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成 王鄭 王振超 孫禮光
摘 要:茶葉作為安徽省特色農產品,其產量和名茶數量均位居全國前列,但面臨茶葉品牌知名度不高的困境,不利于市場競爭力提升及長久發展。通過分析安徽省著名產茶區域安慶市茶葉品牌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整合品牌資源、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加強與科研院校合作力度、培養品牌建設專業人才,融合地方文化資源進行品牌建設和推介等發展對策,以期推動安慶市茶產業向品牌化高質量方向發展。
關鍵詞: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茶葉;對策;安慶市
中圖分類號 F32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10-0122-02
當前我國正處于農業經濟發展轉型以及農產品供給側改革重要時期,發展農產品經濟至關重要。品牌是農產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和關鍵要素,想要實現農業經濟順利轉型及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農產品品牌建設是實現農業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不僅可以提高農產品的含金量和市場競爭力,促進農產品附加值的提升[1],而且對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和實現農業產業經濟發展以及提升城市形象均具有重要意義。安慶市作為安徽省茶葉產業發展重要基地,其茶葉種植面積、產量以及區域公共品牌數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具有得天獨厚的茶葉產業發展優勢。近年來,安慶市茶葉品牌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茶葉品牌體系和茶葉產業鏈建設初具規模。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茶葉的需求也發生了較大變化。目前,安慶市茶葉品牌建設面臨著有名茶、沒名牌的尷尬局面,品質及品牌價值不高,龍頭茶葉企業較少,嚴重制約了安慶市茶葉品牌建設及茶葉市場競爭力的提升。
1 安慶茶葉品牌建設優勢
1.1 茶葉品牌建設理念不斷提升 近年來,國家出臺并貫徹落實了加強茶葉品牌建設等政策文件,支持安慶市創建全國名優茶葉基地,茶葉企業逐漸重視品牌建設并加強品牌宣傳推廣工作,許多茶農甚至開始學習先進的茶葉栽培技術,使得安慶市茶葉品牌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茶葉品牌形象得到較大提升,茶葉的質量和口感也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和信任。
1.2 擁有豐富的茶文化資源和優質品牌建設土壤 安慶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悠久的制茶歷史和豐富的茶文化,社會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具有品牌建設的肥沃土壤。深入挖掘優秀茶文化資源并應用到茶葉品牌建設中,提高茶葉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將茶文化應用到茶葉包裝中,使茶葉包裝更具有地方特色,傳遞安慶茶葉故事,促進茶葉品牌營銷建設,輸出優秀的安慶茶文化,提升安慶城市形象。
1.3 品牌建設體系初步形成,茶企實力不斷增強 通過政府政策引導及企業運營建設,安慶茶葉品牌建設已形成初步體系,目前擁有4個知名度較高的區域公共品牌,分別為岳西翠蘭、桐城小花、天柱劍毫、天華谷尖,其中岳西翠蘭和天華谷尖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桐城小花是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岳西翠蘭是安慶市知名度最高的茶葉,曾榮獲“安徽十大名茶”榮譽稱號、中歐地理標志第二批保護名單等品牌榮譽,2020年品牌價值估算達19.63億元,品牌價值逐年上升。近年來,不僅茶葉區域公共品牌價值上升,茶葉企業的實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目前安慶市有省級龍頭企業5家、市級龍頭企業30家,并且還獲得2個中國馳名商標、12個省級著名商標[2],這為安慶市茶葉品牌建設增添了更多活力和潛力,更有利于傳播安慶市茶葉知名度,提升產品綜合價值。
2 茶葉品牌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區域公共品牌影響力有限 近年來,安慶市茶葉區域公共品牌價值不斷上升,但與相鄰城市和其他省市茶葉公共品牌價值相比差距還較大,比如與六安瓜片茶葉品牌價值差距近16億元,且品牌價值增長速度較慢,低于平均品牌價值,雖然在省內有一定知名度,但在省外知名度不高,不利于茶葉對外銷售,導致有好茶卻賣不了好價。
2.2 茶葉品牌多但實力不強 目前,安慶市除了知名度較高的4個公共區域品牌,還有50~60個不同的茶葉品牌,品牌數量多且混亂,導致品牌不精、實力不強、缺乏競爭力,而且同時擁有多個不同茶葉品牌也浪費了品牌建設資源,導致品牌和文化資源濫用,也影響安慶茶葉品牌的美譽度。
2.3 龍頭茶葉企業較少,引領發展作用有限 雖然安慶市是安徽省的產茶大市,但龍頭企業占比較少,目前還是以小規模的茶葉生產工廠和作坊為主。目前,安慶市省級龍頭企業僅有5家,與相鄰城市差距較大,比如黃山市省級茶葉企業已達到18家。安慶市沒有1家國家級龍頭茶葉企業,這與產茶大市的地位極不匹配,沒有國家級龍頭企業就意味著安慶的茶葉難以在全國市場中立足并獲得知名度。安慶市作為全省茶產業發展重要力量,若不能發揮帶頭作用,對安徽省茶產業高速發展極為不利。
3 茶產業品牌建設發展對策
3.1 整合品牌資源,培育壯大龍頭企業 茶葉龍頭企業是實現品牌建設的主要力量,具有品牌推廣和發展促進作用,是實現茶葉品牌化的重要抓手。政府部門在整合資源以及培育龍頭企業方面應發揮引領和推動作用,對省級龍頭茶葉企業要加大資金、政策、人才、技術等多種要素支持,促使其成為國家級龍頭企業,讓龍頭企業成為品牌建設的主體,發揮帶動效應,促進安慶茶葉品牌做大做強,做出特色;同時對現有的50~60個茶葉品牌進行資源整合,將具有發展優勢和潛力的產品品牌進行保留和繼續發展,裁撤沒有發展潛力、定位不清晰的品牌,從中培育出一批有實力、有基礎、有特色的茶葉企業品牌,形成沖刺國家級、壯大省級、培育市級的品牌資源建設機制;對現有建設品牌加強維護和管理,加強品牌監督,對于有損品牌以及污染品牌的行為要加大處罰力度,保護好品牌的知識產權。
3.2 加強與科研院校合作力度,培養品牌建設專業人才 品牌建設需要精耕細作,長遠發展。安慶市茶葉品牌要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重視茶產業人才的培養力度。當下,茶葉發展競爭的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人才建設的問題,人才就是發展第一動力,擁有大量的專業人才就能夠在茶產業競爭中凸顯優勢。安徽農業大學的茶學和農業經濟類專業實力強勁,師資力量雄厚,在校大學生人數眾多,在研究茶葉建設方面享譽全國,擁有多個國家級及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平臺。安慶市應充分利用安徽農業大學的學科平臺以及人才技術資源,與該校建立戰略互助合作關系,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在當地茶葉企業及茶園成立大學生實踐和實驗基地,實行產學研相結合;同時結合實際出臺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讓有能力、有才干的大學生能夠留下來,為安慶市茶產業和品牌建設發展貢獻智慧和創新力量。
3.3 融合地方文化資源進行品牌建設和推介 安慶市產茶歷史悠久,具有豐富的人文社會資源和旅游文化資源,同時也涌現出許多茶葉名人。科學整合和利用當地的茶文化資源,總結出具有安慶特色的茶文化故事,將故事融入到茶葉品牌建設中,比如茶葉外包裝。對外投放的宣傳廣告以及宣傳海報都可充分利用茶文化資源進行推介,使安慶茶葉品牌具有特色優勢并提高品牌附加值。茶文化資源不僅能夠讓顧客充分了解產品,同時也能夠讓顧客享受到精神文化,從而加強與顧客的聯系,有利于留住顧客。加強品牌宣傳力度,除電視廣告、報紙等傳統手段外,還應緊跟潮流,在抖音、快手等自媒體直播平臺宣傳推介,讓更多顧客能夠了解和接受品牌。積極參加茶葉類農業類博覽會、展銷會,一方面可以提升本土茶葉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博覽會會聚集很多優秀茶葉品牌企業,可以加強交流合作,學習對方優勢并為己所用,進一步提升安慶市茶葉品牌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王鵬,高金龍,王長發.蒲城縣農產品商品化現狀淺析[J].吉林農業,2019(17):25.
[2]沈永亮.安慶市茶葉產量產值常年穩居全省前三[EB/OL].2019-04-09.http://aq.anhuinews.com/system/2019/04/09/008115801.shtml.
(責編:徐世紅)