,等.長粒香型優質高產粳稻新品種云粳39號選育及栽培技術安徽農業科學[J].2016,44(3):27-28.
[3]孟昭河,黃少鋒,張莉萍,等.水稻新品種空育131特性及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墾殖與稻作,2002(5):2829.
(責編:王慧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